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馬雲的演講稿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跟著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再認識一下馬雲。

   篇一

  很多人說,如果阿里巴巴能夠成功,無疑就是把一艘萬噸巨輪抬到喜馬拉雅山頂峰上面。我跟我的同事說:我們的任務是把這艘萬噸輪從山頂抬到山腳下。別人怎麼說沒辦法的事,你自己要明白,我要去哪裡,我能對社會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創業的時候我的同事可能流過淚,但我沒有,因為流淚沒有用,創業者沒有退路,最大的失敗就是放棄。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創業者要懂得左手溫暖右手,要懂得把痛苦當做快樂,去欣賞、去體味,你才會有成功,賺錢是一種結果,他永遠不會成為我們的目的。我們希望創造一個真正的,由中國人創造的讓全世界感到驕傲的偉大公司,那是我的夢想和我們這一代人的夢想。”

  “重新定義成功,我的想法是:我不知道該怎麼樣定義成功,但我知道怎麼樣定義失敗,那就是放棄,如果你放棄了,你就失敗了,如果你有夢想,你不放棄,你永遠有希望和機會;第二點,人生是一種經歷,成功是在於你克服了多少,經歷了多少災難,而不是取得了多少結果。我希望等我七八十歲的時候,我跟我孫子說的是:你爺爺這輩子經歷了多少,而不是取得了多少。

  我想每個人也一樣,生活很美好,不斷地努力、不放棄,我們才有機會。”

   篇二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見到後天的太陽。

  *如何把每一個人的才華真正地發揮作用,我們這就像拉車,如果有的人往這兒拉,有的人往那兒拉,互相之間自己給自己先亂掉了。引用我朋友陳帥佛的話說當你有一個傻瓜時,很傻的,你很會很痛苦;你有50個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飯、睡覺、上廁所排著隊去的;你有一個聰明人時很帶勁,你有50個聰明人實際上是最痛苦的,誰都不服誰。我在公司裡的作用就象水泥,把許多優秀的人才粘合起來,使他們力氣往一個地方使。

  *網路公司將來要判斷兩個:第一它的team;第二,它有technology;第三它的concept,擁有這些東西,才是存在的必要。

  *judge一個人,一個公司是不是優秀,不要看他是不是harvard,是不是stanford.不要judge裡面有多少名牌大學畢業生,而要judge這幫人幹活是不是發瘋一樣幹,看他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回家。

  *30%的人永遠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讓你的同事為你幹活,而讓我們的同事為我們的目標幹活,共同努力,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面,就要比團結在你一個企業家底下容易的多。所以首先要說服大家認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讓大家來為你幹活。

  *我認為,員工第一,客戶第二。沒有他們,就沒有這個網站。也只有他們開心了,我們的客戶才會開心。而客戶們那些鼓勵的言語,鼓勵的話,又會讓他們像發瘋一樣去工作,這也使得我們的網站不斷地發展。

  *看見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隻?有些人一會兒抓這個兔子,一會兒抓那個兔子,最後可能一隻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務不是尋找機會而是對機會說no。機會太多,只能抓一個。我只能抓一隻兔子,抓多了,什麼都會丟掉。

  *我們公司是每半年一次評估,評下來,雖然你的工作很努力,也很出色,但你就是最後一個,非常對不起,你就得離開。在兩個人和兩百人之間,我只能選擇對兩個人殘酷。

  *您能用一句話概括您認為員工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嗎?今天阿里巴巴的員工我們要求誠信,學習能力,樂觀精神,和擁抱變化的態度!

  *網際網路是四乘一百米接力賽,你再厲害,只能跑一棒,應該把機會給年輕人。

  *在前一百米的衝刺中,誰都不是對手,是因為跑的三千米的長跑。你跑著跑著,跑了四五百米後才能拉開距離的。

  *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打地基,我們要蓋什麼樣的樓,圖紙沒有公佈過,但有些人已經在評論我們的房子怎麼不好。有些公司的房子很好看,但地基不穩,一有大風就倒了。

  *我們與競爭對手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知道他們要做什麼,而他們不知道我們想做什麼。我們想做什麼,沒有必要讓所有人知道。

  *網路上面就一句話,光腳的永遠不怕穿鞋的。

  *陳帥佛說今天要在網上發財,概率並不是很大,但今天的網路,可以為大家省下很多成本。這個世界沒有人能替你發財,只有你自己才能替你發財,你需要的是投資和投入,spendtime,investtime,ontheinternet,把自己的時間投資在網路上面,網路一定會給大家省錢,但不一定今天就能賺多少錢,賺錢是明天的事,省錢,你今天就看得到。

  *電子商務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商人,我們該賺錢因為我們提供工具,但讓我們做工具的人發了大財,而使用工具的人還糊里糊塗,這是不正常的。所謂新經濟,就是傳統企業利用好網路這個工具,去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使其成幾十倍地增長,這才是真的新經濟的到來。今天新舊經濟是兩張皮。

   篇三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晚上好。我們小組今晚要向大家介紹馬雲的阿里巴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馬雲是中國電子商務之父,他打造了一個電子商務帝國——阿里巴巴集團。我們今天上網買東西很多時候都會選擇在淘寶上找到滿意的、然後用支付寶結賬。有許多喜歡音樂的同學也會使用蝦米音樂試聽、下載音樂。淘寶網、支付寶與蝦米音樂都是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馬雲的阿里巴巴幾乎顛覆了我們的生活模式。

  在2012年“實業的使命”年度經濟人物評選上,那麼馬雲和他的企業跟實業又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我們簡單瞭解一下實業是什麼吧。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先生在12年12月的央視經濟論壇上說,實業是製造業和一部分的服務業。而根據百度百科上的詞條解釋,實體經濟是指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也就是說,實體經濟,實業,它們意思是相近的,之後就用實體經濟統一表述它們兩者好了。

  發展實體經濟有多重要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發展部部長侯永志這樣來形容,說:“實體經濟是一切其他經濟活動的基礎,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經濟發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報告也指出“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可見實體經濟有多重要了。

  說完了實體經濟,它與電子商務又怎樣拉上關係的呢?

  讓我們從電子商務的角度看看它怎麼為實體經濟服務吧。電商的發展是依託與網際網路的,即網際網路是電商這座巨型建築物的地基。而這棟建築物中每一個屋子都相當於一個企業或個人展示的視窗,企業或個人可以在這個屋子裡售賣產品,消費者走進屋子挑選。而這棟“大樓”的優點就不僅在於提供視窗整合眾多商戶,憑藉網際網路讓人們足不出戶完成消費,還不收“租賃費”——這一優點使在電商平臺上的商品價格大大降低。其對實體經濟的作用在於,電商僅僅提供一個商戶平臺,交易過程中會涉及支付保障、物流產業和軟體等行業的支援。這一系列行業屬於實體經濟的一種。又因為電商的特性促進了經濟活動的發展,直接推動了實體經濟。

  說了這麼多,我們已經可以解答前面提到的問題了:阿里巴巴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實體經濟的發展。這不是誇張的話,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它真的有這個能力的。我們就來詳細瞭解阿里巴巴吧。

  阿里巴巴的第一個產品是b2b阿里巴巴網站。阿里巴巴網站成立的目的是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這種服務模式是馬雲的大膽嘗試,因為電子商務最早在美國興起的時候,那些取得快速的發展的b2b網站都是面向大企業。馬雲做出這個嘗試時是這樣想的:“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通過網際網路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混凝土粘起來的石子威力無窮,可以向大石頭抗衡。”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夠讓中小企業都盈利,它們為經濟發展的貢獻自然就很可觀了。事實證明馬雲的這個嘗試是正確的,阿里巴巴1999年成立,02年盈利4000萬,03年盈利超過1億,到了04年已經有500多萬會員,還被《福布斯》評為04年全球最佳b2b網站,可見它是真的幫助了中小企業的。

  做了阿里巴巴網站之後,馬雲進軍c2c,創立了淘寶網。大家都很熟悉淘寶吧,它相當於把零售搬到了網上,淘寶網店的店主不需要店鋪門面,也不需要像實體店的店主一樣整天守在店子裡,開淘寶店節省了時間和租金、水電費這些管理費用。淘寶上東西種類繁多,買東西的人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貨比三家,淘到心儀的東西。它是消費模式的創新。

  c2c好處那麼多,一些生產企業自然想到要是自己的產品能直接賣給消費者,或者委託淘寶店的店主幫忙來賣,不就省了好多流通環節,又省錢又省時間嘛。b2c平臺天貓商城就為阿里巴巴的企業客戶提供了分銷渠道,同時也為淘寶上的買家提供豐富的產品。天貓商城將阿里巴巴和淘寶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對馬雲來說,阿里巴巴幫助企業做業務,提供平臺進行買賣,還是不夠的。使用者怎樣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呢?使用者做了交易,怎麼支付呢?能不能為使用者提供線上軟體服務呢?因為有了這些想法,阿里巴巴成立了支付寶、阿里軟體、阿里媽媽、阿里雲一系列公司,並收購了雅虎中國。馬雲希望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打造一條電子商務的生態鏈,從金融、技術、物流、資訊資源等各方面為網商提供完整的交易環境。打造電子商務生態鏈將有利於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從而帶動經濟的發展。

  好了,整個阿里巴巴就是這麼一回事了。馬雲建立阿里巴巴的初衷是為中小企業掙錢。在他看來,通過電子商務扶助中小企業、個體創業者乃至部分弱勢人群,構建一個和諧高效的經濟新秩序,將永遠是阿里巴巴的最大驅動力。助力中小企業發展是阿里巴巴的社會責任感所在。

  在12年經濟人物的頒獎典禮上他說:“對阿里巴巴來說不是把自己做的越來越強,而是把別人的機會做的越來越多,讓更多的小企業成長起來。”在一場關於創新的演講中,他說到,“無論是我們當初做的B2B阿里巴巴,還是後來做的淘寶,我們都是在解決中小企業賣產品難、渠道難的社會問題。”

  阿里巴巴的價值觀也包含了這種責任感。馬雲在一次演講中說到他的員工經常加班工作,就算是節假日,公司的很多部門都在上班。為什麼員工都這樣勤勞呢?他說:“我們希望更多的創業者、更多的小企業能夠成長起來;我們知道自己創業多艱難,我們希望他們能少一些我們當年的艱辛。我們算是幸運地走過來了,但再回過來想想,很多和我們一起創業的公司因為渠道、資訊等原因倒下去了,幫助小企業這才是我們的使命。正是這種使命感之上的企業文化讓這個團隊堅持了十多年。”

  所以,阿里巴巴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馬雲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馬雲憧憬阿里巴巴“逐步將中小企業的銷售中心、人事中心、技術中心、支付中心和財務中心整合到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平臺。本著這樣的商業理想,我們不斷努力,銳意創新。”“阿里巴巴的b2b模式已經讓數千萬中小企業打破了來自時間、空間的限制,在一個簡單實用的平臺上找到產業鏈的上下游,不僅由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提升了整個中國中小企業階層在國際上的聲譽。”我們真的要

  感謝這樣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它對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我們應該記住。而且,我們也要有這樣的社會責任感,這不是說要作出像馬雲一樣的貢獻,而是不要在自己盈利的同時忘記了社會。

  好了,這就是我們展示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