小學作文素材改錯名人故事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要求學生積累素材,以便寫出內容充實、感人的作文來。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改錯的小學名人故事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沈從文知錯就改的故事

  沈從文的故事,不一定在大家身上都發生過;但類似的事情呢?小朋友們讀了這個故事,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

  沈從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的一農戶家庭。小時候,沈從文特別喜歡看木偶戲,常常因為看戲入迷而耽誤了讀書。

  有一天上午,沈從文從課堂裡溜出來,一個人跑到村子裡去看戲,那天木偶戲演的是“孫悟空過火焰山”。沈從文看得眉飛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陽落山,他才戀戀不捨地回到學校。這時,同學都已放學回家了。

  第二天,沈從文剛進校門,老師就嚴厲地責問他為什麼曠課。他羞紅著臉,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老師氣得罰他跪在樹下,並大聲訓斥道:“你看,這楠木樹天天往上長,而你卻偏偏不思上進,甘願做一個沒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師又把他叫去,對他說:“大家都在用功讀書,你卻偷偷溜去看戲。昨天我雖然羞辱了你,可這也是為了你好。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老師的一番話,使沈從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記住這次教訓,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此後,沈從文一直嚴格要求自己,長大後成了著名的作家。

  二

  蘇東坡勇於認錯的故事

  做為一名大文學家犯這樣的錯誤,有人便會大呼小叫,指手畫腳,而在我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無法避史犯錯誤嘛!本來,人類對任何事物的認識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犯一點錯誤也是很正常的。然而,一個人的自我反省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承認錯誤需要很大的勇氣,一個被虛偽粉飾的人是不可能具備這種精神的。

  認識事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越是對事物質疑得多,就越能夠將它認識得更清楚、更透徹。別人說什麼並不重要,關鍵要有自己的主張和思維。誠然,人云亦云的鸚鵡學舌要不得,但在一事物的未知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大膽地想象、大膽地質疑。只有當人類的思維空間不受限時才能對事物在認識上產生一場革命。當然,不假思索地妄加揣測並不是認識事物的正確態度。

  蘇東坡王安石的"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後隨手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儘管東坡錯了,但他的這種錯誤是後來自己從實踐中發覺的,所以我說他的這種自信是可貴的。因為在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前,他並沒有見到過被秋風掃落的菊花,也沒有聽到別人像王安石這樣說過,更何況前人對菊花鏖戰秋霜的崇高精神讚不絕口,那麼有什麼充分地理由讓東坡先生輕易相信王安石所說的一切呢?生活實踐使他發覺了錯誤,也使他重新認識了菊花。當蘇東坡調任黃州團練副使,某天發現菊園中滿地鋪金,枝上無一菊花後才知道:同為菊花,卻有落瓣和不落瓣之分。雖然這只是生活中的一點小錯誤,但我可以想象東坡先生在凋零的菊園中此刻地心表:他的心裡十分內疚,他對自己的輕狂放縱深感羞愧,他對自己所說的默默地承擔了一切過錯。更重要的是,他悟出了一條深刻的生活哲理:說話做事都得細緻全面地瞭解後方可行動,切忌以偏概全。

  三

  加加林知錯就改的故事

  1961年4月12日,當加加林在太空飛完了108分鐘,按下“25”那個神祕密碼以後,東方——1號飛船降至700米高空,隨之,加加林跳傘平安地落回了地球。這個25歲的矮個兒上尉,代表人類圓滿地完成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次飛行!

  幾分鐘後,訊息在全球炸開。世界各大電臺、報紙競相報道這位一夜升空的超級明星。接著,他與火箭之父科羅廖夫並肩坐在了一起,與蘇共中央赫魯曉夫握手、交談,與政要、名人擁抱舉杯,大小勳章掛滿胸前,軍銜從上尉升至少校,接著成了茹科夫斯基軍事學院學子,然後又進了高等軍事學院研究生院學習,連他的微笑也有了傳奇色彩,向後梳的頭髮也成了迷人的時尚。他走到哪裡都有人硬要與他交朋友,無論到哪裡都有盛宴款待。

  以前,他認為赫魯曉夫簡直是神,到這時候,他發現是神的還有他,尤里·加加林!

  於是,他常常無視法規,駕著國家贈送給他的伏爾加小轎車在街道上飛奔,甚至因為喜歡上了一位護士而不顧影響地從大樓視窗飛身跳下。

  有一天,他又闖紅燈了,這一回他的伏爾加撞翻了另一輛汽車,兩輛車毀得不成樣子,幸好他和另一位司機都只受了點輕傷。趕到出事地點的警察自然一眼就認出了加加林,連忙舉手行禮,衝著他笑,並當即保證“追究肇事者的責任”。邊上,那位受害的退休長者雖然受了傷,但見面前立著的是加加林,也賠起了笑臉。隨後,警察攔下一輛過路汽車,囑咐司機將加加林安全送到目的地,下一步,準備將全部責任記在老人身上。

  加加林坐上了車子,但老人的苦笑和傷勢在他的腦海中已驅趕不去,讓他無法不想的是:原來,英雄也有致命的時候,也會讓執法者顛倒黑白,深愛也可能讓一位退休長者違心頂罪。這一刻,加加林的淳樸本性復甦了,他讓司機迅速開回出事地點,在警察和老人面前誠懇地認錯,幫助老人修好了汽車,並承擔了全部費用。

  光環本來連上帝也沒有,都是周圍人特別是好心人加上去的。光環加足了,再平凡的人也可能成為上帝;但只要去了光環,上帝也會發現他與凡人沒有兩樣。

  所以,不要輕易揮霍別人加在你頭上的光環,否則,你會發現,當光環完全消失的時候,你的人生意義與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