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很大啟發性的勵志故事

  不管現在有多麼艱辛,我們也要做個生活的舞者。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一塊被嘲笑的“比薩餅”

  他出生於一個移居在美國的義大利家庭,父親靠打零工養活一家人。因為不是地道的美國人,從小他備受同學們的嘲諷和歧視,大家都叫他“義大利佬。”

  每年6月13的“聖安東尼日”是義大利人最為重要的一天,這天晚上,人們都要在家裡舉行盛大的慶祝宴會。在他10歲那年的“聖安東尼”晚宴上,父親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為全家人精心準備了一個大比薩餅,這個比薩花去了父親近半個月的收入,味道非常好,他吃得開心極了。

  第二天,他驕傲地對班上的美國同學宣佈了這個訊息,希望贏得大家的羨慕。可沒想到,當同學們得知是一個“比薩餅宴會”時,都鬨堂大笑了起來:“比薩餅是什麼東西,聽起來怎麼好土氣?”

  原來,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只有義大利本國人才知道比薩,而在當時美國孩子的眼中,只有具有了漢堡和炸雞的“派”晚宴才是最值得驕傲的。

  被羞辱的他,晚上回到家裡對父親說起了這件事,“沒什麼好難過的,”父親對他說,“小事一件,很快你就會忘記掉的。”

  “不可能,我想這一輩子都忘不了它,我就是被他們嘲笑的那塊土氣的‘比薩餅’!”他反駁道。

  “是嗎?”父親微笑著繼續問道,“那麼,請你馬上告訴我,上個月最讓你擔心和害怕是什麼?”

  他想了想,沒回答出來。

  “那麼去年呢?”父親又追問道。

  他更是回答不出來。

  “看,你根本記不得了吧?”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今天的煩惱和不如意,即便其嚴重程度看起來比天都大。但等到你明天回過頭來再看,就會發現其實根本就不是一個事兒,完全沒有當初想象的那麼嚴重。沒有什麼困難和打擊是過不去的,迎接新的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父親的這些話,對他的一生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多年後,當他被美國第一大汽車公司福特開除,丟了人人羨慕不已的公司總裁職位後,外人都以為他肯定會就此一蹶不振,因為在當時看來,沒什麼能比在著名的福特公司工作更好的事情了,更何況還是高居要職。

  父親當初的那番話再次激勵了他,讓他走出了低迷——他來到當時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並將它從危境中拯救過來,六年後,為克萊斯勒盈利24億美元,使之奇蹟般地東山再起,成為福特汽車公司最強勁的競爭對手,讓當初開除他的亨利·福特二世後悔不已。

  他就是李·艾柯卡,20世紀80年代美國人最崇拜和敬仰的商業領袖,其聲望僅次於當時的里根總統。

  “他一說話,全美國都在洗耳恭聽”,這是美國《時代》雜誌對他的評價。

  順便提一下,今天,比薩店在美國到處都是,已經成為美國人最喜歡的食物之一了,再也沒人嘲笑它土氣了。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始終保持一顆樂觀的心,並堅信明天太陽一定會重新升起。

  2.沒有退路,才有出路

  馮緒泉是江西省銅鼓縣的一個年輕小夥,家中世代以編竹為業。父親是當地一位有名的篾匠,十里八鄉的人,都願意買他親手編的竹器產品。

  站在一旁的馮緒泉覺得很好奇,也拿來竹子編起來。

  深受編織之苦的父親,不願兒子重走世代人沿襲下來的編織之路,只希望馮緒泉將來有所出息——憑著讀書,跳進龍門。因此,父親一看到馮緒泉放學後拿著竹子編玩具就發脾氣。吼他,一句不聽,就用竹子揍他。

  當著父親的面做不成,馮緒泉就躲進柴房裡偷偷地編。當然,這要把當天的作業完成了,才能去編。因為,嚴厲的父親每到晚上就要檢查馮緒泉的作業。要是發現沒有完成,父親會變本加厲地懲罰他。

  初中畢業的馮緒泉,遂了父親的心願——考取了當地一所師範學校。如果樂於現狀的話,馮緒泉現在頂多是名衣食無憂的教師。但他那種天生叛逆的性格,再次表現出來。他一邊教書,一邊尋找其他的出路。2005年2月,馮緒泉辭了職,和妻子來到深圳一家竹地板廠打工。

  端著好好的鐵飯碗不幹,硬要去過漂盪不定的打工生活。馮緒泉的舉動,招來好友和父母的異議。

  同事們都說他“苕”,要不請個病假或者找人辦個停薪留職的手續也可以,幹嗎非要辭職呢?不給自己留半點退路,將來會後悔的。

  沒有退路,才有出路。

  面對好友同事的質疑,馮緒泉回答得十分肯定。

  辭職打工,一切沒有馮緒泉想象的那麼順利。現實告訴他,打工生活中遇到更多的是挫折和失敗。這麼多年來,他進過廠,做過苦工,擺過地攤。有時候一連幾個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他被迫在街頭賣過報,蹬過三輪。

  這種沒著落的生活,妻子動搖了,曾勸過他:緒泉,我們回去吧!儘管你工作辭了,家裡還有幾畝薄田。如果在家裡,日子不會過得這般苦。

  他搖搖頭說:再苦,也要堅持下去。

  機會終於來了。

  一個週末,馮緒泉與在深圳一家電腦科技公司做開發設計員的同學張建軍在路上偶遇。閒聊時,張建軍向馮緒泉訴苦說,老闆嫌他開發設計的電腦鍵盤、音箱等不夠創新,工作壓力很大。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馮緒泉突然想到家中親手製作的竹椅和竹蓆,一個大膽的念頭湧上心頭,用竹子來做電腦鍵盤如何?他在網上查了查,全國還沒有一家用竹子來做鍵盤的廠家。憑著敏銳的眼光,馮緒泉覺得:開發竹鍵盤,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商機。

  當晚,馮緒泉把擱在出租房角落裡那佈滿灰塵的舊鍵盤拆開,仔細研究其原理。半夜睡醒後,他又爬起來推敲。

  妻子看到馮緒泉這麼辛苦,就勸他:同學張建軍是個專門搞設計的,他都不敢想。用竹子做鍵盤,你就打消這個念頭吧。後來,張建軍也聽說了,很誠懇地勸說他:這肯定不行。即使做成了,這樣的鍵盤也太笨重了。

  也有人說:馮緒泉是想錢想瘋了。用竹子做鍵盤,簡直是天方夜譚!

  對於別人的議論,馮緒泉哪裡聽得進去。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花了十幾個晚上製作出一個長46釐米、寬17釐米的鍵盤框架。不料,辛苦製作的這個鍵盤框架根本不禁摔,反覆實驗多次得到的就是這個結果,馮緒泉很是傷心。

  “沒有退路,才有出路。面對困難,不能打退堂鼓。”幾個月後,馮緒泉作出一個驚人決定:辭職回老家專攻竹鍵盤。轉眼半年過去,還是一點進展也沒有。為了竹鍵盤的研發,他和縣城一家竹業公司聯手攻關。

  馮緒泉開始了對竹鍵盤的反覆“摔打”實驗,摔一次改進一次,經過9個月的不懈努力,在摔壞1000多個竹鍵盤模型後,他終於研製成了一隻穩固性和堅硬度都能與塑料鍵盤相媲美的竹鍵盤。

  成本低又環保的竹鍵盤一上市,立即受到顧客的喜愛,產品甚至暢銷國外。隨著竹鍵盤的暢銷,竹滑鼠、竹U盤,竹子做的電腦主機、顯示器的外殼等系列產品相繼開發出來。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馮緒泉個人淨資產就達到了500多萬元。

  沒有退路,才有出路。

  每個人,只有把自己推到一個沒有退路的絕境中時,才能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風平浪靜的生活,註定是創造不出奇蹟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