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發生的勵志故事

  其實我們身邊也是發生了很多關於勵志的故事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能預測別人的未來

  英國作家查理斯出身貧寒,他自幼酷愛文學,也寫了不少文章,可惜一直隻字未獲發表。一日,查理斯出去散步,待他想記錄下一天的心情時,才發覺包裡的習作本丟了。焦急的查理斯順著原路往回找,突然發現一個老太太手裡正拿著自己的本子,就連忙上前說:“這本子是我掉的,您能還給我嗎?”“哦,是嗎?裡面都是什麼呀?”查理斯不好意思地說:“都是我寫的一些文章。”老太太笑了,遞還給他:“我剛才看了,文章真的不錯。知道嗎,我能預測別人的未來,你今後一定會是個作家。”然而查理斯卻並沒有將這句話放在心上。他知道,自己沒有那個天賦;他也知道,對於貧苦的父母來說,早日工作掙錢對他才是最重要的。

  中學一畢業,他就四處尋找工作,當酒店招待,做推銷員,幹修理工。令他沮喪的是,他總是運氣不好,每次都因為一點小事被辭退。後來,在親戚的幫助下,他進了一家公司做文員,雖然薪金不高,但好歹還算體面。可惜好景不長,公司又倒閉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查理斯突然想起老太太那句神祕的話,難道自己真的適合當一名作家?他暗自思忖。最後,他下定決心開始構思小說。

  創作過程十分艱辛,但他一想起老太太的話,就會增添無窮的動力。終於,他以自己為原型,把這些年遇到的世態炎涼,把窮人的無奈和富人的空虛用一個個故事表現了出來。小說一發表,立刻受到眾多讀者的青睞。成名後的查理斯找到老太太的後人,感激她當年的指點迷津。老太太的女兒瞪大了眼睛:“我的母親根本不識字!”

  :自潔薄膜的發明

  德國科學家巴特勞特是一個愛較真兒的人,他也特別喜歡中國清代文人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

  他想不通,為什麼蓮會“出淤泥而不染”呢?為了較真兒,他特意做了個試驗:將炭黑撒到蓮葉上,再用噴壺灑水。果然,汙物和著水珠一同滾落,蓮葉潔淨如初。試驗結束後,巴特勞特給自己訂下一個目標:要讓這一現象變成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於是,他開始了進一步的實驗,他從顯微鏡裡觀察到,蓮葉表面是許多乳頭狀的小包,包上有一層很薄的蠟膜,汙物只能停留在小包的頂端,很容易被水珠帶走。根據這一發現,巴特勞特發明了用於汽車或建築物表面的“自潔薄膜”,可使灰塵很容易被雨水沖洗淨。

  今天,這種“自潔薄膜”已被廣泛應用。

  因為較真兒,人生有了目標,成功才會有希望。

  :不要隨便去討別人的喜歡

  1825年2月,76歲高齡的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回到魏瑪,不再外出。從此,這位偉大的德國詩人、作家躲在自己的小屋裡,專心於閱讀和寫作,孜孜以求之。他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特別是在寫作時,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打擾。

  一天晚上,家人和上門拜訪的客人都在等歌德共進晚餐,卻遲遲不見歌德出來。兒媳奧迪麗覺得這樣實在是怠慢了客人,於是便壯著膽子走進歌德的房間裡。此時的歌德正站在桌前,一副思考的樣子,在他的面前放著好幾支筆。奧迪麗膽怯地對歌德說道:“晚餐準備好了,大家和客人都在等您呢!”

  沒想到,話音剛落,歌德就發起了火,他生氣地迴應道:“你以為我會到每個等我的人那裡去嗎?如果要那樣,這兒該怎麼辦?”歌德指著桌上鋪開的那些紙張,“如果我趕不上時間,不抓住眼前的每分每秒,當我死了,沒有一個人能替我做成我要做的!去告訴等我的那些人:晚安!”

  奧迪麗嚇壞了,趕緊退了出來,可剛走了幾步又被歌德叫了回去,這次,歌德用非常和緩的口吻說道:“我的好孩子,一個還要努力工作的老人,不應該隨便去討別人的喜歡,若是他這樣做了,那後世的人就不喜歡他了。”

  從1825年到離世前一年的1831年,古稀之年的歌德先後完成了自己的自傳《詩與真》,並且整理出版了他和德國另一位偉大作家席勒的通訊,更重要的是,還完成了他認為自己“畢生的主要事業”的《浮士德》第二部——一部馬克思、列寧等都無比推崇的世界名著,一顆閃爍在德國文學寶庫裡的鑽石。

  勤奮的歌德,一生共完成129卷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25歲完成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和82歲才全部完成的《浮士德》。

  不隨便去討別人的喜歡,因為那會耽誤我勤奮的工作。這就是晚年的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