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瘋狂動物城有感

  最近最火熱的電影一定非《瘋狂動物城》莫屬了。這是一個非常勵志感人的動畫電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上映好不好看?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影評怎麼樣?正在熱播的《瘋狂動物城》動畫電影可以說在近期掀起了一股人氣熱潮,而有關對於這部電影的討論也是頗多的,對於迪士尼這部精品的動畫電影來說,除了主線的動畫劇情外還有諸多需要我們去發掘的細節和選單,一起來看看吧。

  迪士尼從來沒讓人失望過,這部電影的名字zootopia是zoo和utopia的結合,翻譯成動物烏托邦更為貼切,但片名隨意並不影響影片的質量,在豆瓣上給出了9.5的高分。

  細節上無懈可擊,而且腦洞大開,光電影海報上的梗或彩蛋就能找到很多,兔子手裡拿的胡蘿蔔手機。

  長頸鹿手裡的咖啡,惡搞星巴克,雙尾美人魚換成了山羊。

  普拉達和耐克,順便說一句,普拉達的代言人是Shakira,而Shakira在電影裡被塑造成一隻羊。

  據說Shakira小時侯,第一次報名合唱團被拒,老師說她聲音抖得跟羊似的。所以讓製作組把她塑造成羊。

  還有dnky的梗,並且用一隻donkey代言。

  同一個場景的新聞播報員,在不同國家上映是不同的動物形象。

  比如中國放映用的是熊貓,在澳大利亞放映用的是考拉,在加拿大用的是麋鹿,在日本用的是狸貓

  平等是這部電影的主要價值觀,為了展現平等,小動物們有符合自己身材的出,走水路的河馬有專門的風乾器,長頸鹿買飲料有專門送飲機,倉鼠有專屬通道等等。

  這電影目的不在於顛覆,而是為了消除偏見。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本身束縛了自己,而且外界的評價束縛了我們。毫無疑問《瘋狂動物城》是今年最棒的動畫電影之一,也許過段時間連“之一”的字尾都可以去掉。這是小孩子的童話喜劇,是大人的寓意電影。

  萬事皆由人的意志創造。

  篇2

  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上映好不好看?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影評怎麼樣?正在熱播的《瘋狂動物城》動畫電影可以說在近期掀起了一股人氣熱潮,而有關對於這部電影的討論也是頗多的,對於迪士尼這部精品的動畫電影來說,除了主線的動畫劇情外還有諸多需要我們去發掘的細節和選單,一起來看看吧。

  迪士尼從來沒讓人失望過,這部電影的名字zootopia是zoo和utopia的結合,翻譯成動物烏托邦更為貼切,但片名隨意並不影響影片的質量,在豆瓣上給出了9.5的高分。

  細節上無懈可擊,而且腦洞大開,光電影海報上的梗或彩蛋就能找到很多,兔子手裡拿的胡蘿蔔手機。

  長頸鹿手裡的咖啡,惡搞星巴克,雙尾美人魚換成了山羊。

  普拉達和耐克,順便說一句,普拉達的代言人是Shakira,而Shakira在電影裡被塑造成一隻羊。

  據說Shakira小時侯,第一次報名合唱團被拒,老師說她聲音抖得跟羊似的。所以讓製作組把她塑造成羊。

  還有dnky的梗,並且用一隻donkey代言。

  同一個場景的新聞播報員,在不同國家上映是不同的動物形象。

  比如中國放映用的是熊貓,在澳大利亞放映用的是考拉,在加拿大用的是麋鹿,在日本用的是狸貓

  平等是這部電影的主要價值觀,為了展現平等,小動物們有符合自己身材的出,走水路的河馬有專門的風乾器,長頸鹿買飲料有專門送飲機,倉鼠有專屬通道等等。

  這電影目的不在於顛覆,而是為了消除偏見。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本身束縛了自己,而且外界的評價束縛了我們。毫無疑問《瘋狂動物城》是今年最棒的動畫電影之一,也許過段時間連“之一”的字尾都可以去掉。這是小孩子的童話喜劇,是大人的寓意電影。

  篇3

  電影結束時已是深夜。影院中的觀眾都不願離開,坐在椅子上聽著片尾曲“Try Everything”,隨著超強的節奏搖頭晃腦。我沉浸在相同的氣氛中,不斷回味著電影帶來的震撼。這部電影有近年來成功動畫的因素:《冰川時代》的搞笑,《馴龍高手》的成長,《超能陸戰隊》的治癒。但《瘋狂動物城》又如此不同。它在逗著孩子們大笑的同時,卻讓成年人沉思。短短兩個小時內,電影不但用完整的世界觀影射現實,還藉著連續反轉的劇情挑戰觀眾的倫理觀,從而徹底顛覆了好萊塢動畫“傻白甜”的傳統套路。

  單單靠那些好笑的動物,《瘋狂動物城》肯定能在票房上大有斬獲。但我更好奇的是,電影的內涵會給引發怎樣的辯論,以及這部電影會否成為當代文化的一個經典。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至少存在三重遞進的內涵,值得在觀影中留意。

  1. 動物託邦

  坦白來說,《瘋狂動物城》的譯名不算所有好萊塢電影中最差的。畢竟,還有《黃金三鏢客》、《刺激1995》、《美食總動員》等譯名界的奇葩墊底。但“瘋狂動物園”抹殺了英文名“Zootopia”中重要的隱含資訊。在英文名中,“zoo”是動物園的意思,“topia”是希臘文中“地方”的詞根。這個希臘詞根經常出現在一個英文詞中:utopia,即“烏托邦”。因此,電影更準確的譯名應該是“動物託邦”。

  作為“理想社會”的代名詞,“烏托邦”源於十六世紀英國學者托馬斯·摩爾的同名著作。在那本書中,摩爾虛構了一個擁有完美社會體制的小島,不但廢除私有制,而且實現了人人平等。在理想制度的保護下,小島上的居民充分享受自由。現實社會中的貧困與罪惡也不存在於這個小島。正當英國民眾對政壇紅人摩爾充滿希望時,他卻被好友亨利八世處決。

  摩爾去世後,他的理想社會理念留存了下來。一批社會實踐者決定建立自己的烏托邦。英國商人羅伯特·歐文在美國建立了一個實驗性公社。然而,這個廢除了私有制的公社在兩年後失敗。如果考察公社的經濟基礎,它的失敗並不奇怪。兩年的時間裡,公社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產出,主要依靠歐文自己的財產。這筆財富是歐文在英國的棉紡工廠賺來的。可以說,這個公社的經濟基礎正是烏托邦理念所反對的東西:工廠中的僱傭制、棉花地裡的奴隸制、國際貿易中的殖民主義。公社的失敗在一開始就不可避免。

  20世紀,“烏托邦”理想作為對資本的反擊,再次復活。蘇聯在國家層面上進行了一次更為巨集大的社會實驗,用計劃經濟全面取代市場經濟。但也是在蘇聯的巔峰年代,反烏托邦理念抬頭。喬治·奧威爾創作的《動物農場》中,同樣用動物來寓言政治。領導革命的豬們掌握了權力。於是,原本朝著平等目標進發的動物農場衍生出新的等級。正如《動物農場》的預言,蘇聯的行政漸漸官僚化,經濟也一步步僵化。蘇聯最終解體。

  《瘋狂動物園》中的“動物託邦”也是一個理想化的城市。所有動物不分種族的生活在一起,每個動物都能成為它想成為的樣子。但隨著劇情的進行,觀眾會發現“動物託邦”只是概念上的理想,遠非現實。“動物託邦”究竟是鼓勵性的“烏托邦”,還是諷刺性的“反烏托邦”,這是從電影名字開始就已經在探索的第一重內涵。

  2. 成人愛童話

  《瘋狂的動物園》並沒有停留在“烏托邦”這樣的抽象概念上。電影從一開始,就刻意影射現實。在最典型的一個橋段中,兔子急著到交通局查車牌號,交通局的辦事人員卻都是些行動遲緩的樹懶。小朋友們看到銀幕上的憨厚樹懶開心得哈哈大笑,但成人觀眾臉上全是苦笑:生活中拖沓的行政流程,大概比樹懶還要差勁。電影中的物種衝突,也對應美國當下的種族衝突。動物城中處處有物種偏見:兔子不適合做警察,狐狸都是騙子,食草動物軟弱,食肉動物殘暴…… 同樣,美國也存在嚴重的種族偏見,總統候選人的川普就毫不掩飾自己的種族主義態度。可以說,《瘋狂的動物園》是一則關於現實的寓言。

  寓言號稱“成人的童話”,往往用比喻來描述社會和人性。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表面上是一個神怪故事,但內在同樣是一個寓言。猴王獨立而能幹,敢於大鬧天宮,推翻天庭秩序,經常被後世看做造反精神的一個體現。豬八戒不但懶惰怯懦,且貪於女色,象徵人性的弱點。寓言的間接比喻就像是留給讀者的一個小謎題,任由讀者自行發揮。就諷刺現實的目的來說,寓言更能網羅聽眾,其笑眯眯的諷刺效果反而好於直接抨擊。

  但作為一則寓言,《瘋狂動物城》最想反對的,是寓言中常見的臉譜化解讀,比如獅子代表統治者、狐狸意味著狡猾。隨著劇情的發展,動物的真實性格總是背離對應的傳統臉譜。本應膽小的兔子卻勇敢熱血,本應狡猾的狐狸卻善良真誠。體形渺小的動物成了黑幫老大,體形碩大的動物卻是小馬仔。片中的大反派更是出人意表。用寓言來解讀現實,用反臉譜來反對種族主義,是電影的第二重深意。

  3. 文化改變世界

  在電影的最後,重歸和平的動物城舉行了一場演唱會。超級巨星羚羊在臺上唱了一首“嘗試一切”Try Everything。這首歌正符合畫外音在說明的電影主題:每種動物都有缺陷,但這不應是物種間的鴻溝。想要跨越物種差異,唯一的辦法是努力嘗試,不放棄交流。伴隨著音樂,不同動物在舞臺下攜手起舞。迪斯尼電影標誌性的歡樂嘉年華氣氛終於在這場一夜狂歡中迴歸。導演選擇了文化性的歌手來作為消弭裂痕的最終手段,看似牽強,實則已有先例。

  1960年代,由於種族衝突、女權運動和越戰等問題,美國社會陷入分裂。正當大眾對前途感到迷茫時,披頭士樂隊的主唱約翰·列儂更是以和平主義代言人的身份,直接介入美國的主流文化。他的《給和平一個機會》被看做是反戰的聖歌。超過十萬的學生聚集在華盛頓,高聲齊唱: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

  我們說給和平一個機會

  這次反戰運動讓尼克松政府壓力巨大,最終促成了美國從越南戰場的撤軍。列儂的歌無疑是民間運動的產物,但它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反戰運動,成為軟文化改變硬世界的一個案例。列儂的文化力量是藉著現代的傳媒手段獲得的。《瘋狂動物城》中的羚羊,是動畫世界的列儂,代表了動物們跨越物種偏見的希望。

  同樣,迪士尼在美國大選年推出一部寓言色彩濃烈的《瘋狂動物城》,用意並不簡單。現在的美國正如六十年代,面臨著嚴重的分裂危機。恐怖襲擊異化了阿拉伯裔族群,經濟衰退導致外來移民飽受攻訐。川普在大選中的囂張,更讓少數族裔感到惶恐。在這樣的環境下,抱著“種族融合”理念的《瘋狂動物園》走上銀屏,就像汙濁中的一股清風。至於《瘋狂動物城》能否成為一個改變世界的文化圖騰,是我期待在未來解讀的第三重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