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故事分享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夢是蝴蝶的翅膀

  她是一位90後女孩,父親的早逝,讓她沒有條件做驕奢的小公主。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初中畢業後,她就背起行囊,到城裡打工。

  那時她不滿18歲,沒技術沒文憑,只能在一家路邊小吃攤做服務員。攤點不遠處,是一家藝術學校,每天清晨,都有揹著畫板的學生,踩著和煦的陽光,一臉喜悅地奔向藝術的殿堂。

  她常常手裡端著盤子,目光卻緊隨著這些學生的身影,久久回不過神來。

  學校的老師偶爾會來光顧小吃攤。有一次,幾個老師一邊在攤上吃早點一邊閒聊,說到學校還差一個清潔工的事情。這時,一直在旁邊默默洗碗的她忽然站起來,走到老師們面前,搓著手,紅著臉,怯怯地問:“我去行嗎?”

  就這樣,她成了藝術學校的清潔工,月薪800元,除去生活費,所剩無幾,她卻高興得幾夜沒睡好。

  從此,學校的老師們就經常看到一些很有趣的情景:這個小清潔工會一邊拿著掃帚掃地,一邊豎起耳朵偷聽教室裡的動靜,巴掌大的地方,一掃就是一堂課。等大家都下課了,她又把掃帚舞得很歡,很快就把其他地方掃得乾乾淨淨。這個小清潔工還會撿同學們丟棄在地上的廢畫紙,不過,她沒有扔進垃圾筒裡,而是用橡皮把它們一點點擦乾淨,下班後躲在寢室裡偷偷在上面塗鴉。

  這些事情傳到校長耳朵裡,校長決定換個清潔工,學校的衛生必須保證啊。她聽說後,扔下掃帚,跑到校長辦公室,紅著臉,卻信誓旦旦地說:“我可以不要工資,只要讓我留下來就行,放心吧,我一定會把清潔工作做好!”

  校長最終留下了她,800元的月薪也照付不誤。她成了這所學校的“編外學生”,白天揮舞著掃帚拼命工作,將汗珠灑在校園的角角落落;放學後,學生都離開了,她一個人坐在教室裡,將所有的夢想傾注在畫筆上。

  畫畫的開支是一個月收入800元的打工妹所無法承擔的。為了買筆墨紙張,她把別人扔的飲料瓶,都當寶貝撿回來,拿到廢品收購站,換回一大堆繪畫用品。

  一天24小時被她分割成了四段:8小時工作兼撿破爛,5小時睡覺,11小時畫畫,她瘦小的身影成為校園裡最忙碌的風景。

  雖然沒有繪畫功底,她的畫還是慢慢引起了學校老師的注意,幹練的畫風,大膽的用筆,不比任何一個專業學生差。老師們不再認為這個小清潔工是“瞎忙活”,他們開始免費為她提供一些指導,這讓她的畫,如遇到春風的小草,快速茁壯地成長。

  她不再滿足於業餘畫畫,她想參加藝術類高考,到更廣闊的舞臺上,盡情揮灑手中的筆墨。

  文化課成為她的硬傷,一個初中畢業的女孩,怎麼可能在高考中拿到高分呢?連母親都勸她放棄,她卻拾起高中課本,像一塊浸入水中的海綿,拼命汲取著營養。

  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小清潔工的夢想實在太像白日夢,她卻在嘲笑和不解中,交出了讓人瞠目結舌的答卷,她以556分的高分,成功通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專業課考試,在一群經過專業培訓的學生中,名列203名。她工作的學校,每年只有五六名學生考上清華,而她,一個小小的清潔工,成為其中的一員。

  這個女孩有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鄧軒,但她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靠近夢想,讓人生變得不再普通。

  夢是蝴蝶的翅膀,無論多麼弱小的蝴蝶,只要不停地扇動翅膀,終能飛越滄海;無論多麼卑微的人生,只要有夢想支撐,就會擁有一片明朗的天空。

  篇二:讓跑在你前面的人打破記錄

  1966年11月,前蘇聯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奧什市某中學校運動會拉開了戰幕,女子馬拉松正在進行。

  其中一個女孩子名字叫做奧通巴耶娃,她身材中等,體形稍瘦,是三名最有實力的選手之一,大家對她很期待,許多同學熱情地支援她,並且在沿途設定了蓄水點,以便她可以及時補充能量。

  比賽開始了。三名運動員馬上分出了高低,奧通巴耶娃體力好,遙遙領先於其他兩個同學,在跑到2/3距離時,她已經領先第二名100餘米。

  但是在離終點還有兩公里時,她感覺自己的體力下降得厲害,腳下如灌了鉛般沉重,意識告訴她,今天后半程的狀態欠佳。

  正在此時,後面的一位同學超越了她,她鼓足力氣跟了上去。但還是與對手差了半臂距離。

  奧通巴耶娃感覺口乾舌燥,一位同學送給她一瓶水,她喝了幾口後,準備扔到地上,這也是長跑運動員的一種習慣姿態。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竟然將那瓶水遞給了跑在她前面的同學,一切發生在瞬間。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那個同學由於及時補充了能量,破天荒地打破了校馬拉松的運動會紀錄。

  同學紛紛責怪奧通巴耶娃不該送那瓶水給對手。

  她在接受校雜誌採訪時說:我已經體力不支,即使是補充水分也不可能戰勝她,我想幫助她打破紀錄,要知道,這個紀錄已經20多年沒被打破了。

  這個叫奧通巴耶娃的女孩子,畢業後踏上政途,她先後擔任過古爾吉斯斯坦外交部長、反對派領導人,並且領導過“鬱金香革命”。

  “視對手為朋友”是她一貫堅持的原則。這讓她無論在朋友中間還是在對手中間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2010年7月。吉爾吉斯斯坦發動騷亂,奧通巴耶娃臨危擔任吉爾吉斯斯坦過渡時期總統,成為吉爾吉斯斯坦名副其實的掌門人。

  篇三:堅強是青春的眼睛

  他是一位腦癱患者,生活在愛爾蘭一個單親家庭裡。他的身體除了脖子和頭部能夠活動之外,其他部位全部癱瘓。不僅如此,因為發音神經末梢壞死,他不能說話。

  不過,他的大腦卻是清晰的,聽力也沒有任何障礙。而這些功能對於一個如此可憐的生命來說恰恰是最痛苦的。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卻無法用口說出,也無法用四肢去實現。

  他曾無數次地想到過自殺。可是,自殺對於他來說,比登天還要難。要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唯一的辦法是絕食。

  母親不允許他這樣做。因為,母親總能找出讓他吃下食物的辦法,而他又毫無能力阻止母親的這種行動。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的自殺行動之後,他決定活下去,而且要堅強地、精彩地活下去。

  他的起點是從看電視開始的。母親為了排除他的寂寞,在他的臥室裡安裝了一臺電視機。並且,為了能夠讓他挑選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母親把電視遙控器固定在床頭,再在他的頭上綁了一個獸角。

  這樣,母親不在的時候,他可以通過頭部的移動來點選電視遙控器,從而完成電視訊道的更換任務。

  他終於可以“自理”了。雖然,這種“自理”只是調節電視訊道,但他還是很高興。因為,電視為他打開了一條心靈的通道,他可以通過電視瞭解外面的世界。不僅如此,他很快從電視的字幕上認識了許多英語單詞,並且知道了它們的意義。

  一次,電視裡播放了一個殘疾人打字機的廣告,他一下子喜歡上了那個東西,看到了人生的曙光。是的,只要能學會打字,他就能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兒。

  母親下班歸來,他特意把電視調到那個廣告上。開始,母親並不知道他的意思。可是,他三番五次地讓母親看這個廣告,以至於不讓母親調換頻道。

  母親終於明白了兒子的意思:兒子想要一臺這樣的殘疾人打字機。母親馬上把打字機買回來,在床頭安裝好。他用捆綁在頭上的獸角打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句話:“媽媽,謝謝你!”

  母親看到這句話,奇怪地問:“你怎麼認識字?”他又打出來了一行字:“我是跟電視學習的!我要寫作,我要當詩人,當作家!”

  母親一下子抱住了兒子的頭,放聲大哭。母親那滾燙的淚水落下來,打溼了他的臉頰。

  母親為他的電腦連線了寬頻。他通過寬頻,可以與人聊天,可以在網上看文學作品,學習寫作。雖然,他每敲一個單詞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會弄傷了自己的頭部。但是,他依然堅持著。

  他在自己的作品裡寫道:“假如我的肉體可以變成一隻海鷗,我將滿懷火山爆發般的激情,到無邊的天空自由地飛翔……”終於,他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

  他看著編輯部郵寄來的樣刊和稿費,淚水禁不住湧了出來。因為,他用自己的堅強打開了青春的眼睛,看到了生存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這一年,他只有13歲。

  自此,他的作品一發不可收拾。他寫作入了迷,甚至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處境,忘記了自己的殘疾。他的思緒和才華通過頭上的獸角敲打著床頭的打字機,轉換成美麗的詩句和華麗的篇章,飛向編輯部,飛向讀者的心田,傳播著人間的善良和堅強。

  一次,他完成了一首詩歌,他快樂的思緒在房間裡跳躍、高歌。快樂中,他對躺在床上的那個不幸的小男孩表示同情,甚至,他還決定用自己的稿費來救助這個小男孩。

  可是,當他把這個計劃打出來準備交給母親的時候,他才發現,這位躺在床上的小男孩原來就是自己!那一刻,母親流了淚,他也流了淚。他不是為自己的不幸而流淚,他是為自己的幸福而流淚。因為,他是不幸的,但又是萬幸的。他用堅強找到了青春的眼睛,找到了快樂和幸福!

  他的名字叫克里斯多夫·諾蘭。目前,他已經出版了《夢幻爆裂》《時鐘的眼睛》等詩集和小說。他的作品以一位殘疾人的眼光構造了許多虛幻而又真實的意境,講述著殘疾人的渴望和對生命的獨特思考。他和他的作品激勵了和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打動了和打動著千千萬萬的讀者,被網友們稱為“少年喬伊斯”。

  堅強是青春的眼睛。人的一生都會遇到挫折和不幸,但是,只要你擁有一顆堅強的心,你就會開啟青春的眼睛,看到光明和希望。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