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命的勵志小故事

  生命是頑強的,也是柔弱的。這一切都基於我們看到生命的心態之上。越是熱愛,生命則將越發堅韌,反之則不堪一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中西生死哲學》

  儒家一方面承認“死生有命”,但也強調“未知生,亦知死?”以此提醒世人把重點放在現世努力。孟子所謂“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最能突現這種人文精神。道家莊子雖明言“死生命也”,但也強調應用平等心看待生死,因為“生死如一”最能突現超拔精神。

  在西方,柏拉圖曾經明白強調,人生的目的在求真善美,但永恆的真善美只有在死亡之後,因此,“哲學就是對死亡的練習”。並且,他主張靈魂不死論,其學生亞里士多德雖然否認靈魂不死,但也肯定“神聖理性不死”,並強調“我們應盡力過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

  到了康德,認為靈魂不死雖然“沒有邏輯的確定性”,卻有“道德的確定性與必要性”。因而他強調,精神愈用而愈出的道理,“想得越多,做得越多,就活得越久”。在黑格爾更是直言“死亡是一種揚棄”。存在主義者海德格爾則明言,人生觀即死亡觀,人生既然註定是“邁向死亡的存有”,因此,如何能在平日盡心盡責,才是面對生死最好的態度。

  到了當代,因為醫學發達,“臨終關懷”更成為普世關心的問題,如何“生有尊嚴,死也有尊嚴”,也成為超越國界的共同課題。芝加哥大學蘿絲教授的名著《生死學》認為,死亡也是人生的一種“成長”,更具積極性與建設性。

  《南極探險中悲壯的一幕》

  1991年,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國的斯科特幾乎同時開始了對南極的征服,當阿蒙森勝利班師後五個星期,斯科特才到達南極。雖然斯科特在向南極的進軍中他已經知道了阿蒙森的勝利,但他並沒有因為自己將成為失敗者而停止前進。

  在返回時因遇上南極早到的冬季被圍困在冰雪之中,好友奧茨凍壞了雙腳,行動艱難,為了不拖累大家,夜裡獨自走出帳篷,消失在暴風雪中。最後僅存的三位探險家體力嚴重透支,食物短缺,燃料不足,無情的暴風雪讓他們在又凍又餓又累中活活死去。

  臨死前,斯科特還在寫他的探險日記,他們至死都沒有拋棄所蒐集到的35磅岩石標本。茨威格曾讚道:“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失敗中產生攀登無限高峰的意志。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走向遠方》

  生命也許就是一些年齡的經歷。年齡的不同使我們有了生命的不同階段,使我們的生命像一棵棵樹木,有了年輪與四季,有了根與果實,有了幸福與痛苦。在每個生命的開端,都充滿了希望,充滿了生機和可能性,而過了成長期以後,生命力就開始衰弱了,隨著年齡的增加,希望與可能性都會越來越小。

  非洲的大象衰老了,會在象群不遠處找一個地方自動躺下來。一頭大象一天是要食掉好多水草的,躺下來的大象便不再食用周圍的水草。它要把它們留給後代。它已經十分衰老了。衰老得奔跑不動了,蚊蠅在它的眼角處恣意飛舞,它疲憊的眼睛望著歡騰著生命景象的象群,看象群經過它的身邊。年幼的象會用鼻子撫觸它們的老祖父或老祖母的身體,彷彿在向它告別,然後它們從它的身邊走遠了。

  《我為什麼登山》

  英國一名著名的登山家這樣回答:“因為山在那裡。”對於登山家來說,山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召喚。把登山運動作為自己的崇高事業,全力以赴。

  人類不斷探險的精神是永恆的。正是由於人類的探險精神,人類才不斷進步,才有今天的文明。許多人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對後來者,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培育探險精神對於一個人、一個民族都有積極意義。一個具備探險精神的人,會不斷尋求新的征服目標,不斷尋求人生的新境界和高度;相反,一個人、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探險精神,就不會有什麼前途。

  《生命的價值》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孩子,常常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

  院長總是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長交給男孩一塊石頭,說:“明天早上,你拿這塊石頭到市場上去賣;但不是‘真賣’,記住,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回到院內,男孩興奮地向院長報告,院長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那塊石頭。

  最後,院長叫男孩把石頭拿到寶石集市上去展示,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長了十倍,更由於男孩怎麼都不賣,竟被傳成“稀世珍寶”。男孩興沖沖地跑到孤兒院,將這一切稟報院長。院長望著男孩,徐徐說道:“生命的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價值,被說成是稀世珍寶。你不就像這石頭一樣?只要自己看中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