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理想演講稿3篇

  理想的實現,離不開奮鬥與汗水。那麼關於人生理想如何演講?下面小編整理了人生理想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人生理想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這次市委審時度勢,英明決策,開展幹部思想作風建設,我的理解,就是要求我們從思想深處來一次追根溯源的自省,從行為規範上來一次實事求是的自糾!通過這樣的自省與自糾,把最好的工作作風體現到工作中,用最好的工作開拓發展的新局面。做為一名年輕幹部,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在自己的崗位上有作為。

  作風是什麼?在我的詞典裡,作風就是一種品格,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為人、處事方式的一種選擇,樹立一種作風,就等於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了一種生活的態度。

  翻開自己簡短的人生履歷,回味自己蹣跚的人生步履。在實現自我,追求進步的歷程中,是否背離過理想,是否漂浮不定,我不得而知,但是在內心深處,自己總有絲絲悔意,總覺得自己還不夠踏實。

  17歲那年,我從師範畢業,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那個時候,自己激情彭湃,看到自己的學生,就覺得自己十分有成就感,因為這種成就,自己工作也非常努力,總覺得自己要對得住那些可愛的學生,那些質樸的家長,我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擔憂,也為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暗自高興。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學期,我去造訪一名因貧失學的學生,那是一個破落不堪的家,三間土磚屋垮了一間,兩張搖搖欲墜的床上是雜亂的稻草和千穿百孔的棉絮,一邊是孩子的父親緊鎖的愁眉,一邊是孩子希冀的眼神。99年正是農村學費最高的年份,對於一個溫飽都尚未解決的貧困家庭而言,幾乎是沒有希望,我沒有多想,把孩子接到學校,從自己第一個月376塊8毛錢的工資中拿出了200元資助他上學。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的自己的責任心、事業心是多麼的強烈,內心深處是那麼純淨,我覺得,我與學生是一體的,我與自己的工作崗位是一體的。

  但是長時間的農村生活,總是難以填平自己年輕浮躁的心情。聽到同窗講述城市生活的五彩繽紛,講述感情生活的羅曼蒂克,我開始覺得自己生活得太渺小,太卑微。

  20歲的時候,我開始為自己擔憂,覺得前途沮喪,人生黯淡,在學校不努力,在家裡發牢騷,準備放棄自己的工作。我的啟蒙老師,當了20多年農村教師的母親對我說,“做人,就要對得住人;做事,就要對得住事”。這對我的振動很大,讓我放棄了原來的念頭,覺得人到哪裡都應該把事做好,人活一張臉,在哪裡都不應該讓別人講閒話,不能丟了這個臉。

  2002年,我自學完了專科課程,考上了湖南師範大學,很幸運的成為了一名學生。從鄉村到都市,從老師到學生,我的心態又發生了變化,認為自己好不容易趕上了上大學的末班車,那些世俗的“青春理想”又在我的心裡躁動了起來,我也想和其它同學一樣,好好享受這難得的青春。原來的學生給我來了一封信,上面是簡短的一句話,“老師,我們想你。”下面密密麻麻的寫了很多名字,讓我很受感動。人置身於燈紅酒綠的都市,是很容易忘卻自我的,原來,我們可以墮落得這樣不知不覺。我想到了自己的事業,學校能夠把這種學習的機會給我,不是讓我來享受青春的,我應該懂得知恩圖報,我應該學有所成。讀過了一些書,也請教過很多師長,感覺自己在心智,思維方面都進步了不少,對做人、為學都有了一定的認識。

  別人都說,20多歲是最經不住誘惑的時候,特別是在這個思想開化,物慾膨脹的後精神時代,我們還是缺少堅定的信念,還是缺少實在的人生。大學畢業,我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北京了列車,歷經萬難,謀得了一份編輯教學輔導資料的工作,北京的燈火闌珊、北京的人潮洶湧、北京的繁華世界,讓我激越,讓我自足,也讓我迷戀,我以為,我就要開始新的生活,我以為,我的夢想就要從這裡開始,我還奢望,在這個城市將會有我五彩斑斕的人生。但是我為表象所迷惑,在真實的開始自己的都市生活的時候,我才知道艱難,400塊錢一個月的地下室裡,擠著三個跟我一樣來追夢的年輕人,炎熱讓人無法入睡,別人的冷眼讓人委屈,一個月賺回來的工資,除去坐車、住宿、吃飯,已經所剩無幾,幾個月的苦累盤剝著我的身體,也在消磨著我的堅持,那段日子,我最想的就是回家。苦苦支撐了幾個月之後,我還是背上行囊,回到了曾經屬於自己的天地,短暫的漂泊,沒有給我留下光華,確留下了一種浮躁的心情。

  有人說,80後的人都有一種浮燥的特質,我並不否認,畢竟有太多的東西在誘惑著我們,而我們卻不夠堅定。

  04年下半年,市委辦借調文字幹部,學校推薦了我,說實話,我非常向往這個崗位,但是對自己又缺乏信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幹好,再加上當時教育局一直不同意放人,我也就只好放棄這個念頭。但是辦公室的領導還是沒有放棄我,一直為我的事情協調,終於,我得以成為一名辦公室工作人員,辦公室的領導和同事們寬厚的接納了我,給了我這樣一次機會,我也深知這樣的機會難得,我想,拼了命我也要挺過來。

  做文字工作難!做文字工作也苦!因為要入門,就必須付出比別人多一倍的工作量,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吃盒飯的日子是地久天長。在別人還在熟睡的時候,我們還在冥思苦想,當別人和家人共享天倫的時候,我們還在加班加點。但是,辦公室的同事們就是這樣工作的,他們年齡有的比我大得多,工齡也比我長得多,大家也不計較,也都無怨無悔,特別是王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後,好多次和我們一起加班至凌晨,還有一次凌晨三點鐘來辦公室和我們討論報告,想到這些,我都感懷不已,領導、前輩們尚能如此,我又還有什麼理由放鬆自己呢?

  來辦公室兩年,我受了很多磨,也受了很多累,開始來的一年多,基本上有一半時間在辦公室吃盒飯。辦公室這種嚴謹的工作氛圍,這種默默奉獻的優良傳統在感化著我。忙碌的工作,讓我已經沒有時間去想一些凡心俗事,從沉寂、單調的工作中走出來,回望這一路走來的歷程,覺得自己卻是如此的充實,如此的真實。我清晰的感覺到,自己在成長,自己在成熟,對於生活的理解,對於自己目標定位,都變得更加實際,更加堅定。我也非常珍惜現在的崗位,看到自己熬更守夜寫出來的稿子,就像看到當年茁壯成長的學生一樣欣慰。雖然挺過了初來乍道的艱難,但是我知道,自己離領導的要求,離事業的要求,離人生的要求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無論前路如何,我想,我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憂鬱徘徊的我。

  經歷過才懂得珍惜,感受過才知道酸甜。一路走來,在自己的崗位上,你工作得怎麼樣?有過一些深刻的記憶嗎?一年365天,你記住了多少天?一天若干事,你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是虛度年華還是刻骨銘心,是碌碌無為還是轟轟烈烈。這一切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要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深刻,就應該敢於這樣的自問。古人說得好,“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既然選擇了遠方,我定會風雨兼程!

  回憶過去,有一些曾經多麼溫暖感動的人生細節,也有一些多麼冒昧草率的毛躁之舉!無論對也好,錯也罷,都已成為過去。我想,要通過這短短的25年,來總結出人生的經驗也許太過於淺顯,但是有一種感覺肯定不會錯,那就是堅定,有堅定才會有成就,有奮鬥才會有價值。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要堅定的選擇自己所愛的,堅定的愛自己所選擇的!唯有如此,我們的人生才經的住歲月的悠遠,耐得起記憶的久長!

  謝謝大家!

  人生理想演講稿篇2

  人生是一條河流,正如河流有其發端之稚嫩,中途之無畏,歸海之從容。人生亦有其童年之懵懂,青春之激昂,老年之沉穩。童年的懵懂已遠離我們而去,老年的沉穩,我們鞭長莫及。我們能把握的就是現在的青春,就是現在這無比寶貴的青春!

  二十歲,一個充滿生機的年齡;二十歲,一個意氣風發的年齡;二十歲,一個為理想而奮鬥的年齡!是的,理想之於青春,不正像靈魂之於生命嗎?一個沒有靈魂的生命,就彷彿一口枯井,了無生機,而一個沒有理想的青春,它的殘酷性不亞於此!

  很幸運,我們依然停留在青春的驛站上,我們依然可以擁有我們的理想,我們依然有著雄厚的資本去經營它,去等待著它最後的成熟!

  你看到了嗎?那夜空中閃耀的明星,不正是你追逐的理想嗎?它是多麼奪人眼球,令人神往啊!而我們通向它的唯一通道,便是青春這座橋,這座由奮鬥與汗水堆砌而成的橋!

  是的,理想的實現,離不開奮鬥與汗水。很多人誤解了青春,他們年少輕狂,率性而為,無視它,揮霍它,終於,通往理想之星的橋無可挽回卻又必然的崩塌了。同樣,在這座橋上,無數人,憑藉著堅韌的毅力和不息的奮鬥,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那理想之星,成就了無悔人生!

  啊,青春,我走近你,我讚美你!

  青春是一首歌,唱著我們懵懂的心事,頌著我們熱情的追求。

  青春是一首詩,說著我們人生的體驗,寫著我們無悔的信念。

  而正因為青春有了理想,我們的人生才變得色彩繽紛,絢麗多姿。理想,在人生的跑道上馳騁,把心中曾經的夢幻刻在路邊的石碑旁,成為我們奮勇向前的勵志銘。我們的青春,也正因為有了理想之筆的勾勒,才變得更有韻味,更豐富多彩!

  如果說,青春是翱翔的鳥兒,那麼理想就是那鼓起的羽翼,人生則是那一望無垠的天空。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青春的歲月裡,不只有熱鬧和喧譁,也有著獨處的充實。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青春的歲月裡,不只有貪圖和享受,也有著無悔的追求。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春的歲月裡,不只有懵懂和輕率,更有著收穫的喜悅。

  年輕,就沒有什麼不可以!理想有多大,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

  人生理想演講稿篇3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謂志,就是指—個人為自己確立的“遠大志向”,確立的人生目標。人生目標,是生活的燈塔,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確定了人生的目標,才可能選擇生活的道路,進而才能夠掌握、控制自己的人生。

  有了目標,人生就變的充滿意義,—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擺在你的面前。什麼是應當去做的,什麼是不應當去做的,為什麼而做,為誰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麼明顯而清晰。於是生活便會新增更多的活力與激情。使我們自身隱匿的潛能得到充分地迸發,為實現高素質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追憶歷史,任何年代,任何國家,社會結構都接近—種金字塔狀。大量的人處在金字塔的底部,只有—小部分人處在金字塔的頂部。處在底部的人只能做普通的工作,有普通的收入,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和包袱,而處在塔頂的人則是蒸蒸日上,享受豐厚的財富,發展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人們往往忽視了,這些身處塔頂的人,曾經也處在底部,是—個默默無聞、普普通通的人,—步—步地攀上了金字塔的頂部。

  細心觀察—下,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生都在平庸中度過,儘管他們也在辛勤勞動,終身奮鬥不止,但是隻能扮演無足輕重的次要角色,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缺乏真正的內動力。社會的要求,別人的約束,使他們對待生活、工作還算盡責,卻很少去想怎樣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就是說,處在金字塔底部的大多數人與處在金字塔頂部的少數人相比,差距就在於眼光的高度,在於人生的目標。

  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或許你覺得自己現在的地位是多麼卑微,或者從事的工作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但是隻要你強烈地渴望攀登成功的巔峰,將自己擺在整個社會的巨集觀世界之中,認真做好人生定位,明確奮鬥目標,並願意為此付出艱辛的努力,那麼總有—天你會如願以償,獲得成功。

  人生目標可分為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如果—個人沒有長遠目標,那麼他的人生將是盲目的,—切的努力都將是無用功。但如果—個人沒有短期的目標,他將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麼,腳步不知道朝什麼方向邁出。將人生的長遠目標劃分成—個個節點,就成了每—個時期的短期目標,彷彿人生的驛站。所有的短期目標都指向同—個方向,為長遠目標做基礎,這就是所有成功的人所遵循的公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即使有了目標,實現它也需要—個過程。成功的人是最有理想、最明智,也是最有毅力、最堅定。他們懂得—切的成功都不是—蹴而就的,都需要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成功的人絕不會只以事情做完為滿足,而會要求自己不斷地做得更好,以獲取更大的成功。

  希望我們每—個人從現在開始就制定人生目標,從點滴做起,落實人生目標。拋棄那種無聊地重複著自己平庸的生活,努力去挖掘自己內在的潛力,激發自己的閃光點,相信是金子不論在哪裡遲早都會發光的道理,不管遇到什麼艱難險阻,終究會取得成功。新生活就從確定目標之日開始。



人生理想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