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好文章

  在一些小故事中,都蘊含著很多關於人生的哲學,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狼的陷阱

  一隻狼躲在一個山洞裡,等待著獵物的到來,但是,好長時間過去了,也未見獵物的蹤影。狼想,這一定是陷阱佈置得缺少誘惑力,於是,狼採集了一些鮮嫩的青草,沿路撒著,一直延伸到洞裡。

  狼繼續隱藏在洞口等待著獵物,果然一隻山羊吃著草走了過來,鑽進了洞裡。狼大喜,撲上前去,將洞封住,山羊情急下向洞的深處跑去,最後竟然從後面的一個小洞逃走了。

  狼十分懊喪,它將洞內所有的出口巡視一番後又全部堵住,然後又躲在洞口等待獵物。一會兒,傳來了一陣腳步聲,一群持槍的獵人蜂擁而入,因洞內所有的出口全被堵住,狼束手就擒。

  世上的陷井起初都是給別人設的,後來卻往往陷了自己……

  :兩群羊

  上帝把兩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還給羊群找了兩種天敵,一種是獅子,一種是狼。

  上帝對羊群說:“如果你們要狼,就給一隻,任它隨意咬你們。如果你們要獅子,就給兩頭,你們可以在兩頭獅子中任選一頭,還可以隨時更換。”南邊那群羊想,獅子比狼凶猛得多,還是要狼吧。於是,它們就要了一隻狼。北邊那群羊想,獅子雖然比狼凶猛得多,但我們有選擇權,還是要獅子吧。於是,它們就要了兩頭獅子。

  那隻狼進了南邊的羊群后,就開始吃羊。狼身體小,食量也小,一隻羊夠它吃幾天了。這樣羊群幾天才被追殺一次。北邊那群羊挑選了一頭獅子,另一頭則留在上帝那裡。這頭獅子進入羊群后,也開始吃羊。獅子不但比狼凶猛,而且食量驚人,每天都要吃一隻羊。這樣羊群就天天都要被追殺,驚恐萬狀。羊群趕緊請上帝換一頭獅子。不料,上帝保管的那頭獅子一直沒有吃東西,正飢餓難耐,它撲進羊群,比前面那頭獅子咬得更瘋狂。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連草都快吃不成了。

  南邊的羊群慶幸自己選對了天敵,又嘲笑北邊的羊群沒有眼光。北邊的羊群非常後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換天敵,改要一隻狼。上帝說:“天敵一旦確定,就不能更改了,必須世代相隨,你們惟一的權利是在兩頭獅子中選擇。”

  北邊的羊群只好把兩頭獅子不斷更換。可兩頭獅子同樣凶殘,換哪一頭都比南邊的羊群悲慘得多,它們索性不換了,讓一頭獅子吃得膘肥體壯,另一頭獅子則餓得精瘦。眼看那頭瘦獅子快要餓死了,羊群才請上帝換一頭。

  這頭瘦獅子經過長久的飢餓後,慢慢悟出了一個道理:自己雖然凶猛異常,一百隻羊都不是對手,可是自己的命運是操縱在羊群手裡的。羊群隨時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裡,讓自己飽受飢餓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餓死。想通這個道理後,瘦獅子就對羊群特別客氣,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羊群喜出望外,有幾隻小羊提議乾脆固定要瘦獅子,不要那頭肥獅子了。一隻老羊提醒說:“瘦獅子是怕我們送它回上帝那裡捱餓,才對我們這麼好。萬一肥獅子餓死了,我們沒有了選擇的餘地,瘦獅子很快就會恢復凶殘的本性的。”眾羊覺得老羊說得有理,為了不讓另一頭獅子餓死,它們趕緊把它換回來。

  原先膘肥體壯的那頭獅子,已經餓得只剩下皮包骨頭了,並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運是操縱在羊群手裡的道理。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點,它竟百般討好起羊群來。而那頭被送交給上帝的獅子,則難過得流下了眼淚。

  北邊的羊群在經歷了重重磨難之後,終於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南邊那群羊的處境卻越來越悲慘了,那隻狼因為沒有競爭對手,羊群又無法更換它,它就胡作非為,每天都咬死幾十只羊,這隻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裡的血。它還不準羊叫,哪隻叫就立刻咬死哪隻。南邊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要兩頭獅子。”

  :忠誠與誤解

  從前,有位年輕的獵手,他槍法極準但總捕獵不到大雁,苦惱的他找一位長者求教。

  長者把他領到一片大雁棲息的蘆葦地,指著站得最高的一隻大雁說:“那隻大雁是放哨的,我們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發現異常情況就會向雁群報警,所以接近雁群往往是很困難的。但我有辦法,你現在故意驚動雁奴再潛伏不動。”年輕人照做了。雁奴發現年輕人後立即向同伴發出警告,正在棲息的雁群聞訊後紛紛出逃,但沒發現什麼,便又飛回原地。長者讓年輕人如法炮製了好幾回。終於,幾乎所有的大雁都以為雁奴謊報軍情,紛紛把不滿發洩在雁奴身上,可憐的雁奴被啄得傷痕累累。“現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長者提醒道。於是,年輕人大搖大擺地走進了蘆葦地,雁奴雖瞧在眼裡但也懶得再管,年輕人舉槍……

  悲劇往往就是這樣發生的:忠誠的人被誤解,被誤解的人不能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