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記一篇自己做過的家務事

  做家務,是現代孩子學習動手能力的方式之一,有利於培養陪孩子務實、勞動的性格,獲得了許多家長和專門的認,那麼,具體來說,孩子做家務的好處多不多,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我的媽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我的爸爸在銀行上班。爸爸每天早上都要打掃衛生,還要為我做飯,晚上還要給我檢查作業。媽媽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裡後,不但要為做飯,而且還要為我們全家洗衣服。他們本來就很忙,可他們還要做家務,他們非常辛苦。我想,我應該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他們的負擔。

  “五一”放假了,我為自己制定了一個,要做三件事:打掃衛生、端飯端菜、為媽媽捶背。

  五月一日那天,我7點就起床了,起床後我洗了洗臉,趁爸爸媽媽還沒有開始打掃衛生,我就搶先拿起掃把,學者爸爸的做法,先把地掃一遍,然後再用拖把拖一遍。開始掃地時,好像我拿著的掃把故意跟我搗亂,牆角飛起的那些毛絮的東西怎麼也掃不到一起,到處亂飛。我想,怎麼掃地就這麼難。當我正犯愁時,媽媽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對我說:“你往

  掃把上淋些水,這樣就能把那些細小的東西掃到一起了。”我馬上就按照媽媽的說法做起來,果然很快就把整個屋打掃的乾乾淨淨了。然後我又拿著事先涮好的拖把,把地拖了一遍,隨後開啟窗戶,是地面儘快讓風吹乾。爸爸媽媽看到這乾淨整潔的地面非常高興,誇我非常能幹,我非常開心。

  到了中午,媽媽做了很多我愛吃的菜,還有香甜可口的米飯。媽媽平時很少讓我端飯端菜,主要是怕把燙著,今天我就想幫媽媽端菜,於是我就開始行動起來,端菜時,一不小心,菜水酒在了地上,我想端菜也是要有技巧的。首先,步伐要小,並且緩慢的行動,其次要把菜端平,於是我就小心翼翼的把媽媽做的菜一一的端上了餐桌,,媽媽把米飯也端上來了,我們就開飯了,當我坐在餐桌前吃飯時,覺得還真是有些累,心想爸爸媽媽天天這樣做該有多累啊。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都坐下來看電視,我就不由自主的走到媽媽背後,給媽媽捶背和按摩脖子,我按了一會,媽媽說:“坐下休息會吧,今天你為媽媽做了很多事,也一定很累了。”聽著媽媽的話,我想,今後一定要多做些家務事,減輕父母的負擔。

  從為父母做家務這些事中,我知道了父母的勞累和辛苦。我現在要好好讀書,長大後回報父母。

  篇二:

  每個人都經歷過許多的事情,開心的,煩惱的,難忘的……

  在我經歷的事情中,就像天上的繁星閃耀在我心頭,伴我度過每一個快樂的日子。在這些事情中,讓我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讀一年級的時候。

  那是一個星期天,吃完了中午飯,媽媽對我說:“孩子,你能幫媽媽掃一次地嗎?”我一聽是掃地,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因為我早就想幫媽媽做家務了,再說掃地太簡單了,就爽快的答應了媽媽。

  我拿來掃把,開始在客廳裡掃,我拿起掃帚掃過去掃過來,不知掃了多久,發現把這裡掃乾淨了,其它地方髒了,把其它地方掃乾淨了,另外的地方又髒了,掃得我汗流浹背,不知怎麼回事?這是媽媽走了過來笑眯眯地說:“孩子,想你這樣掃地是掃不乾淨的。”“不就是掃過去掃過來嘛!”我還很不服氣的說。“來,我教你,要從房間的四周往中間掃,不能把掃帚揚得太高,不能用太大的力,要不然你掃這裡的時候會把灰塵掃到其它地方,掃其它地方的時候同樣如此。”媽媽耐心的說道。

  我聽了還很不耐煩的樣子,掃地還有那麼多的講究?我半信半疑的按照媽媽說的方法去掃,結果真的把房間掃得乾乾淨淨的,而且一點兒也不累。媽媽我的成果,開心地笑了,還連聲誇獎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為能幫媽媽做好家務感到開心。

  從這一次掃地,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講究技巧,只有這樣,做每一件事情才能成功。

  篇三:

  今天天氣悶熱,一大早,知了就發出刺耳的叫聲把我吵醒了。我伸伸懶腰,不情願的起床了。剛走到客廳,只見地板上都是灰塵,真髒。我實在看不過去了,便靈機一動,這麼晴朗的天不如幫父母做些家務。雖然在家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從不做家務。但在學校也學了一些。比如擦窗、掃地、拖地……雖然做得不是很好,但是也過得去。開始做家務了。我先拿來一把掃帚,再把髒東西仔仔細細地掃啊,掃啊。全部都掃一遍,再掃一遍,把每一個角落掃得乾乾淨淨,把掃出來的髒東西全部把它放到簸箕裡去。然後,我拿著乾淨點的抹布,把抹布放在手上,先在玻璃裡面用力擦過來、擦過去。再把角落的地方用手指放在抹布裡。再把窗戶的四個角落擦乾淨,再擦反面,反面和正面一樣,擦過來,擦過去。瞧,人影都清清楚楚了。

  開始擦茶几了。 我把抹布洗了一下,便開始擦了。我把茶几上的所有物品都放在一個地方,再開始擦。我先把有汙漬的地方用紙巾擦乾,然後再用抹布一點一點的擦乾,再把難擦的髒東西用抹布多磨兩遍三遍的,直到擦乾淨為止。最後把物品又小心翼翼地放到了茶几上  這不,茶几被我擦的亮晶晶的,似乎在說:“謝謝你,好姐姐,你給我洗了個舒服地澡!” 這時,我又看見了丟在洗衣板上的牛仔褲,正是我的,便又開始洗牛仔褲。

  我先接了一盆水,然後我把牛仔褲拿出來,往盆子裡一扔,好一個兔崽子,濺了我一身水。我把牛仔褲放在洗衣板上,往“它”身上抹了許多肥皂,用力往洗衣板上搓,不時的用帶肥皂的手往臉上擦汗。媽媽正好出來了,看見我一臉的肥皂水,便開始哈哈大笑出來。我見了,忙去照鏡子,只見鏡子面前是一隻“小花貓”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媽媽對我說:“洗衣應該用適當的力氣來搓,像你用那麼大的力氣,媽媽洗那麼多的衣服,手豈不是要洗斷嗎?”媽媽的話直到現在還映在我的腦子裡,我會永遠記住媽媽的話,因為我以後還要幫媽媽洗更多的衣。

  這次做家務,我不僅知道做這些家務是這麼辛苦,也體現了自身的價值――會體諒父母了。

  篇四:

  今天早上,我做完回家作業,心想現在要做什麼好呢?噢,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做什麼好呢?要不掃地吧!可是爸爸已經掃過了,那不就拖地板吧!唉,地板也被爸爸拖過了。那做什麼好呢?我不由得用雙眼在房間裡面掃過來尋過去。

  喔,有了,我看到窗戶上的玻璃已經髒了,好像已經變得暗淡無光了。那我就來擦一擦,讓窗戶玻璃恢復原來的樣子,讓家裡顯得更加明亮。我再仔細看窗上的玻璃,發現上面沾滿了灰塵。

  於是,我先用幹抹布把玻璃上的灰塵撣了撣,哈,好多灰啊!不由地想:玻璃上有灰,需要擦拭,人心裡有灰更要清洗。我端來一盆清水,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塊抹布放在水裡濡溼,然後,站在窗臺上小心翼翼的擦了起來。我左擦擦,右擦擦,上擦擦,下擦擦,一塊玻璃,不一會便露出了“廬山真面目”,清澈透明。不由哼起了自己隨口編的小曲兒“今兒咱小老百姓啊,玻璃擦得可真淨……”突然,一塊玻璃上的汙漬怎麼也擦不去,我仔細一看,原來是家裡裝修時粘上的水泥點兒,這可怎麼辦?我想了想,有了,於是我拿來一個小鏟子,在水泥點上面輕輕地刮起來。我刮啊刮,我刮啊刮,突然不小心鏟子掉了下來,只聽“嘩啦”一聲,我心想完了,玻璃沒擦完,到把它弄碎了,真倒黴!仔細一看,虛驚一場,原來鏟子砸在地上立著的一塊玻璃上,我輕輕舒了口氣,撿起來鏟子繼續刮起來……

  功夫不負勤快人,不一會,我家客廳裡的三塊玻璃讓我擦完了,爸爸回來見了,樂的合不攏嘴,一個勁說:“我女兒好棒棒啊!能幫父母做家務了。”我呢,看著自己的傑作,心裡也美滋滋的。

  篇五:

  一件件童年時向海邊的貝殼,數也數不清,數也數不完;唯獨有一個‘貝殼’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讓我想起來還覺得當時是那麼的快樂,因為……

  在暑假的一天,爸爸媽媽出去了,我很無聊,突然有一個有意義的念頭在我的眼睛閃過,對!可以幫媽媽做家務,媽媽每天工作還要做家務一定很累,今天就換我來做吧!可是先幹什麼呢?我努力回憶著媽媽星期天做家務的順序,卻怎麼也記不清楚,唉,都怪平常太不關心了。

  不管了,還是先整理房間吧!爸媽的房間比較整潔,我只花了十多分鐘就整理好了。但走進我和妹妹的房間,我就直皺眉頭:床上亂糟糟的,這裡一個洋娃娃,那裡一個洋娃娃,睡衣揉成了一團扔在床頭;地上到處都是妹妹掉的餅乾渣和東一塊西一塊的積木;書桌上有,翻開的連環畫和畫過的圖畫……

  萬歲,終於收拾完了。我很高興。哎喲!我摔倒在地,起來一看,真是的,原來我沒把拖布放好,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叮鈴鈴,鬧鐘敲響了六下,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看到了這一切,連誇我是個好孩子,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但做家務真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