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寫生圖片

  山水畫寫生教學是高校藝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同時也是對學生中國筆墨激發掌握程度稽核的重要途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關於,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欣賞

  1

  2

  3

  4

  5

  後,下面就來讀一讀關於山水畫的文章吧!

  宋朝時期——山水畫筆墨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

  宋朝時期,是山水畫發展的鼎盛時期,由於隋唐五代豐富了山水畫的藝術表現語言,使宋朝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著很高的,獨特的審美特徵。這一時期水墨山水畫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北宋出現了董源,巨然,李成,范寬,郭熙,米芾父子。北宋之初,以巨然,李成為代表,形成了南北兩大流派。之後是以北方畫派的范寬,郭熙為代表形成的“雄健與秀美”兩種流派。李成,范寬,郭熙深受荊浩的影響,作品體現了雄渾壯美的五代之風。范寬偏重壯美氣勢的表達,用堅實的筆墨皴出富有質感的山石,范寬晚年的筆墨成功的刻畫了北方氣勢雄拔的山體形象。郭熙是北宋中期山水畫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雪景寒林圖》。郭熙的繪畫作品筆法嚴謹,蒼勁中極富陽剛之美。李成以畫“寒林平遠”著稱,創作出了具有荒漠和嚴酷季節的“寒林”形象,烘托出一種荒寒的詩意,他的代表作《讀碑窠石圖》。北宋後期傑出的山水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全面繼承了隋唐以來青綠山水的表現手法,使畫面更加蒼翠爽朗。在此之後,趙伯駒,趙伯驤,馬肅繼承了王希孟“工整細緻,精筆妙色”的特點,同時又具有了粗獷和渾厚的風貌。

  南宋時期的山水畫家以劉松年,李唐,馬遠,夏圭最為知名,四人並稱“南宋四家”,在繼承北宋的成就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這一時期不得不說的人物便是李唐,李唐的代表作《萬壑松風圖》,李唐早期受荊浩的影響,作品氣勢峻厚,筆墨精煉,元氣淋漓的風格審美特徵。李唐使用“小斧劈皴法”,刻畫山石有雷霆石鉤的陽剛力量。李唐在晚年將山水畫的構圖和表現語言運用的簡練概括,開創了勾皴同時進行的技法,為馬遠,夏圭的畫風興起作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