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學業水平檢測歷史試卷

  做好試卷複習題,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途徑。對於這樣的一種學習方法,你想要嘗試一下嗎?讓我們來做一做小編為您準備的這套試卷吧!接下來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江蘇常州教育學會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江蘇常州教育學會

  選擇題

  隋朝,猶如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天空,時間雖然短暫,卻光芒四射。下列有關隋朝歷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楊堅建立隋朝 B.首次實現南北統一 C.首創科舉制度 D.因暴政而亡

  某史書這樣評說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你認為這本書最有可能是以下哪部著作?

A.《史記》 B.《紅樓夢》 C.《資治通鑑》 D.《道德經》

  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治特點是

A.地方軍閥割據 B.南北政權對峙 C.民族政權並立 D.戰亂長期不息

  近年來,我國曆史題材電視劇持續熱播,下列劇情符合史實的是

A.《隋唐英雄傳》中隋在戰爭中使用火藥;
B.《武則天祕史》中武則天統治前期打擊元老重臣;
C.《楊門女將》中楊家將與岳飛一起抗遼;
D.《少年包青天》中宋朝百姓使用康熙通寶;

  下列人物屬於豪放派詞人的是

  ①蘇軾 ②李清照 ③辛棄疾 ④陸游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賓士的駿馬,潔白的羊群……”

  這是我們經常吟唱的蒙古族歌手騰格爾的名曲——《天堂》。在歷史上,蒙古族曾建立疆域空前遼闊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顏阿骨打 D.耶律阿保機

  明朝官員宋濂某日與客人飲酒,第二天,皇帝問濂昨日飲酒否?坐客為誰?濂具以實對,帝笑曰:“誠然,卿不欺朕。”宋濂的一舉一動皇帝是通過何種渠道知道的

A.戶部  B.禮部   C.兵部 D.特務機構

  民族英雄是指捍衛本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利益,在抗擊外來侵略的鬥爭中表現無比英勇的人。我們稱鄭成功為民族英雄,是因為他

A.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 B.抗擊東南沿海的倭寇
C.率軍反擊沙俄侵略 D.平定準噶爾部貴族叛亂

  明朝修築長城主要是為防範哪一少數民族的騎兵南下侵擾

A.蒙古族  B.匈奴族  C.女真族  D.契丹族 

  我國古代不同時期出現了不同的錢幣,下列錢幣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 開元通寶  ②刀幣 ③金“正隆元寶”   ④乾隆通寶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康乾盛世”是指

A.康熙帝統治時期 B.康熙和乾隆時期
C.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時期 D.整個清朝前期

  馬克思說“這樣一個帝國清帝國註定最後要在一場殊死的決鬥中被打垮”的主要原因是

A.沒有能夠制止鴉片貿易 B.愚昧自大、故步自封
C.鄙薄科學技術 D.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宋史專家鄧廣銘說:“宋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可以說是空前的。”下列史實能佐證上述觀點的有

  ①城市中固定的娛樂場所叫瓦舍 ②士人的地位很高

  ③豐富多彩的農村城市生活  ④雕版印刷術等科技的發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下列節日在宋代已經出現的有

  ①元旦 ②端午節 ③寒食節 ④植樹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隋朝開鑿的大運河最重要的作用是

A.鞏固隋朝的統一 B.方便隋煬帝南巡
C.促進南北經濟交流 D.加強北部的邊防

  英國史學家赫·喬·韋爾斯說:“在唐初諸帝時代,中國的溫文有禮、文化騰達和威力遠播,同西方世界的腐敗、混亂和分裂對照得那樣鮮明。”以下局面能佐證此觀點的是

  ①開皇之治 ②貞觀之治 ③貞觀遺風 ④開元盛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面那種說法符合隋唐的特點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中華社會的繁榮開放
C.中華民族的大融合 D.中華帝國的衰落

  下面演進示意圖可以直接用來論證我國古代

A.運輸方式的變化 B.手工業技術的變化
C.經濟結構的變化 D.農耕方式的變化

  唐朝前期,某平民子弟非常希望擔任政府官員,為此他必須

A.掌握多門實用技術 B.參加科舉考試
C.尊敬長輩並注意處理好鄰里關係 D.投靠名門望族尋找靠山

  唐朝時期,全國著名的印刷中心包括

  ①成都 ②洛陽 ③揚州 ④長安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比歐洲同類的橋早

A.600多年 B.700多年 C.800多年 D.1000多年

  提倡詩歌要更多地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的目的,曾寫下“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的唐朝詩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維

  “大宋皇帝謹致誓書於大契丹皇帝闕下: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下列史實哪一項與此盟約無關?

A.遼軍攻宋發生澶州之戰  B.北宋應允給遼歲幣 
C.以後遼宋之間保持相對和平局面  D.宋割讓部分土地給遼 

  與南宋並存過的少數民族政權不包括

A.蒙古族政權 B.契丹族政權 C.党項族政權 D.女真族政權

  某班歷史課堂就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展開討論,支援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實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國戶口數的62.9%

  ②東京是當時最大城市,商業繁榮

  ③水稻種植面擴大,產量躍居糧食首位

  ④揚州、臨安、廣州、成都等城市商業發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綜合題

  古代歷史上,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似乎是一個永恆的政治主題。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中樞權力體系及其相應的地方控制網路。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2分

  材料三: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獄和軍政。在中央,廢除丞相,撤消中書省,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

  ——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

  請回答:

  1材料一圖示反映的是我國曆史上哪個朝代開創的政治制度?哪些機構行使宰相的權力? 4分

  2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源於材料二圖示反映的元朝首創的哪一制度?為實行有效統治,元朝還注重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請寫出元朝突出加強管理的兩處邊疆地區的名稱。4分

  3材料三記載的官制變化出現在哪一皇帝統治時期?在哪一皇帝統治時期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2分

  4從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變可以看出皇權和相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同時也在與各國的交往中不斷得到發展。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13分

  1唐朝時有兩位女性譜寫了民族團結的佳話,你能說出她們分別是誰嗎?2分

  2唐朝在對外交往中實行了什麼政策?請你列舉在唐朝對外交往中作出重大貢獻的代表人物。3分

  3列舉明朝對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並說明其積極意義。3分

  4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中國古代民族關係與對外關係的探究”課題報告中寫下結論認為:“中國古代民族關係與對外關係的歷史,就是一部友好交往的歷史”。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結合所學知識,舉出相關史實證明你的觀點。5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今省徭薄賦,不奪其時,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則其富有矣。”

  ——《貞觀政要 論務農》

  材料二:忽必烈勸課農桑行之五六年,民間墾闢種藝之業,增前數倍。

  ——《農桑輯要·序》

  材料三:市舶之職,盛於宋實始於唐。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

  請回答:

  1材料一中促進農業發展的政策是什麼?它為當時哪一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礎?4分

  2材料二中“忽必烈勸課農桑”採取的具體措施有哪些?3分

  3根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宋代設定的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什麼?南宋時哪一城市成為全國第一大港?4分

  4根據上述材料,請你概括促進經濟發展的共同因素是什麼?1分

  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中寫道:“從3世紀到13世紀,中國一直處於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地位,明清以後逐漸落後了。”據此回答:13分

  1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科技的標誌性成就,請列舉傳入歐洲並對近代世界產生深刻影響的兩項宋代科技成就。4分

  2棉布成為廣大民眾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始於哪一朝代誰的重大革新?2分

  3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是什麼?與科技繁榮相輝映,明清小說中講“神魔之爭”的是哪部作品?4分

  4“明清以後逐漸落後了”,試從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兩方面分析明清時期中國科技落後的主要原因。3分


看了""的人還看:

1.2016中考歷史同步試題及答案3套

2.2015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3.2015-2016學年初三上冊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

4.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和答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