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金保障和本息保障的區別

  目前大多數的P2P網貸平臺都有自己的本金保障計劃,當投資出現問題時,平臺會先行墊付本金或本息,投資人可以省去追債、討債的麻煩。你知道本金保障與本息保障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本金保障和本息保障有什麼區別

  本金保障是指,當理財人投資的借款出現嚴重逾期時即逾期超過30天,平臺向理財人墊付此筆借款未歸還的剩餘出借本金具體情況視投資標的型別的具體墊付規則為準,從而為理財人營造一個安全的投資環境,保證投資人的本金安全的保障計劃。

  所謂“本金保障”,是指從每筆借款中計提一定比例一般為2%作為風險準備金。出現壞賬,則先用資金池的資金墊付。若壞賬高於風險準備金,則暫停墊付,等待新提取的準備金出現後再做墊付。

  本息保障是指,當投資人投資的借款可能出現逾期時,網貸平臺網站就會自動執行向投資人墊付此筆借款未歸還的剩餘出借本金和利息。從而為投資人營造一個安全的投資環境,保證投資人的本息安全。

  必須瞭解的網貸P2P的發展史

  網貸P2P雛形的發展要追溯到2007年,這一年借鑑於國外撮合借貸模式的拍拍貸正式上線,標誌著中國網貸模式正式開啟,此後的若干年間,這種模式的發展不溫不火,直至2013之後,平臺迅速增長也出具規模。截止2013年底,國內平臺數量已達800餘家,行業總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貸款存量近270億元,P2P進入快車道。

  2013-2015年可以說是P2P平臺野蠻發育生長的三年,網貸平臺一波倒閉潮出現在2013年10月份,資金池、自融、拆標、不規範經營等問題集中爆發,監管層隨之關注介入。

  這期間也是P2P平臺迅速發展的階段,平臺曾經的給出的利息會讓你眼球爆炸,因為當時你看不到個位數的收益率,30~50%的年化收益率看起來都算正常的,稱得上是真正的蠻荒時代,網上曾經有人比喻,很多平臺的經營者就是線下的高利貸者,隨便去網上買一套網貸系統上線就可以操作資金了,這也導致了當時問題的集中爆發,暴雷,跑路的情況在後來很頻繁。

  直到2015年12月份,國家銀監會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等部門研究起草的《網路借貸資訊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式釋出,徹底打破P2P沒有監管法律條例的空白,讓這個行業真正的往正規方向扭轉。

  隨之而來的就是監管接入,監管部門建立准入標準,也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些清理整頓,因為要適應正規化的運作,在很多方面需要的成本增加,其實網貸投資的利息率一直在降低,現在普遍的長期標的都在10%左右,甚至更低。

  到現在也基本告別了非常狂野蠻荒的時代,投資秩序文明在建立。所以,現在投資網貸的環境已經好的非常多了,如果你還有多種顧慮只能說你不適合投資。投資都是一種風險行為。重要的在怎麼避險。

  分散投資的兩種分類

  第一,P2P平臺的“打新”。這個具體怎麼說呢,我之前有發過一篇推文具體介紹P2P打新,而且是利用信用卡資金來操作,當然是一種信用卡投資的玩法,用自己的資金也可以這麼來玩,P2P打新就是通過註冊新平臺,參加平臺的新手活動,投新手標的來實現打新目的,類似於股市的“打新股”,一般運氣好都能獲得很好的收益,而P2P平臺的打新也是這樣,因為平臺針對新使用者的投資福利一般獎勵豐厚,而新手標又是時間短的短期標,非常適合信用卡這樣的快進快出的資金操作,而且新手標一般都在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綜合來講,肯定能獲得一定的盈利。

  第二,多平臺分散投資。適用於大額分散,這裡其實啟蒙於一位網貸投資界的前輩。曾經很多次的拜讀過他的網貸投資分析文章,在網貸之家論壇可以搜到,“丹尼阿維斯”的大神,譬如之前的作品“如何量身定製適合自己的P2P投資策略”裡面講到了若干種投資策略,重倉流、分散流、考察流、抵押流、打新流、跟風流、混搭流。其中提到了分散流和打新流就是我現在介紹的這兩種分類。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