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經典臺詞

  《烈日灼心》是由藍色星空影業、博納影業聯合出品的犯罪懸疑電影,電影裡都有哪些經典的臺詞讓人印象深刻呢?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烈日灼心的經典臺詞。

  

  1. 有些事,爛在肚子裡,或許更有意義。

  2. 老頭,我們做愛吧。

  3. 辛小豐把那女孩日死掉了。

  4. 他真不是一般人,只一眼就敢拔槍。

  5. 我智商卻活的像。

  6. 咱們做同樣的工作,同樣出生入死,你的工資卻只是我的五分之一。

  7. 我幹這行知道有一個詞叫天譴。

  8. 水星逆行日,易出事易出事。

  9. 其實這麼多年,每天都沒指望還有明天。

  10. 你騙我,你不是gay ,我就想問你,你為什麼不敢愛! 解開上衣後,我命給你了!回去問你個!

  11. 真他媽一根筋。

  12. 該河裡死的,井裡死不了!

  13. 我很喜歡法律。我認為法律是人類發明過的最好的東西。你知道什麼是人嗎?在我眼裡,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總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所以說,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髒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的告訴你,至少應該是什麼樣兒。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

  14. 我也不會對你說下不為例,因為人性這麼複雜的東西,只能靠理解。

  15. 誰都不知道七年前發生了什麼……

  16. 那麼十惡不赦的三個人陰影下還有這麼一點光,如果說這三個人是死活人,唯一能讓他們眼睛裡放光的就是尾巴,那也是人間最單純的一種愛,就是孩子。

  《烈日灼心》電影介紹

  《烈日灼心》是由藍色星空影業、博納影業聯合出品的犯罪懸疑電影,由曹保平編劇並執導,鄧超、段奕巨集、郭濤、王珞丹等主演。

  影片改編自女作家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講述了三個身份各異的結拜兄弟共同撫養一個孤女,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在巧合之下牽扯出一樁驚天大案。

  2015年6月21日,影片在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獎。該片定檔於2015年8月27日上映。

  劇情簡介:

  三個結拜兄弟共同撫養著一個孤女,多年來一直潛藏在城市的角落。 一名計程車司機,幫助無數人卻從來不接受記者採訪;一名協警,除暴安良,卻從沒想過升遷入職;一名漁夫,每天照料著孤兒的生活……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內心暗湧,直到種種巧合之下, 警察伊谷春以及他的妹妹伊谷夏與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神祕交織。他們的命運就此改變,曾轟動一時的驚天大案浮出水面,法網和人情究竟誰更無情 。

  幕後花絮:

  為了保持《烈日灼心》裡陰鬱的狀態,鄧超在拍戲時離群索居,甚至都不跟劇組演員打交道。別的演員拍完戲換上便裝休息了,而鄧超除了睡覺,幾乎沒有脫下過自己那身協警服,有時他直接穿著制服去吃火鍋,讓店家誤以為出事 。

  鄧超多次在片場崩潰,失聲痛哭,為辛小豐身世經歷感嘆,有時在片場還會產生錯覺。因為過度壓抑,他甚至兩次在現場暈了過去,有時在片場情緒失控還“大罵”導演。

  有一場戲不僅要求鄧超以競走速度完成近50米石板路臺階,更要全程用盡全力背起身材壯實的郭濤 。

  段奕巨集為了飾演刑警角色,特地花費半個月時間到廈門地方派出所體驗生活。

  鄧超每天和段奕巨集都穿著警服進酒店,讓人誤以為酒店出事,他倆還去地攤買兩三塊錢的假三槍內褲,從生活完全進入角色 。

  郭濤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十分“重口味”,為拍攝特殊場景的需要,畫的妝甚至過了一週都無法洗下。而片中需要給自己縫針的場景,則讓郭濤大喊招架不住 。

  拍攝水下戲時,現場地下水道的水又臭又髒,水面漂著一層焦黃色的漂浮物,而鄧超必須在水下完成一系列動作,而且整個水下戲的拍攝時間以天計算,一下去就是一天,段奕巨集在現場一直提醒鄧超注意自我保護,說水中的細菌搞不好會讓面板潰爛。

  為了追求更好的拍攝效果,鄧超在片場屢次與導演現場“對罵” 。

  片中鄧超與呂頌賢有一段同性戀戲份。

  拍攝注射死刑的那場戲非常辛苦,最終這部分戲也做了些修改。演這場死刑戲鄧超決定用真的注射的方式,在注射的時候找的不是專業的醫生,剛開始紮了幾次全都扎偏。那是一個七分鐘的長鏡頭,從血管帶到臉,開始是清醒的,到小豐害怕死亡的感覺。再換到死刑儀的鏡頭,一共有三管鎮靜劑,是一個三到四分鐘的長鏡頭 。

  電影的結局和原著小說並不相同 。

  最初曹保平導演找到段奕巨集,他想飾演的是辛小豐這個角色,他從2012年6月為這個角色準備到2013年2月份,在9月份導演突然讓他飾演演伊谷春 。

  鄧超在拍攝結束之後還陷在其中,很難脫離“小豐”這個角色,而段奕巨集也表示在拍戲時感覺鄧超人戲不分,有一場戲是鄧超戴著手銬走向他,他一下子分不清是辛小豐還是鄧超 。

  《烈日灼心》影評

  一.關於導演

  曹保平老師是我很崇敬的一位導演,以犯罪題材見長,風格極具現實主義,他鏡頭下多是小人物,小市民。《李米的猜想》《光榮的憤怒》均是如此。因為著重寫實他鏡頭下的人物會增添幾分戲謔,從而誕生莫名的笑點。如片中賣gay碟的,大年夜郭濤開著計程車接王珞丹時外頭攔車的乘客,天台對峙的逗比臺灣客等,當然,他的最重要的功力還是在於對於人性的解讀,這在下文會談及。

  二. 關於片名

  相當一部分的國產文藝片中英文片名會分釋兩個不大相同的意思,甚至有些相差甚遠。個人覺得是在審查制度下的導演的些許無奈及趣味和中文片名在宣銷中的特殊性據說二字三字四字更多字片名對觀眾有不同的心理暗示等亂七八糟的。

  言歸正傳,烈日灼心比較好理解,個人覺得是說三人在犯事兒逃逸之後正常的生活在陽光下卻因為心中的罪過更覺得痛苦。

  但影片的英文名叫the dead end ,本人英語不好,乍看好像和太陽啊心的沒啥關係,這是咋個譯的呢?只好求教百度,曰:死衚衕。

  顯然,英文名更有韻味。

  烈日灼心,嗯,我更喜歡日光傾城。

  三.關於故事

  影評故事的結構略為鬆散,看各位評論似乎和原著有很大關係,本人沒看原著,不予評論。但從觀影體驗來說,確是有虎頭蛇尾的感覺。

  陳自覺完全沒有必要自述我是160的智商什麼的,尤其是以一個極端的主觀鏡頭。影片本可以用一系列動作視覺化的表現,比如陳比覺戴著墨鏡得體優雅的喝著咖啡,清楚的埋單結賬,然後到海邊懸崖,摘下墨鏡,把上述鏡頭混剪在之前,最後以主觀鏡頭跳海。如此處理的話緊湊感會強很多當然狗血的設計只是打比方。至於為什麼導演要用說出來這樣的方式,在後文會集中討論,而且這關聯許多全片鬆散的致命要害,但說白了也是無奈。

  影片總體講述的是兩三個人逃亡的故事,心理的逃亡遠比腿在跑刺激得多,當然跑肯定跑不掉,這也是定局,畢竟是高階普法片。

  故事的主線是鄧和段在工作上明面上的惺惺相惜,在暗地裡各自揣度,輔線是郭和王關係的糾纏,就像在出租車裡的郭濤許多“變臉”的表情,兩人在感情裡各有所衷。明暗相映,戲劇張力悄然爆棚,"悄然"也是影片成功之處,在故事的細節處理上可謂是震撼。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從辦公室出來鄧超走下樓猛然回頭到段的辦公桌上檢視自己的留下的指紋。

  故事如抽絲剝繭般展開,揉捏菸頭的習慣,紋身,三個人,小女孩,指紋,段一步步的接近真相,直到鄧超假裝是gay,段又陷入了困惑,

  郭濤對王珞丹的袒胸讓觀眾捏了把汗,王珞丹只是對段說郭濤是gay讓觀眾又鬆了口氣。

  當中還有許多出彩的雙關手法,貫穿全片的同性元素暗示以及段對峙鄧偷拿了四千繳獲的贓款時,鄧說“我知道你遲早會找我。”段說的關於法律和人性的大碗雞湯都吊足了觀眾胃口——這倆傻逼是不是都知道對方知道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窺聽佬房東好諷刺是讓我最失望的一條線,這又似乎是為總菊量身打造的一條線,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結構精巧的氣質瞬間殆盡。

  至於片尾的反轉在片頭已經有暗示,高虎陳自覺暴打鄧超,說“你把我們三個都毀了。”

  最後結局略顯鬆散,如開頭所說。

  四.關於人物

  1.辛小豐鄧超:在拿完尾巴的檢查報告要送尾巴走時和郭濤爭吵被推倒在地的動作是這個角色的精髓體現,大有“官人饒了我吧,“的架勢,合乎情理的賣腐賺到了龐大的觀影人群,接地氣的臺詞表演惹人愛憐,如掛在口頭的”幹、幹你母““不就查個證嗎,犯得著動刀動槍的嘛”。

  辛小豐是影片矛盾的集中體,是主要人物,他為了洗脫嫌疑可以和臺灣佬搞基,為了尾巴可以拿繳獲的贓款,他在道德和法律間反覆的逾越——為了7年犯下的錯,他就像一個死衚衕the dead end。

  “你真是做警察的料,心思如此縝密回憶版。” 段說。

  “我是想熬到尾巴手術後,為了我自己我真的不會。”辛小豐最後說。

  可辛小豐終究是為了自己,為了還自己七年前的債。

  2.伊谷春段奕巨集:極具魄力,正直,又不迂腐。可以陪鄧開車跑100裡拿小金魚,知道鄧的狀況,可以為他犯錯偷錢網開一面,但為了緝拿犯人他又一手甩開了胖子救命的斧柄,生死置之度外。

  他更像是觀眾心中衡量法理人情的一把尺。

  3.楊自道郭濤:看郭這個角色的關鍵在於掌握一點——事實上他並沒有殺任何人但郭自己不知道,他本性十分正直。但他覺得自己有罪,因為別人只會認為他有罪。他的罪惡感來自以為自己殺了真正的殺人犯。

  郭以被劫車出場,之後見到搶錢包卻還能見義勇為,然後自己縫傷口,更像是以惡制惡,又足以體現他的坦蕩,一份見不得人的坦蕩。所以他在片中給人沉穩,凝重的感覺,所以他被逼急了會無比坦然,向王珞丹露出紋身。

  對郭映像最深刻的還是招牌變臉,演技讓人驚豔。

  至於他對尾巴的情感。只怪歲月會給愧疚做乘法,但郭於尾巴愧疚本該為0,而人性又加了些許1。

  4.陳自覺高虎:陳用裝傻的方式讓自己更安全的待在尾巴身邊,在病房4793的算數能透出些端倪,他智商高,他也知道遲早鞋會掉,這種高智商裝傻報著僥倖,又像贖罪,透露著諷刺。但這個角色更多是為了契合結尾的反轉,讓影片的高度拔到一個不同的層面。

  5.伊谷春王珞丹:插科打諢揪著觀眾心的角色。王的演技算是有所展現。

  重要的是,沒實打實的愛情誰看哇。不能總靠搞基糊弄啊。

  五.主題和總菊

  影片的主題已經很好理解了,the dead end,死衚衕。

  如段所說“人性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結合體,沒有真正的好人和壞人。“”法律不過是低保。”在片中,女孩尾巴就像是衚衕出口的那堵牆,段則是衚衕另一頭的追兵,一個是道德的高點一個是法律的底線。片子自始自終都探討著這個問題。面對法律,鄧選擇了扮演為gay,逾越了道德,卻最終沒逃過法律,於是鄧撞得頭破血流。但就在我納悶影片是否要這樣結束時,法律果然也開了個玩笑。有來有往,人性盡顯。

  最後集中說一下個人對片子一些瑕疵的理解。片子最主要的問題是鬆散,虎頭蛇尾,顯得拖沓。拋開原著的桎梏,最主要表現為導演似乎害怕觀眾看不懂,怕觀眾不知道鄧超是在裝同性戀,怕觀眾看不出陳自覺是在裝傻。

  但我們可以想想,如果同性這個情愫表述的不明不白,若即若離的後果是什麼?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功夫細看,有興趣想明白。

  還有陳自覺,如果不清楚的說出他是在裝傻,那麼法律誤判的那層意味則會輕許多。更多時候,導演也只能裝傻。

  注射死刑的寫實用意不用多說,再看開片的評書,都是為了表達這只是一個故事或傳奇,當不得真。可見用心良苦。

  當然這並不能成為片尾無力的理由,只是一種看法。

  總而言之,較期望值略低,最後十幾二十分鐘有如坐鍼氈的感覺,結局令人跺腳。但總體不失為今年華語電影的上乘之作,值得一看。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