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小能手作文

  有時讓孩子做家務,我們也可以用請孩子幫忙的口吻來說,例如,“幫媽媽把飯桌擦了吧!”這樣做的主要好處就是孩子很容易接受這種說法,因為孩子認為:我是去幫助別人啊!不是別人命令我,我才去做的啊!慢慢地也會讓孩子養成幫助別人的習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我問媽媽可以幫她做什麼事,可她說:“你還小,長大後再幫我做事吧!”“不嘛不嘛,我要做!”經過我的一翻懇求媽媽終於答應了。她讓我幫她洗陽臺。

  我先放很大一桶水,媽媽幫我把水提到了陽臺,在把一桶水全部倒在了地上說:“你先把毛巾打溼,再用溼毛巾擦陽臺,擦完一遍後,再用清水清理一次,然後把毛巾洗一下,再擰乾,把陽臺上的水擦乾就行了。”說完媽媽就去做她的事了。我按照媽媽的話把毛巾打溼後開始擦地,我先捲起褲角,跪在毛巾上從陽臺左邊滑到右邊再從右邊滑到左邊,心裡想著:“真好玩兒,真好玩兒!”媽媽看見了說:“孩子,別光顧著玩趕快擦。”我說:“我本來就在來回的擦嘛!”

  媽媽笑著走了,我又繼續擦,幾分鐘後擦完了。我站起身來,可是陽臺上殘留的水讓我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雖然覺得腿上很疼,但看著擦乾淨的陽臺心裡還是很高興。摸摸膝蓋,“沒事,接著幹。”然後按照媽媽說的再用清水清理一次,完後我把毛巾擰乾,把地上的水擦乾,去給媽媽報道,媽媽說:“好孩子擦完了自己去看電視。”我高興地玩去了。

  篇二:

  以前喝的豆漿都是媽媽在市場買的,不知道豆漿是怎樣做出來的,也沒有想過要學做豆漿。但是今天,我學會了,喝起來比市場買的甜多了,香多了,心裡很有成就感。

  早上的時候,嬸嬸問我會不會打豆漿?想不想學打豆漿?詩詩姐姐會打豆漿,如果我想學的話,讓詩詩姐姐教我,我連忙說好。

  終於到了打豆漿的時候了,我興奮地把詩詩姐姐叫來,讓她教我打豆漿。準備的工具有:裝豆漿的大杯子、黃豆、一雙筷子、白沙糖,最後還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 豆漿機。

  首先,黃豆用水清乾淨,裝進裝豆漿的大杯子裡,之後把豆漿機清理乾淨,把黃豆裝進豆漿機裡,蓋上蓋子,插上電源,大約20人分鐘就可以了。就在等待的時候,把一勺白糖倒進裝豆漿的杯子裡,20分鐘過去了,豆漿弄好了,把熱騰騰的豆漿裝進大杯子裡攪拌均勻,一杯香甜的豆漿就出來了。

  自己親手做的豆漿果然很好喝,我學會了自己做豆漿,真開心!

  篇三:

  今天,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看見樓梯上有許多灰塵,就想把樓梯擦一擦。做一件家務活,給媽媽一個驚喜。

  說幹就幹,我準備了一隻盛有清水的水桶和一塊乾淨的布。

  我先把水桶拎到樓上,把布擰乾,彎著腰,順著樓梯一級一級地往下擦。把樓梯表面上的灰塵擦乾淨。慢慢地,我感到有點累了,腰很酸,氣喘吁吁的。我自言自語地說:“做家務真累啊!”媽媽每天要上班,又要做許許多多的家務,真是太忙了,我可不能讓媽媽那麼辛苦。於是我咬了咬牙,對自已說:“沒關係,再堅持一下,馬上就要擦好了。”我繼續用力地擦著。

  啊!終於擦好了。我直起身子,看著被我擦得乾乾淨淨的樓梯,舒心地笑了,雖然很辛苦,但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通過這次家務勞動,我體會到做家務勞動的辛苦。我平時應該多幫媽媽做家務,減輕媽媽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