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內涵有哲理的小故事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隻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達到成功的,成功的背後一定有許多人在有意或無意識地幫助你,你要永遠感激他們。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母親是第一任老師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紀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一位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候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想要最大最紅的一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監獄。

  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

  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裡,你想要什麼好東西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麼,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話,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篇二:畫畫

  畫家如果拿旁人的作品做自己的標準或典範,他畫出來的畫就沒有什麼價值,如果努力從自然事物中學習,他們就會得到很好的結果。

  從前有個小男孩要去上學了。他的年紀這麼小,學校看起來卻是那麼大。小男孩發現進了校門口,便是他的教室時,他覺得高興。因為這樣學校看起來,不再那麼巨大。

  一天早上,老師開始上課,她說:"今天,我們來學畫畫。"那小男孩心想:"好哇!"他喜歡畫畫。

  他會畫許多東西,如:獅子和老虎,小雞或母牛,火車以及船兒--

  他開始興奮地拿出蠟筆,徑自畫了起來。

  但是,老師說:"等等,現在還不能開始。"

  老師停了下來,直到全班都專心看著他。老師又說:"現在,我們來學畫花。"

  那男孩心裡高興。我喜歡畫花兒,他開始用粉紅色、橙色、藍色蠟筆,勾勒出他自己的花朵。

  但此時,老師又打斷大家:"等等,我要教你們怎麼畫。"

  於是她在黑板上畫了一朵花。花是紅色的,莖是綠色的。"看這裡,你們可以開始學著畫了。"

  小男孩看著老師畫的花。又再看看自己畫的,他比較喜歡自己的花兒。

  但是他不能說出來,只能把老師的花畫在紙的背面,那是一朵紅色的花,帶著綠色的莖。

  另一天,小男孩進入教室,老師說:"今天,我們用黏土來做東西。"

  男孩心想:"好棒。"他喜歡玩黏土。他會用黏上做許多東西:蛇和雪人,大象及老鼠,汽車、貨車--他開始捶揉個球狀的黏土。

  老師說:"現在,我們來做個盤子。"

  男孩心想:"嗯,我喜歡。"他喜歡做盤子,沒多久各式各樣的盤子便出籠了。

  但老師說:"等等,我要教你們怎麼做。"她做了一個深底的盤子。"你們可以照著做了。"

  小男孩看著老師做的盤子,又看看自己的。

  他實在比較喜歡自己的,但他不能說,他只是將黏土又揉成一個大球,再照著老師的方法做。那是個深底的盤子。

  很快的,小男孩學會等著、看著,仿效老師,做相同的事。

  很快的,他不再創造自己的東西了。

  一天,男孩全家人要搬到其他城市,而小男孩只得轉學到其他學校。

  這所學校甚至更大,教室也不在校門口邊,現在,他要爬樓梯,沿著長廊走,才能到達教室。

  第一天上課,老師說:"今天,我們來畫畫。"男孩想:"真好!"他等著老師教他怎麼做,但老師什麼也沒說,只是沿著教室走。

  老師來到男孩身邊,她問:"你不想畫嗚?""我很喜歡啊!今天我們要畫什麼?"

  "我不知道,讓你們自由發揮。"

  "哪,我應該怎樣畫呢?""隨你喜歡。"老師回答。"可以用任何顏色嗎?"

  老師對著他說:"如果每個人都畫相同的圖案,用一樣的顏色。我怎麼分辨是誰畫的呢?"

  於是,小男孩開始用粉紅色、橙色、藍色畫出自己的小花。

  小男孩喜歡這個新學校,即使教室不在校門口邊。

  篇三:權利如何制約

  對權力制約的制度問題一直是人類頭疼的難題。請看下邊的這個小故事。

  有7個人組成了一個小團體共同生活,其中每個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沒有什麼凶險禍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們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過制定制度來解決每天的吃飯問題—要分食一鍋粥,但並沒有稱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試驗了不同的方法,發揮了聰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方法一:擬定一個人負責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發現,這個人為自己分的粥最多,於是又換了一個人,總是主持分粥的人碗裡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頓勳爵作的結論是: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腐敗。

  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這樣等於承認了個人有為自己多分粥的權力,同時給予了每個人為自己多分的機會。雖然看起來平等了,但是每個人在一週中只有一天吃得飽而且有剩餘,其餘6天都飢餓難捱。 認為這種方式導致了資源浪費。

  方法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開始這品德尚屬上乘的人還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開始為自己和溜鬚拍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墮落和風氣敗壞,還得尋找新思路。

  方法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於監督委員會常提出多種議案,分粥委員會又據理力爭,等分粥完畢時,粥早就涼了。

  方法五:每個人輪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個人要最後一個領粥。令人驚奇的是,在這個制度下,7只碗裡的粥每次都是一樣多,就像用科學儀器量過一樣。每個主持分粥的人都認識到,如果7只碗裡的粥不相同,他確定無疑將享有那份最少的。

  評語:現代經濟學是這麼表述的:制度至關緊要,制度是人選擇的,是交易的結果。好的制度渾然天成,清晰而精妙,既簡潔又高效,令人為之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