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誠信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對,誠信像土,一畝心靈之土,為無數幼苗提供營養,使它們開出美麗的鮮花。誠信像水,萬物生長的生命之水,滋潤著小樹舒枝展葉,天天向上。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一個人可以沒有漂亮的容顏,卻不可以沒有信用。 自古以來,諸位英雄豪傑,都是以信用、武藝和勇敢出名的。在漫天黃沙中,英雄中那股因誠信發出的勁,總能挫敗一切。

  古代如此,現代也是如此。代也是如此。在現代社會中,誠信也越來越顯示出自身的價值。

  記得我才八九歲時,就有過依次誠信的經歷。那天,我下樓騎車準備去玩,興高采烈地騎上車要走了,誰知,踩了半天,車卻在原地不動。檢查了之後,才發現是輪胎沒氣了。

  修車攤的叔叔打完氣後,我給了他一個閃亮的一元硬幣。打氣二角錢,應該找八角錢。邊想著,一邊數著找回來的一疊錢。不數倒沒有什麼,一數,怪了!明明應該找八角錢的,手裡卻有九角錢,難道,我的算術不過關?可一連數了幾十遍,手裡還是九角錢。該不該換回去?我和自己打起了心理戰。換吧,又不知道該怎麼說;不還吧,這是人家的勞動所得,雖然只差一角錢......我想了半天,還是還給了修車的叔叔。

  相信每個人都有經歷過誠實、誠信餓考驗。面對欺騙和誠實兩個選擇,你選了哪一個?

  現在,在迷亂的社會中,有許多不誠信的東西存在著:商場賣的是過期產品;向別人借了東西卻不還;同學因為考試沒向家長隱瞞了分數......雖然這都是一些小事情,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

  有的人把誠信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有的人卻把誠信撇在一邊。其實,人們不斷地挖掘財寶,卻沒有意識到一個人的誠信就是最大的財富。心靈深處的誠信,殘忍地被人們用不誠信掩埋了。

  慢慢地,人們似乎悟出了誠信的重要性,開始尋找遺失的誠信。人們有了誠信,世界就發生了變化:許多人立下字據;商家向受騙的顧客道歉.......人們越來越明白“誠信”二字有多貴重,所以,人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誠信,心靈得到淨化,情感得到昇華,省會被引向崇高;因為誠信,在世界的每一個封塵的角落都漂浮著誠信之美,人們的言談舉止中不時表現出對不誠信舉動的厭惡。

  世上,誠信最美。社會越是撲朔迷離,就越能顯出誠信的寶貴。誠信,能奏出最美妙的音符,能使一個人徹底地改變。它以其獨特的魅力,為世界創造了“最美”。

  二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沒有誠信的人是難以讓人接受的,誠信就如同一盞生活中的明燈指引我們前行的路。

  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經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的就是做人要講信用的基道德。還記得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一天爸爸和媽媽都要上班沒空接我放學,給我一元錢叫我傍晚放學後和哥哥一起坐車回家。當時哥哥讀四年級。放學後哥哥來到班級帶我一起走到學校門口的時候,哥哥說:“德奇,我們買冰淇淋吃吧,等一下走路回去。”我說:“可是家遠我們要走很久的,媽媽會罵的。”哥哥說:“到時候我們就騙媽媽說錢弄丟了,才走路回來,說不定還會表揚我們呢。”我心裡雖然很猶豫,可還是抵擋不了冰淇淋的誘惑,同意了哥哥的方法。等我們汗流浹背地走到家時,天已經全黑了。媽媽和舅母已經急得直跳腳,還擔心我們倆出了什麼事呢。看著媽媽著急的樣子,我心裡挺後悔的,覺得真不該聽哥哥的餿主意,晚上睡覺前,我想來想去,終於還是跟媽媽說了實話,“媽媽對不起,今天我騙了您,我們的錢沒有丟,是因為買了冰淇淋吃了,才走路回來的。”講完後,我的心裡像卸了一件大包袱,整個人都輕鬆了,原來說謊話也是一件不輕鬆不快樂的事啊!

  媽媽聽後,不但沒有責備我,還誇我很誠實她說:“兒子做錯事,能夠自己改正錯誤還是好孩子。今天發生的是一件小事,但不誠實說假話是千萬不能有的壞習慣,長大能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嗎?聽了媽媽的話我受益匪淺,明白了。“以誠待人”是我們從小就要繼承和發揚美德。

  讓我們從小就有一顆誠實的心去面對社會,面對家人。做到誠實守信,它是人們最美麗的外套,心靈最聖潔的鮮花。

  三

  大家都知道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而誠信就是社會的支撐點,是社會的生命之燈。

  孔子早在古時就說過:“民無信不立。”可見,“誠信”二字早在古時就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固然,誠信的缺失對於一個人而言更是一種人性之莫大悲哀。人要講信義,說一是一,說二就是二,俗語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程頤也曾說過“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對事情要負責與對人守信是統一的。對人守信落實到行動上,就是一種對事負責的態度。對事負責是對人守信的具體表現,只有對人守信的人,才能對事負責;只有做到對事負責,才使對人守信得以真正落實,而不是一句空話。拉羅什富科說過“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出爾反爾的事多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少了,信任沒了,誠實還有何用呢?於是,信少,誠少,誠信自然也就少了。

  而關於誠信的話題,我開始覺得沉重,我覺得現在的我們的確生存在一個缺乏誠信的時代,這種現象的出現,在我看來是人們對物質的依賴,說簡單一些,一個字——錢。莎士比亞說過“失去了誠信,就等同於敵人毀滅了自己。”人們似乎可以為了錢,為了生存,拋棄一切錢買不到的東西,比如誠信,比如友誼,比如靈魂,但是我認為這種背叛誠信的行為,也終究會因為拋棄誠信而反被社會拋棄。那“三鹿奶粉”血一樣的教訓,不禁讓我至今還心有餘悸。

  不難發現,“誠信”兩字在我們生活中正以一種無意識而向有意識過渡蔓延,不要以為這是好事,我要說的是,我們生來就有的一種品質已經需要用強制的方法來維持了。人們對物質的追求甚至到了需要一個框架來約束和強迫促進社會與人,以及人與人的關係鏈結,如果退回到一個思考的原點,審視我們的靈魂和窺視他人的舉止,不難發現人性的一絲悲涼。

  共鑄誠信不妨從小事做起,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的無形資產。對於我自身而言,我認為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要用我自己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一絲一毫關乎誠信,做到誠信考試,一件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失信,都有可能會毀了我一生的名譽。所以我會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我想身體力行才是最好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