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藥過敏的症狀

  兒童用藥需要格外注意,因為有些藥物會對兒童造成過敏,那家長們必須瞭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般發生在少數過敏體質的小兒,它與用藥的劑量、給藥的途徑和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無關。藥物,無論口服、注射、外用或噴霧,皆可發生面板、粘膜以致全身的損害。

  藥物過敏反應分即刻反應和遲緩反應。

  前者在用藥後瞬間出現,比如注射青黴素後,甚至皮試中即可發生胸悶、心慌、氣短、面色發青、大汗淋漓、手足冰涼,甚至脈細弱以至休克。這種藥物反應較嚴重,不及時搶救,可造成小兒死亡。

  而遲緩反應是在用藥數日後出現皮疹且疹型不一,有固定型藥疹、蕁麻疹、猩紅熱樣皮疹、麻疹樣皮疹等,重者可有剝脫性皮炎。即刻反應者往往伴全身症狀。遲緩反應者可有剝脫性皮炎。即刻反應者往往伴全身症狀。遲緩反應者可在區域性或僅侵犯面板或一個臟器,症狀相對較輕。

  小兒用藥後一旦出現過敏反應,首先應停藥,同時給予脫敏治療,如應用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葡萄糖酸鈣等等。發生全身性過敏反應時,病兒應平臥,鬆開衣釦,頭偏向一側,注意血壓的變化,清除口、鼻內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暢通,並儘快送往醫院。

  小孩吃藥過敏的注意事項

  寶寶體質比成人的抵抗力較弱,不少的藥物不適合寶寶服用,如果寶寶生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切勿亂服,以免引發藥物過敏症狀。那麼如果寶寶藥物過敏應注意哪些問題?一起來了解下寶寶藥物過敏注意的要點吧。

  生活中,藥物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也幾乎所有人會某種程度下對某種藥物發生過敏反應,而yao物多是患者自行購買的,所以,yao物過敏多是因患者私自用藥導致的。藥物過敏多發生在患兒的臉部、頸部、胸背等部位,該病多為綠豆大小的暗紅色斑片,而且很容易與四周互相融合,並且會在2天左右發展到全身,有些紅斑的中間會出現小水皰,患兒嚴重時可伴有高熱、嗜睡等症狀,甚至會對心臟、肝臟、腎臟等內臟造成損害,嚴重時還可導致患兒死亡。那麼,寶寶藥物過敏怎麼辦呢?

  目前,雖然可以到醫院檢測出過敏原,但單查處過敏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對yao物過敏的患者應徹底改變自己的過敏體質,以防止病情反覆發作。治“過敏”——德國BICOM生物共振治療系統是面板病院引進的生物共振過敏原檢測及脫敏治療儀,通過利用該儀器的專用探頭,可在手指特定穴位進行過敏原檢測快捷,避免了斑貼試驗、點刺試驗、以及抽血檢測的痛苦,尤其適合兒童。

  兒童常見病的用藥常識

  感冒

  常伴有頭痛、發熱、鼻塞、喉痛及全身疼痛等症狀。兒童感冒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一般情況下用些抗病毒的藥就可以,如雙黃連、小兒速效感冒顆粒、板藍根沖劑等。只要不合並細菌感染,就不要用抗菌素。需要注意的是感冒藥中某些成分如麻黃素、偽麻黃片、抗敏安等,對兒童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發育等會有傷害,使用時需謹慎。

  咳嗽

  若有咳嗽症狀,因為呼吸道粘膜發炎腫脹,滲出物較多,兒童呼吸道較窄,容易出現呼吸道梗阻,發生呼吸困難,這時咳嗽卻具有清除分泌物的作用,因此宜用祛痰藥,少用鎮咳藥。尤其要慎用含有中樞神經抑制劑類成分如磷酸可待因等的鎮咳藥。

  胃腸道疾病

  便祕、腹瀉等是兒童常見病。兒童便祕應先調整飲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時候才使用緩瀉劑。兒童腹瀉發病率較高,治療時也應該先調整飲食,控制感染,補充液體。一般不主張使用止瀉藥,因為使用止瀉藥後雖然腹瀉可以得到緩解,但是可以加重腸道毒素吸收甚至發生全身中毒現象。謹記腹瀉不可亂用抗生素。

  發熱

  如果小兒體溫不超過38.5℃,一般不需要用退熱藥退燒藥副作用較大,在治療中密切觀察就行。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髮育。通常情況下醫生建議:體溫38.5℃以下物理降溫,38.5℃以上服退燒藥,超過39℃一定要到醫院就醫,不可強制降溫。常用的物理降溫法有酒精擦澡、冰袋鎮頭等。

  小兒發熱時應查明原因,再作對症治療或病因治療。幼兒大腦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發熱。發熱可能由多種病因引起,是診斷疾病的重要體徵,濫用退熱藥很容易造成假象,掩蓋症狀,使疾病難以診斷。

  面板疾病

  常見的有皮炎、溼疹、藥疹等。應查明原因,切斷過敏源,並給以外用膏劑治療,必要時適當口服脫敏藥。如非甾類乳膏治療小兒溼疹;鹽酸西替利嗪治療兩歲以上室內或室外兒童過敏患者。因兒童角質層薄,藥物吸收好,兒童在使用外用藥時應避免大面積大劑量長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