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動的劇情簡介大全

  《國家行動》是一部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製作,高群書執導,黃志忠、何平、陳寶國、王志文等主演的反腐題材電視劇,於2017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國家行動的劇情簡介

  綿陽1.10大案四年未破,賀延齡帶領偵破組赴濱江祕密偵查。在1.10大案凶手歸案的假象下,賀延齡做出結論:綿陽有一個非同一般的黑社會犯罪集團組織,無惡不作,劉唐為其首犯,其羅織的龐大關係網無處不在,充當其保護傘。中央領導及公安部領導為之震驚,指示政法機關全力以赴,排除一切阻力,打掉這個涉黑團伙,對於保護傘不管其職位多高、權力多大,都必須遵紀守法。中央政法委迅即從全國調兵遣將,成立以賀延齡為首的專案組對黑社會犯罪集團和其保護傘展開攻堅戰。劉唐不惜一切手段逃避打擊,謀害證人和知情者,將濱江公安局副局長徐望東等拉下水充當其幫凶,並利用強大關係網向偵破組施壓。賀延齡及專案組頂住壓力和威脅,與犯罪集團鬥智鬥勇,針鋒相對,抱著為神聖使命甘願犧牲一切的精神,終將該黑社會組織一網打盡。

  國家行動的臺前幕後

  《國家行動》反腐大劇結局怎樣 劇中眾人結局令人唏噓!

  電視劇《國家行動》定檔於2017年1月10號在中央電視臺開播,做為央視的開年大劇,《國家行動》這部劇大結局會是怎樣的,《國家行動》是悲劇嗎?看標題可得知,該劇講述的是一場守衛國家,反腐反貪的劇情。

  《國家行動》這部反腐大劇結局怎樣,《國家行動》大結局劇中眾多角色都會死嗎?為了國家大義,他們不得不面對那些權力濤天的貪官大老虎,臥底取證。把這些國家的老鼠屎清除出去,才能還我們一個美好的國家。

  電視劇國家行動由黃志忠、張譯、何平、陳寶國等人主演的反腐題材電視劇《國家行動》即將開播,很多觀眾對該劇劇情、結局很是好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視劇國家行動分集劇情介紹、全集大結局介紹。

  《國家行動》是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製作,高群書執導,張成功編劇,黃志忠、張譯、何平、陳寶國、王志文等人主演的反腐題材電視劇。該劇以四川劉漢大案為故事原型,講述了反腐鬥爭中湧現的英雄模範人物及典型案例的故事。[2]

  2017年4月,《國家行動》正處在補拍和後期製作階段。

  國家行動的最新資訊

  隨著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似乎也要掀起一股反腐劇的大浪潮。趁著這個浪潮,央視也有一部反腐大劇要播,就是《國家行動》。不知道《國家行動》能否藉著《人民的名義》的東風火起來,讓反腐劇繼續活躍下去。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自從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開播後,半個多月以來持續佔據收視榜榜首。滿腦子都是GDP的達康書記火了,公安廳長祁同偉黑了。然而,就在觀眾熱議《人民的名義》時,另一部公安部的反腐大劇《國家行動》即將登陸央視。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反腐劇?如此扎堆的反腐大劇如何才能更有新意呢?

  電視劇《國家行動》原計劃作為2017年的開年大戲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但臨時被換。有訊息稱,《國家行動》目前正處在補拍和後期製作階段,不出意外的話,將很快與全國觀眾見面。

  和《人民的名義》一樣,《國家行動》來頭也不小。該劇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製作,高群書執導,張成功、庹政編劇,黃志忠、張譯、何平、陳寶國、王志文等人主演。

  《人民的名義》發生在虛構的漢東省,而《國家行動》則直接取材自引起黨中央、廣大人民群眾、國內外媒體極大關注的四川劉漢劉維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以及故意殺人案。

  故事以四川綿陽1.10大案為線索,牽涉出一個盤踞地方的黑惡勢力。由公安部副局級調研員賀延齡擔任組長,帶領許淮北、徐望東等警隊精英組成的專案小組,最終將黑社會組織一網打盡。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作平介紹說,黨的以來,國家的反腐成果十分顯著,需要這樣的影視作品來紀錄時代。過去是關注新聞、事實層面、真實的現狀,現在通過這種影視劇讓大家更加真切的感覺到文學作品給人們帶來的震撼。它雖然是文學作品,但它的現實基礎還是非常真實。

  2016年3月,在電視劇《國家行動》劇本研討會上,相關負責人指出,該劇是央視在召開以前這一重要時間節點推出的扛鼎之作,這部劇的創作要站在國家的高度開啟故事的背景格局,結合黨中央以來的反腐舉措,以反腐打黑為創作基點,充分體現國家意志。

  在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作平看來,“總的一個大的環境還是跟我們國家抓黨風廉政建設、抓反腐的大背景密切相關。這也是老百姓很關注的,從某種程度上講,滿意度比較高的領域。所以,播出這部劇正好把反腐的艱難性和成就性很好的體現出來,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通過這種劇的方式,它是一種講故事,用情節衝突把很多複雜性、鬥爭性、尖銳性都展示出來,同時又含有很多矛盾、衝突、內幕等。我覺得總體還是不錯。”

  《人民的名義》打響反腐劇的“頭炮”後,一波還在路上的反腐劇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站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檔案統計,從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共立項7部與反腐有關的電視劇,分別是《人民的名義》、《打虎上山》、《天網行動2015》、《反貪風暴》、《高位》、《利劍出擊》和《懸崖邊》。此外,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繼《人民的名義》之後的又一部檢察題材力作《因法之名》也已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對於如此扎堆播放反腐劇,雖然這的確有市場和很好的傳播效果,但是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作平建議,未來同一題材的反腐劇要有新意才能更持久,“扎堆的基礎是有市場需求,也就是說,這會兒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反腐的題材上,這跟我們做節目編排一樣,相關的資訊在一起容易形成傳播效果,很容易被接受。但前提是像《人民的名義》這種有強大的影響力,它帶起來了,這時候扎堆播有持續效果。但是需要看後面的劇能不能超過,如果超不過可能過一段時間這類題材會很快消退,如果有更新的、更好的,那麼可能持續的時間會更長。所以,扎堆播有市場基礎,但是關鍵要看後面有沒有創新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