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的勵志故事

  路的盡頭,仍然是路,只要你願意走。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到了山下拐個彎

  比爾·蓋茨讀大二的時候,曾邀請一位叫科萊特的同學一起退學開發328it財務軟體,但科萊特認為當時的Bit系統仍有許多難題有待攻克,於是拒絕了蓋茨。

  10年後,科萊特終於攻克了無數Bit難題,成為了一位Bit專家。而蓋茨退學後,毅然繞過了那個有無數難關需要攻克的Bit系統,開發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Eip財務軟體,速度比Bit要快1500倍。

  蓋茨的事業為什麼遠比科萊特成功?有人說他是軟體天才,有人說他是商業奇才,這樣說不錯,但這些答案把問題搞複雜了。

  掌握了“到了山下拐個彎”的人生哲學,是蓋茨成功的一大原因。“到了山下拐個彎”是義大利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意思是做事情需要變通,不要一股蠻勁往山上衝。

  這句諺語來源於教皇英諾森三世執政時期的一次戰爭。一支精銳的十字軍部隊奉命去鎮壓一個名叫薩達爾的反動教會,為了支援十字軍,英諾森三世又另外派了一支援軍。行軍路上有一座很高的山,十字軍毅然朝山上進發,沒有任何一種障礙可以阻擋住他們前進的腳步。然而,等他們披荊斬棘、費盡千辛萬苦來到薩達爾教會所在地時,卻發現反動教會早已被原本走在他們後面的援軍殲滅了。

  原來,援軍在到達山腳下時,並沒有像十字軍那樣勇敢地朝山頂進發,而是拐了一個彎繞過了那座山,雖然遠了一些,但卻走得更順利,提前到達了反動教會所在地並殲滅了敵人。而那支精銳的十字軍,雖然異常勇敢,但也卻正是那種無所畏懼的勇氣阻礙了他們前進的步伐!

  迎難而上的勇氣固然可貴,但這種勇氣更需要理智的光輝。避開問題換一條路走,有時候看起來不夠體面,卻往往是一種高瞻遠矚的智慧。

  2.把思緒再向前延伸一釐米

  把思緒再向前延伸一釐米字數:1242來源:小品文選刊2010年3期字型:大中小列印當頁正文1451年,他出生於義大利熱那亞的一個工人家庭,雖然父親是一個著名的紡織匠,但是他從沒有對紡織產生過任何興趣。每天,他都站在海邊望著遠方,他想知道,如果自己從這邊游過去,對面會不會有更繁華的城市?

  他經常會問:“父親,我什麼時候能到對面去看看。”父親說:“等你長大了,有錢了,買了自己的船,就可以去了。”他接著沮喪地說:“那我什麼時候會有錢呢?”父親蹲下來,嚴肅地說:“孩子,只要你把眼光放遠點,財富遲早會被你左右。”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父親的朋友那裡借來了一本《馬可·波羅行紀》,他如獲至寶,呆在房間裡,如飢似渴地讀著,一週都沒有出來。等讀完了,他熱血沸騰地對父親說:“我希望能去黃金滿地的日本。”那一年,他才8歲,他說他的夢想是想當一名出色的航海家。

  為了實現能擁有一條船的夢想,在1476年,他參加了一支法國的海盜船隊,後來流浪到葡萄牙,做了一名水手,開始了他的航海夢想。但是,他並不滿足於近海航行,而是把目光瞄準了更遠處。通過申請,他獲得了一次去冰島的機會,在到達冰島之後,他卻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向前航行了160公里。這次航行的成功更加堅定了他西航的志向,那一年他26歲,他堅定地對父親說,我的目標是橫跨大西洋,去彼岸的亞洲。

  當葡萄牙不能滿足他的雄心壯志時,他毅然選擇來到西班牙,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他硬是說服了所有反對他的人。儘管這個過程相當漫長,漫長得花費了他整整八年時間,但他並沒有因此意志消沉,他執著地相信,只要把視野放遠一點,海那邊就有無窮的財富在等著他。

  1492年8月,帶著招募的88名水手,帶著3艘船,他出發了。由於這次航行牽涉著大家的切身利益,所有人都信心百倍。但是船在大海上整整航行了三週,依然沒看見陸地的影子。很多人都猶豫了,抱怨這是一次愚蠢的行動,甚至叫囂著:“海那邊根本沒有大陸,他是想把我們帶進地獄。”但他根本不為所動,只是執著地堅持一直西行。

  在堅持11天后,他們終於發現了一個海島,所有的人都尖叫起來。

  此時的他不再是一個探險家,而是一個新大陸的發現者,是的,他就是蜚聲世界的哥倫布。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回到西班牙後,他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盛情招待,同時也招來了很多人的嫉妒,說不就是帶了幾艘船,發現了塊陸地嗎?這事人人都可以做到,沒什麼了不起。

  這話傳到哥倫布耳裡,他只是微微一笑。一天,他帶了個自制的地球儀進宮,正好有人對他發洩不滿,他把地球儀拿出來說:“你看見了什麼?”對方傲慢地說:“歐洲大陸。”哥倫布指著左邊說:“這是什麼呢?”“是大海。”“你再想想。”對方毫不猶豫地說:“一望無際的大海。”哥倫布稍微轉動了一下地球儀,說:“不,是大陸。其實地圓之說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了,可你們不願去想,也不願去做,我只是把你們的思緒往前延伸了一釐米,我堅持了,我做了,所以成功了。

  3.繞道而行

  我們常看見那迷路的蜻蜓在房間裡拼命地飛向玻璃窗,打算到那海闊天空的地方去。它看準了透過玻璃窗照進來的那一片光明,百折不撓地飛過去,但每次都碰到玻璃上。必需在上面掙扎好久,才恢復神智,然後它在房間裡繞上一圈,再鼓起勇氣,仍然朝玻璃窗上飛去,當然,它還是“碰壁而回”。

  其實,旁邊的門是開著的,只因那邊看起來沒有這邊亮,它就不想去試試那個門。

  追求光明是多數生物的天性。它們不管怎樣遭受失敗或挫折,總還是堅決地朝向光明的地方去奮鬥,但是,當我們看見碰壁而回的蜻蜓的時候,卻不禁想要告訴它:我們有時為了達到目的,是不能不換一個看來較為遙遠,較為無望的方向的,否則,你就只好永遠在嘗試與失敗之間兜圈子,直到你完全鎩羽而回。

  百折不回的精神雖然可佩,但如果這裡雖然望得見目標,而這前面卻是一片陡峭的山壁,沒有可以攀援的路徑時,我們也只好換一個方向,繞道而行。

  為了達到目標,暫時走一走與理想相背馳的路,有時正是智慧的表現。事實上,人生途中是沒有幾條便捷的直達路徑可走的。

  我們時常必須把目標放在背後,而耐心地去做披荊斬棘、鋪路修橋的工作,我們時常必需嘗試很多條看起來非常晦暗無望的道路之後,才發現距離目標近了一點。

  只要我們記住自己理想的方向,就算多兜幾個圈子,也不算錯誤。

  不要逞匹夫之勇,不要像那隻固執的蜻蜓。請運用你的智慧和耐心吧!你可以暫時屈就你所不喜歡的職業,你可以暫時應付一下你所討厭或輕視的人,你可以暫時走進一個黑暗的山洞——只要你不忘記由它的另一端鑽出來,只要你時刻知道這一切都僅僅是手段,而不是你的終極目的,你就用不著灰心和難過;也用不著關心周圍的人怎樣批評或嘲笑你。

  法國作家勒農說:“你不要焦急!我們所走的路是一條盤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許多彎,兜許多圈子,時常我們覺得好似背向著目標,其實,我們總是越來越接近目標。”

  懂得兜圈子、繞道而行的人,往往是第一個登上山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