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重致遠的成語故事

  閱讀成語故事,可以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東漢末,襄陽大名士龐德公有個很有才學的侄兒,名叫龐統。那時候,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常去拜訪龐德公,和龐統也成了好朋友。龐德公非常讚賞他倆的才能,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在龐德公的眼中,他倆都是當世俊傑。

  周瑜任南郡太守時,龐統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龐統送葬到吳郡。吳郡很多文人早就聽說龐統的名聲,所以等他將要西歸南郡去的時候,大家都去看望他。連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陸績、顧劭Ghdo、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門聚會話別,談古論今,非常歡暢。談論間,眾名士請龐統評論一下在座人員。

  龐統先評江東著名學者陸績,他說:“陸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動但腳力強勁的馬,有超逸的才能。”眾名士聽了,都說他評到了點上。接著,龐統又評顧劭。他說:“顧先生好比是一頭跑得很慢的耐勞的牛,但能夠揹負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有人請他評評自己,他頗為自負地說:“為帝王出謀劃策,治理天下,我還是可以勝任的。”

  【解釋】負重致遠”這則成語的“負”是揹著;“致”是送到。比喻能肩挑重任。

  【出處】《三國志 蜀書 龐統傳》,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相關人物介紹: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遠,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時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人物評價:

  陳壽:①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②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

  司馬徽:南州士之冠冕。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

  魯肅: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楊戲《季漢輔臣贊》:軍師美至,雅氣曄曄,致命明主,忠情發臆,惟此義宗,亡身報德。

  諸葛亮: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龐統自評: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