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愛護小動物演講稿

  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小動物給我們的生存環境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我們要愛護小動物。有哪些關於愛護小動物的小學生演講稿?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敬愛的老師和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聽不到周圍的鳥叫了?許多動物也隨之消失了?甚至還有許多動物在受到人們的虐待。所以,我今天要演講的主題就是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大家應該看到報紙上的“活取熊膽”事件了吧!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們是多麼殘忍啊!他們在黑熊的膽上開一個大口子,伸一個塑料管子到熊膽裡,每天從熊膽裡抽取膽汁。而可憐的黑熊,由於受到塑料管的阻礙,傷口永遠不能癒合,時間一長,傷口四周都會腐爛發臭,黑熊就要忍受巨大的痛苦。等黑熊年紀大了,膽汁分泌得少了。人們就直接取出熊膽,甚至把熊掌也割下來,再高價賣給熊膽收購商,可憐的黑熊則會被扔到荒郊野外,人們再也不管它的死活。

  還有的廠家為了生產出最肥美的鵝肝,就把鵝關在一個很小的鐵籠子裡,為了防止鵝過多運動,從而減少脂肪,所以那個籠子只能讓鵝站著或者蹲著,連轉個身都不行!有的鵝甚至一生都不能踏出籠子一步。

  人們為了更好的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全然不顧動物們的感受,為了得到珍貴的熊膽汁和美味的肥鵝肝,他們發明了一種種工具,自以為很了不起,實際上是在對動物進行著一種殘酷的折磨。

  同學們,你們能想象那黑熊被傷口的疼痛折騰得死去活來的樣子嗎?你們能想象白鵝被囚禁在小籠子裡寸步難移的樣子嗎?你們能想象黑熊被割掉熊掌之後痛苦不堪的樣子嗎?你們能想象白鵝從出生到老死都不能走動一步的樣子嗎?

  所以,我要呼籲大家都來保護動物,不讓壞人虐待、傷害它們。讓人類和動物和諧相處,成為好朋友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二

  看著鳥兒在天空飛翔,看著魚兒在水中遨遊。也許你會認為世界上的動物很多吧!

  但你是否知道,現在的動物不僅不多,而且有的動物已經很稀少,甚至某些動物已經滅絕。根據生物學家估計,幾千年來被人類捕殺以致絕種的動物至少有數百種以上。如此一來,那世界上的動物種類越來越少,如果我們不能夠及時挽救的話,那麼將來世界上的動物就只有我們人類自己了!你別以為我是“危言聳聽”,你若不信,我可以告訴你。

  就拿印度洋模里西斯群島上生活的渡渡鳥來說,由於它身上的肉鮮美無比,所以遭到當時人類的大量捕食,在十七世紀就已告滅絕。但是如果當時人們有動物保護意識的話,就不會造成渡渡鳥的滅絕。再說生活在我國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吧,因為它其外層皮毛下面的被稱作沙圖什的絨毛異常精細,可以用來織成華麗的披肩,而慘遭偷獵者大肆捕殺。因為織出一條女式沙圖什披肩便需要300至400克生絨,這意味著要犧牲3只藏羚羊的生命。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藏羚羊的數目只有65000只到72500只之間,要知道這隻有100年前藏羚羊總數的十分之一。所幸的是人們意識到了保護這種瀕臨滅絕的動物。現在北京已有多名志願者來到可可西里擔當起義務看護藏羚羊的活動。同時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從1999年起每年為我國藏羚羊保護捐贈8萬至10萬美金用以在可可西里、羌塘和阿爾金山三大自然保護區開展反盜獵行動和針對藏羚羊保護的各種宣傳活動。我們人類正慢慢將藏羚羊這種可愛的動物從滅絕的邊緣拉回來。

  朋友們,動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它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的生衍死滅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動物的大量毀滅對人類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造成生態嚴重不平衡,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保護動物,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吧!

  篇三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一天,世界各國的人們都以不同的形式開展保護地球的活動。

  在我們美麗的家園裡,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給我們的生存環境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但是由於一些人沒有環保意識,為了個人私利,採取殘暴行為,使這些可愛的小動物遠離人群。比如天鵝,是同學們常聽說又極少見過的一種小動物,它代表著美好、純真、善良,20年前,四隻美麗的天鵝飛到了北京玉淵潭公園。天鵝的友善造訪,沒有得到人們的善待。隨著一聲槍響,一隻天鵝再也無法扇動它那美麗的翅膀,其它天鵝特別悽慘地叫著,絕望地飛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保護野生動物,愛護小動物,不僅體現了人們的良知,也體現了一個人的文明程度。如今,在美麗的青島海邊,一項引起全市人民普遍關注的環保活動——挽留海鷗行動已經啟動。為了讓更多的海鷗留在人們的身邊,青島的小學生和市民自發地到海邊,在大海邊拋撒海鷗喜歡吃的食物,越來越多的海鷗成為人類的好朋友。

  愛護小動物,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逐漸成為人們的自覺意識和行為。同學們請你記住:小鹿是我們的夥伴,喜鵲是我們的朋友,森林是我們的兄弟,草原是我們的姐妹,海洋是我們的父母,江河是我們的祖先,讓我們愛他們,像愛自己的親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