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天育兒知識

 寶寶的成長需要精心的照顧,寶寶百天前需要注意很多東西,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一、動作發育

  百天左右是寶寶生長髮育的重要階段。他已經基本適應了周圍的環境,身體的各種機能開始發育,原始的生理反射動作漸漸消失。寶寶還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行動,但是,隨著手的握持反射消失,手掌不再呈握拳狀態,會張開閉攏,出現一些撫摸動作,譬如,無意地撫摸衣服、被褥,撫摸抱他的母親和周圍的物體。這種最初的撫摸動作標誌了寶寶認識活動的開始。

  此階段應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種機會,鼓勵和引導寶寶開展各種有益的遊戲活動,促進身體各種運動機能的發育。

  二、視覺

  3個月的以後寶寶對顏色有辨識的能力,特別是黃色和紅色。大多數寶寶的視覺可以“跟隨”運動的物體,也能將視線固定在某物體上,色彩、運動的物體都能吸引寶寶,而這些都可以促進視覺的發展。到了4個月時,寶寶開始建立立體視覺,視網膜已有很好的發育。寶寶能由近看遠,再由遠看近,物體的細微部位也能看清楚;對於距離的判斷也開始發展。

  三、聽覺

  藉助日常生活進行綜合訓練:從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月開始,媽媽就可以給寶寶玩一些能發出柔和聲響的玩具,柔和、緩慢、優美的聲音會給寶寶帶來愉悅的感受。

  另外,在動作發育方面,3個月開始,寶寶俯臥後,下巴和肩就都能離開床了,不要過度要求寶寶做超出能力的動作,只需要在旁邊輕輕輔助一下就可以了;而在語言方面,3個月以後的寶寶已經能發出快樂的笑聲,且能不斷地咿呀學語了,發脾氣時哭聲會比平時大很多,此時多和他交流,以豐富的表情面對寶寶。此時寶寶在大人逗他的時候,會發出聲音,如a、e、i、o、v等韻母音:聲母音很少,主要是h音,有時有m音,交流可加強發音能力。

  百天後培養寶寶大小便的習慣

  如果寶寶出現便祕以後,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護理會比較好?

  就看多大的孩子,比如說三歲以內的孩子,就是給孩子多加水。因為有的孩子,媽媽的奶質比較少,脂肪量比較高的話,也會引起便祕和腹瀉。吃奶粉熱量比較高的也會出現便祕。如果出現便祕,小孩子可以給他煮一些胡蘿蔔水,蘋果水給他。再大一點的孩子,如果出現便祕,除了加水,可以用棉棒沾上香油,用開塞露一樣,可以滋潤。再一個給孩子要多喝水,保證他的飲食平衡。才會避免這種狀態。還可以給孩子做腹部的按摩。用手掌在肚臍的周圍順時針的環形的按摩,也會增加腸道的運動,減輕便祕。

  孩子在多大的時候要培養他的大小便習慣?

  基本是在百天之後,因為孩子百天以後的硬度、支撐度比較好。養成大小便的習慣,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還有一個就是定時,包括喝奶,喝水都定時定量。一般孩子在吃奶或者喝水半小時左右,就會有小便。在他餵奶半小時之後就會有的。

  寶寶的自己大小便習慣會從幾歲開始培養?

  寶寶的大小便是從一歲多,他自己可以走,可以坐坐便盆開始。一歲左右的應該是一天一到兩次是最好的。所以早晚都讓他找一個定點的時間讓他坐盆。這樣會形成習慣。

  在便盆的選擇上,我曾經看到一個網友的問題,說他給孩子選擇便盆的時候,選擇了一個有鴨子頭的便盆,但是孩子每次坐在上面都以為是玩的,就忘記了要大便了。

  對於孩子來說舒適就可以了。大人是要引導的,你要告訴他你要大便才會對身體有好處。你要先引導他,你要多長時間不能動,才能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