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文章閱讀欣賞

  主流文化在中國文中僅指中國大陸地區青少年中一直起著主導作用,但是出於多種因素影響,非主流文化一直客觀存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希望你們喜歡。

  :一個80後的自我反省

  80後現在已不再是一個新鮮詞語,我也不會再因為自己的80後標誌而歡呼雀躍,無限憧憬了,當我開始直面生活壓力和競爭的時候,我開始在失落中成熟。

  我曾胸懷著誓與父輩們生活方式相決裂的願望,卻因刻意地脫離陳腐而走上了一條不知所措的迷途。外表與行為上追求不拘一格的個性,心裡卻被從小所受的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封鎖,我同父輩們一樣,在心裡暗藏著沉重的責任與義務。

  我總想尋找到真正的愛情,為愛付出許多,卻又有著自己的不容觸碰的自私與狹隘,開始很美麗,結束沒道理。我一邊信守非愛不可,一邊在現實面前潰不成軍,生活於物質大潮中的我,早已被物質衝昏頭腦,在房子與麵包當道之時,愛情能當飯吃嗎?後來,我承認,愛情不能只有愛情。

  80後讀的書越多,結婚越晚,考慮得越多,越是有所畏懼。在我為婚姻掃除一切負擔的同時,婚姻本身已成為一種巨大的不能承受之重。

  我缺少真正的朋友,我的朋友似乎只是在玩樂的時候才相聚,我們似乎只是淡淡地交往。我寄希望於從前一起經歷過患難般讀書考試的同學朋友,可是,能走在一起的,幾乎稀有。通過幾封電子郵件或者勉強的QQ語言,總是意猶未盡,欲言又止,對於對方的所處現狀的無法感同身受,也就沒有了坦然相訴的土壤。而我的父輩們,他們和他們的發小從小在一起生長,在相似的年齡裡結婚,互相慶賀,互相幫忙。和我在同樣的年代出生的兒時夥伴,十年前我們已經杳無音信,腦子裡依稀記得兒時的單純模樣,我對他們的所有資訊來自於我們的父輩之間的聯絡,他們結婚了,我只是說聲:“知道了。”繼續追問下去,能得到的也許只是一個電話號碼、一則簡訊,或者一個QQ號,讓人覺得恍若隔世。

  我們80後不知從何時開始熱衷於在一串號碼的掩藏之下,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的QQ幾乎每天都線上,卻總是如不線上一般隱身成灰色,我們潛伏著,只為等待著自己希望出現的那個人出現,而對方或許也是這樣想。我們想說,卻不是對每個人都想說,QQ彌補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尷尬。

  我們以品牌論個性,以成敗論英雄,以倔強充堅強,以任性當勇氣,蝸居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知天高地厚。所謂“宅”就是“窄”,年齡上早已成人,心理卻幼稚得可怕。太多的自由與選擇使我們的青春充滿浮躁與膚淺。當青春的歲月在我的指尖悄悄流逝的時候,在我開始奔向30歲的時候,我突然有點恐慌,擔心若干年後,當我回憶起我的青春年華時,能記起的只是一片暗淡。

  PS:文/史志貝。青春,許就是作繭自縛,80後的我們,有太多的美好太多的曾經,走過花季路過雨季,那些我們認為已經放下的念掛,總是在無人的夜,闖進我們思緒,你會想起某個朋友,某個暗戀的TA。然而,年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還是要漸漸地長大,邁出新的步伐。

  :撒、叫非主流

  什麼是非主流

  文化。“朋克”早期是一種地下文化,本意宣揚反壓迫和對現實的不滿,併力圖改變現狀。“朋克”

  目前,對於“非主流”這個概念,並沒有絕對權威的闡釋。網路上一條還算中肯的釋義如是說:

  非主流是主流的逆向思維,指不盲目跟從主流,另類、個性,相對於主流超前或者滯後。

  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那麼“非主流”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舶來品,它最初起源於歐美的“朋克”

  外化為音樂、服飾等社會文化形式,帶著激烈和晦暗的意味。但另一方面,它還是有著本質的精神內

  核,那就是:基於青少年特質的一種年輕的,有想象力、創造力與活力,不被傳統所拘束的文化。可

  以說,它是一切“非主流”在文化藝術上的創造思想和精神源泉。

  非主流分析題

  爆炸頭、火星文、勁舞團、翻著白眼的自拍,構成了非主流的高度識別標誌。

  晶晶 女 22歲 護士

  Q:覺得非主流的概念是什麼?

  A:模仿不當引起令人厭惡的一系列裝扮,想學人家扮“潮”,但是找不到要領。

  Q:對非主流有什麼看法?

  A:不要一味跟風,還是適合自己的好 。打扮這種東西,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無論是價錢還是其

  他方面。

  阿嘉 男 21歲 學生

  Q:覺得非主流的概念是什麼?

  A:現在這概念很廣了,潮人也可以說成是非主流,還分“小非”和“大非”,指他們穿衣服另類

  的程度。

  Q:對非主流有什麼看法?

  A:覺得他們很可笑,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穿衣服,非要弄得那麼另類。

  專家解讀

  呼喚理解和認同

  所謂“非主流”,是跟“主流”相反的,說明它必定盛行不久,而且有一定的侷限性。但就算是

  “非” 的,也是一種潮流,能夠在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年齡段流行起來,證明它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

  。不必要完全對它採取非議的態度,要知道,其實任何人年輕的時候,都會經歷過叛逆期,只是,從

  前我們給這種唯我獨尊,彰顯個性的行為冠上的名稱跟現在有所不同,比如從前我們叫它“出位”,

  叫它“另類”,叫它“逆反”,而現在我們叫它“非主流”而已。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的成長史,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我們也曾經像“非主流”的孩子一樣渴望得到

  別人的理解和認同,這只是他們表達自己立場與願望的一種話語權,就算它再幼稚,再無趣,也是因

  為經驗和閱歷的不足帶來的,因此,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它會更好。畢竟人都會長大,也需要一個成熟

  的時間。

  當然,造成“非主流”的根源還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存在著盲點造成的,因為孩子還小,辨別

  是非的能力還不強,大人就更應該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告訴他們什麼東西是好的,什麼東西是

  壞的,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能全盤接受成人化的時尚氛圍,他們還缺乏判斷力和甄別力,觀點必定是不

  成熟的,這就更加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時尚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告訴他們“非主流”也

  只是時間的一段過往。

  大眼嘟嘴是非主流的特徵之一

  關於非主流的快速問答

  小希 女 18歲 學生

  Q:覺得非主流的概念是什麼?

  A:頭髮很飛啊,五顏六色啊.身上什麼顏色的布都有。

  Q:對非主流有什麼看法?

  A:能有什麼,就覺得南寧的非主流很噁心啊,個個都看到都會排擠啊, 都會說:“是你友女噢?

  ”

  王女士 27歲 家庭主婦

  Q:覺得非主流的概念是什麼?

  A:穿著打扮比較另類的年輕人。

  Q:對非主流有什麼看法?

  A:年輕人喜歡打扮得與眾不同很正常,但是如果是年長的人穿成這樣就會接受不了。

  李生 37歲 物流公司經理

  Q:覺得非主流的概念是什麼?

  A:跟主流時尚相反的,或者是有一些差別的人群。

  Q:對非主流有什麼看法?

  A:對流行沒有什麼概念,也許“非主流”也只是打扮得與大家的品位有一些出入的人而已。他們

  自己感覺良好就可以。

  牙牙 男 23歲 自由職業

  Q:覺得非主流的概念是什麼?

  A:十分敢穿但是又穿不好看的一群人,女生們一般都是把眼圈化得很黑,頭髮爆炸,穿彩色褲襪

  佩帶很多首飾。男生的頭髮一個比一個“刺蝟”,穿掉檔褲並且褲子後口袋一定會有補丁。

  Q:對非主流有什麼看法?

  A:對自己很有自信,其實也沒什麼,潮流也只是大家看得都順眼的東西,誰能保證10年或者20年

  以後不會流行非主流的元素呢?

  李女士 60歲 退休工人

  Q:覺得非主流的概念是什麼?

  A:就是去電頭髮,平時對打扮很講究的年輕人。

  Q:對非主流有什麼看法?

  A:很正常,還有老年人去做髮型的,年輕人追求個性才有青春的感覺。

  其實很多非主流MM都很美貌,只要不做怪相,主流 非主流 都是潮流

  近日,某網站進行了“是什麼原因造成了90後非主流現象”的多項調查,5000名網友參與投票,

  網友們認為這一現象的產生有6成原因來自社會和家庭。在“你認為對90後的評價公平嗎?”的調查中

  ,認為“略失偏頗”的網友有38.56%,他們認為,並非所有90後都無可取之處。認為“不好說”的有

  34.48%,認為“公平”的有23.37%。看來,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的鴻溝,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深。

  家住白沙大道的廖阿姨談起“非主流”,頭頭是道:“‘火星文’不過是現在那些年輕人的惡搞

  而已,就好像當年的喇叭褲、蛤蟆鏡,一樣,等他們長大了就自然明白了,沒有必要那麼緊張呀!”

  。

  在南寧某中學任教的初二年級談老師認為,現在小孩子獲得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廣,一些不良資訊

  或開放作風也會隨之傳播到他們之中。目前的90後非主流一族多是13~18歲的青少年,這個年齡階段也

  是他們個體意識的形成階段,他們最容易受到新事物、新觀念的影響,從而模仿做出“雷人”舉動或

  穿著,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對個性和美的展示。談老師說,她有一個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就在耳朵上穿

  了10多個耳洞,還自己拿針和墨水偷偷給自己文身。“要糾正這類孩子的錯誤觀念,家長和老師不要

  用強硬的態度去打壓,應將它當作一場傳統意識與獵奇心理的較量,在生活和學習中潛移默化地用傳

  統美德去引導非主流。”

  非主流新生代十大特徵

  1.喜歡使用火星文

  “火星文”就是由符號、繁體字、日文、韓文、冷僻字等非正規化文字元號組合而成,比如“莪

  們⑨●後哋怎庅孒”等等。乍看像是亂碼或打錯的字,用法也不同於漢字那麼規範,從字面上根本無

  法瞭解,正常人理解火星文的含義比地球人探索火星的奧祕還難。

  2.喜歡使用各種符號和句號

  ˙.&.o.灬,看到了,就是這樣的符號,看上去像是土著人或者什麼瑪雅人用來祭祀的圖騰,這些

  符號一般會用來點綴自己的名字。火星文+符號,比如“ヤ男魜```{簡簞蹴恏﹖-.﹎_.”等等。有時

  候我真的懷疑,大家都是中國人,為什麼只隔了幾年的時間他們就退化的這麼厲害,都到公元前了。

  3.喜歡稱呼自己為“X女子女人,X男子男人”

  這個“什麼什麼”一般是比較不好的詞,比如“賤男人,騷女子,這女子瘋狂”等等等等。這種

  標榜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個性,也是跟著安妮寶貝學的。

  4.喜歡自拍

  他們照片很多,但除了照一寸免冠照片,絕不去影樓,而是使用手機,攝像頭瘋狂自拍。因為手

  機和攝像頭的解析度比較低,容易掩飾缺陷。還因為自拍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扭曲自己的臉,為了使自

  己的醜態不外傳,只能閉門造車。只要稍微造出來點兒樣子就可以PS一下,弄的很好看。如果實在是

  醜的可以,那就拍側面,再拿頭髮擋上一部分,營造寂寞詭異的感覺。

  5.喜歡自拍時嘟嘴巴新增紅臉蛋

  可能是臉型實在太難看,也可能是牙齒不整齊嘴脣不規則,非主流自拍的時候喜歡把嘴撅成一個

  小筒子的形狀,這是典型的裝可愛。新增紅臉蛋兒是因為嘟起嘴巴都無法掩飾缺陷,只能把剩餘部分

  拿顏色填充一下。

  6.女生喜歡穿泡泡襪,男生喜歡燙鳥窩頭   這種襪子以前只看日本的AV女優配著圓頭小皮鞋穿過,感覺還挺可愛。非主流學的不徹底,基本

  都是泡泡襪+板鞋,學都學不像。至於男生,頭髮不是爆炸型的就是雜草型的,一般配個長袖橫條T恤

  ,身形呈現佝僂狀。

  7.喜歡把QQ空間弄得很花哨

  非主流人群的QQ空間基本上是以無數程式碼,小裝飾圖案,陰鬱的照片和少許火星文以及大量符號

  構成的,看上去異常花哨,甚至卡的宕機。他們不僅熱衷於裝飾自己的空間,還熱衷互踩。QQ簽名更

  換的速度很快,但換來換去都是一種感覺,頹廢+傷感。比如“我愛你,與你無關”“如此。而已 ”

  8.喜歡絢麗的顏色

  非主流對於顏色的使用和搭配是非常大膽非常富有創造力的,令每一位時裝大師都汗顏不已。頭

  發像彩虹,穿著像聖誕樹,顏色絢麗鮮明,甚是扎眼。

  9.喜歡走內八字

  原本他們也是走姿正確的人,可是走著走著就走成了內八字,本意是為了裝可愛,只是看著彆扭

  而搞笑,腳腕子這麼靈活,中國足球有救了。我只是擔心如此進化幾百年,中國人會不會都變成內八

  字腳。

  10.容易傷感,情感氾濫

  動不動就“痛了”“心裡很疼”,莫名其妙地發呆,傷春悲秋,這其實是內心空虛,缺乏信仰的

  表現,說直白點兒就是吃飽了撐的,要是窮的吃不上飯,撿個剩饅頭都當佳餚,估計這兒也不疼,那

  兒也不癢了。情感氾濫表現在不論見誰都是“親噯噠”,到處獻吻,尤其喜歡獻給同性,“麼噠,麼

  噠”就是這樣的聲帶難以發出的詭異聲音。

  火星文大命題

  網上已經出現了不少“火星文翻譯大全、火星文翻譯器”,供主流人士與非主流人士在必要時互

  相交流。其中一個網站的承諾是這樣的:“我們也提供反向的火星文翻譯器,可以將不容易閱讀的火

  星文翻譯為簡體中文,使您再也不必擔心被千奇百怪的火星文困擾。”

  “我們同學都喜歡用這樣的字起QQ名字和ID啊,大人看不太懂,是我們之間交流的‘暗號’,哈

  哈!”17歲的學生包包這樣說。他是南寧某中學的學生,雖然不承認自己是非主流,不過父母都認為

  “他的那套東西,我們是不太搞得明白”。包包的Q名叫“嘸賴菂ai鯢”,“翻譯”成普通漢字是“無

  賴的愛你”。是用全拼輸入法打出來的。看不懂?很正常,因為你不是非主流嘛!

  勁舞團人生

  奇形怪狀的服裝,激烈勁爆的音樂,在古堡前、沙漠裡、大街上……到處都是21歲的小九狂舞的

  舞臺。實際上,她的真身只是坐在電腦前,十指狂舞地敲打著鍵盤。時尚炫目的網遊《勁舞團》,而

  遊戲中的形象也充滿了非主流的符號和元素,號稱“99%的非主流都玩《勁舞團》”,可見勁舞也是非

  主流的標誌符號之一。在遊戲裡,玩家可以PK、交易、結婚,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哦。

  主流與非主流是啥關係

  世界上本是有非主流的,當追逐的人太多,非主流就成了主流。當部分成熟的主流們對非主流口

  誅筆伐的時候,一位被歸為“非主流”的90後MM是這樣還擊的:“一群自稱成熟的80後不知道哪根筋

  短路了,突然跑到90後的世界裡,揪起他們的小辮子來。訓斥90後不能怎樣怎樣,該怎樣怎樣,一副

  大義凜然的樣子。真的很可笑!”

  主流與非主流之間,是否真的存在這不可逾越的鴻溝?難道真的是一邊來自火星,另一邊來自地球?

  :完美的演出,華麗的破碎。

  四年,十九歲到二十三歲,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剛好可以彎個手掌,握成一個拳,不用掐指,就是一個句點。

  我從青春年少走到荒蕪的滄桑。

  我,一個普通得很容易被忽略的女孩,在自己的地盤上把自己的青春演得流光溢彩。至少,是,那種頹廢是我放縱的美。也許,會有太多人不屑,可那些人,終究與我無關。我安於自己的世界,像一株寂寞綻放又敗落的黑色曼陀羅,靜靜的結束自己。

  我做過無數的想象,想象我的結局。

  我會在疼痛寂寞難忍的時候清醒的數著我活著的日子。

  我知道我是個病態的孩子,佔著自己的位置才會感到厚實的安全,我想這或許應該是叫人喘不過氣來的生存,氧氣微乎其微,信念太過模糊,我突然明白:生命,輕如扁舟。

  離開了,我從這個我呆著四年的城市倉皇逃離,心裡有那麼一絲絲隱隱的疼痛。

  我想,我還是會有點捨不得。雖然,我總是毫不在乎的說我無所謂的;雖然,我總是以輕鬆的語氣說我終於解脫了,恢復了自由。可是,我的心還是滿滿的溢著傷感的情緒。

  原來,倔強,只不過是拒絕自己的依戀所帶來的憂傷。

  人,很多聚集,在各個熱鬧的地方。只是大家好象突然少了言語,只是時不時的用眼神忘情的看著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偶而,我望見了一種亮閃閃的光,在一雙充滿憂傷的眼睛裡來回閃爍。突然想到: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那麼,或許也是:人之分離,其情也濃吧。以前的嗑磕碰碰,在即將分離的夜晚顯得已毫不足道。每個人說話時神情總免不了有點傷感,語氣總情不自禁的降了下來。

  靜靜的看著一幅幅似畫的風景。感覺有那麼一點悲哀。人,如果沒有分離,怎麼也不懂得珍惜吧。

  我像是一個看客,沒有表情的看著身邊的人,安靜的喝著自己手中的酒。

  離別,對我來說,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要走;要留;都無關緊要。畢竟,曾帶給我溫暖的人,至少,在四年裡,我找不出一個來。我的世界本是安安靜靜的,她們帶起的漣漪,也只是冷漠和疼痛,我無須花時間去感慨。

  四年,我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我終究沒什麼任何改變。打電話給娟,我說我畢業了。沒有興奮,也沒有傷感。我和她,現在終是處在了同一個環境了的。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又以不同的方式變成了相象的人,會談笑風聲、會瀟灑自如,只是少了傲氣、少了純真。“那時候,我們再也不會感到可惜了,因為:那是自然而然的改變,我們無奈且只能接受。"娟在電話的一旁輕鬆的說,我知道--她說得一點都不輕鬆。只是,我,還是以前的我,她不是以前的她。橫在彼此心裡的溝壑,是我們深深的無奈。

  我走到那一片曾經屬於我的天地:那裡草依然繁茂,水依然清澈和深凜;天還是如平常的藍;山的那邊還是有個翠綠的出口,而我依然望不見遠方。就這麼站著,看著遠方的出口,潸然淚下。我無數次的站在這個地方仰望我的未來,卻是怎麼也望不見方向。我無數次的站在這個地方,迷失我的以後。

  這一次,是最後一次。

  我的遠方有他,我的世界裡有他,我的未來賭在他身上,我像把自己的生命懸在他這一根稻草上。很多人勸戒我: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其實我明白。只是我想說:愛情是我生命的全部。我需要這樣的一個依靠。沒有生命,何來生活。

  很少人能懂,為什麼我要下這麼大的賭注,賭上我自己的所有。為什麼我總不給自己留條後路,要把自己推向死角。

  我無法很好的為自己解釋,事實上,我也解釋不了。

  我的生命,繫著一個宿命。我解釋不來。

  關於這個宿命,只有我自己信。

  車開了,天下著雨。離開,在滂沱的雨天。

  文/&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