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原隱泉練習題

  《沙原隱泉》是當代作家餘秋雨寫的一篇散文,選自《文化苦旅》,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原文

  ①沙漠中也會有路的,但這兒沒有。

  ②擋眼是幾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過它們,別無他途。上沙山實在是一項無比辛勞的苦役。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得也越厲害。才踩幾腳,已經氣喘,渾身惱怒。軟軟的細沙,也不硌腳,也不讓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氣力。你越發瘋,它越溫柔,溫柔得可恨之極。無奈,只能暫息雷霆之怒,把腳底放輕,與它廝磨。

  ③心氣平和了,慢慢地爬。再不理會那高遠的目標了,何必自己驚嚇自己。還是轉過頭來看看自己已經走過的路罷。我竟然走了那麼長,爬了那麼高。腳印已像一條長不可及的綢帶,平靜而飄逸地劃下了一條波動的曲線,曲線一端,緊繫腳下。完全是大手筆,不禁欽佩起自己來了。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經劃下的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只管爬。

  ④腳下突然平實,眼前突然空闊,怯怯地抬頭四顧,山頂還是被我爬到了。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流瀉著分割,金黃和黛赭都純淨得毫無斑駁,像用一面巨大的篩子篩過了。日夜的風,把山脊、山坡塑成波盪,那是極其款曼平適的波、不含一絲漣紋。於是,滿眼皆是暢快,一天一地都被鋪排得大大方方、明明淨淨。色彩單純到了聖潔,氣韻委和到了崇高。為什麼歷代的僧人、俗民、藝術家要偏偏選中沙漠沙山來傾洩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這兒,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頂端與山的頂端合在一起,心中鳴起了天樂般的梵唄。

  ⑤剛剛登上山脊時,已發現山腳下尚有異相,捨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鳥瞰一過,此時才敢仔細端詳。那分明是一彎清泉,橫臥山底。動用哪一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褻瀆。只覺它來得莽撞,來得怪異,安安靜靜地躲坐在本不該有它的地方,讓人的眼睛很久還不大能夠適應。再年輕的旅行者,也會像一位年邁慈父責斥自己深深鍾愛的女兒一般,道一聲:你怎麼也跑到這裡!

  ⑥是的,這無論如何不是它來的地方。要來,該來一道黃濁的激流,但它是這樣的清澈和寧謐。或者,乾脆來一個大一點的湖泊,但它是這樣的纖瘦和婉約。按它的品貌,該落腳在富春江畔,雁蕩山間,或是從虎跑到九溪的樹蔭下。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颶風,難道從未把它吸乾?這裡可曾出沒過強盜的足跡,借它的甘泉賴以為生?這裡可曾蜂聚過匪幫的馬隊,在它身邊留下一片汙濁?

  ⑦我胡亂想著,隨即又愁雲滿面。怎麼走近它呢?我站立峰巔,它委身山底;向著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時此刻,剛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嚮往峰巔,嚮往高度,結果峰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於是急急地來試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峰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與它近乎。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⑧一咬牙,狠一狠心。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都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麼也沒有發生。才兩腳,已嗤溜下去好幾米,又站得十分穩當。再稍用力,只十來下就到了山底。實在驚呆了!想想剛才伸腳時的悲壯決心,啞然失笑。康德所說的滑稽,正恰是這種情景。

  ⑨來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灣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一條中等河道。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水邊有樹,不少已虯根曲繞,該有數百歲高齡。總之,一切清泉靜池所應該有的,這兒都有了。至此,這灣泉水在我眼中又變成了獨行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張羅出了一個可人的世界。

  ⑩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然而,人們日常見慣了的,都是各色各樣的單向誇張。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人世間大受其累。

  題目

  14、結合語境,解釋加點詞語在句中的含義4分

  ⑴剛剛登上山脊時,已發現山腳下尚有異相,捨不得一眼看全。

  異相: 

  ⑵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

  熨帖: 

  15、從表達上看,第②自然段運用哪些表現手法來寫爬沙山?這樣寫有什麼好處?6分

  答:

  16、對一灣月牙泉,作者先於山頂遠望,後在岸邊近觀。這其間作者對它的情感產生了怎樣的變化?作者由此悟出了什麼道理?請你高度概括後作答。6分

  情感:

  道理:

  17、行家稱道餘秋雨這篇美文“自然而深邃”,請你細味本文對自然景觀的描述和由此生髮的人生感慨,談談對這一評價的認識。6分

  答:

  答案

  14、異相:奇異的景象,獨特的景觀。 熨帖:和諧地緊貼,溫柔地依偎。

  15、運用擬人。“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氣力。你越發瘋,它越溫柔,溫柔得可恨之極。”沙子被人格化了。既生動寫出沙子十分柔軟,讓人無從著力下腳;又寫出“我”對沙子又愛又惱的情感。

  運用對比。“軟軟的細沙,也不硌腳,也不讓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氣力。你越發瘋,它越溫柔,溫柔得可恨之極。”沙子的看似“溫柔”與實則“搗亂”是對比,沙子的“溫柔”和“我”的“發瘋”也是對比。生動再現了沙子的特點、我爬山的窘態和內心的無奈惱怒。

  運用排比。“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得也越厲害。”“軟軟的細沙,也不硌腳,也不讓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氣力。”都是用短句組成排比,句式於整齊中見活潑,前者再現爬山者的困窘,後者與擬人結合再現沙子的以靜治動,饒有情趣。三個要點每點計2分

  16、情感:憐愛—敬佩關鍵詞:愛—敬 道理:互補才是美多彩產生美

  17、文中,作者無論是描寫自然景觀還是自己的動作心理,字裡行間都充溢著一種自然之美,這種美來源於筆下的自然景觀,也來源於作者情感的真實變化,還來源於作者清新傳神的描寫語言。寫景自然、情感自然、語言自然,三點答到兩點得4分而作者因爬山觀湖生髮的種種感慨,已經是對人生遭際的普遍認識,因而具有一種深邃的哲思之美。哲思或哲理深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