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般的心人生悲涼感悟隨筆

  導語:作者講述一個悲傷的故事,講一個大涼山的故事,看看悲傷的故事是怎樣的?

  一個悲傷的故事

  長遠來看,是觀念,因而也是傳播觀念的人,主宰著歷史的發展程序。——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

  格鬥少年終於回涼山了,當我看到這個新聞,心裡陷入悲涼。

  我甚至覺得,在這個夏天裡,這是發生的最悲傷的故事。

  但我知道,一定有人不認為這是悲傷的。不僅不悲傷,反而認為是好事。他們想,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在家讀書,享受父母親友的愛戴,接受學校教育。所以當前段時間,他們看到新聞報道,大涼山少年每天要付出大量危險、高強度格鬥訓練時,心都碎了。

  聖母般的心,被激發。

  他們發起倡議,以身作則,解救水深火熱的可憐孩子。以他們的能量和努力,最終如願,涼山少年回到了“溫暖”的家,上學讀書,過上幸福生活。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大涼山是中國典型的貧窮落後地區。落後地區,人們生活水平普遍低,加上其基建和傳統,多半也會左右人們的見識和觀念,和世界先進文明相比,大涼山一定是落後的。

  但即使這樣的環境,出來為生存而努力的涼山少年,也是少之又少。這幾個格鬥少年,遠離家鄉來到大城市,每天頂住壓力負重練習,必然是家裡情況更加艱難,不得已走上格鬥之路。

  的確,相比窗明几亮的幸福學生們,他們要悲慘些,但留在老家就能順利入學讀書嗎?恐怕是不行的。格鬥生活雖然枯燥艱苦,最起碼飲食營養有保證。據報道,每天的牛奶、麵包,他們還是能獲得的。空閒時期,還能吃上最愛的肯德基。至於教育,雖不及全日制,但也有一定量的文化教育課程。

  他們的未來在格鬥,這是他們的輝煌與出路。相比多數孩子,讀書出人頭地不是他們的未來,所以沒必要要求和其他孩子一樣全日制,能有基本文化功底即可。

  在大涼山,他們可能連書都都不上,能不能解決溫飽,值得懷疑,所謂的營養就更是扯淡了。未來和前途,那就更不必談。

  格鬥卻可能讓他們有一技之長,甚至改變自己的人生,最終實現逆襲。在體育、競技方面,已經有不少這樣的先例。

  即使沒有逆襲,沒有成才,他們也能健康成長,身體強健,比在大涼山強太多。

  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成長、成功方式也不一樣。面對現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是科學的方法。

  但這一切,現在已經結束了。化為泡影。製造這一切的人,都是所謂的大愛之人,他們懷著使命般的心態,進行最熱情虔誠艱苦的努力,最終,斷送了涼山少年的梁山好漢夢。

  我之所以說悲傷,也恰恰因為他們的不悲傷。我相信,這樣的人不在少數,除了今天的逼上涼山,以後也會再次重演這類事件。

  這,才是最悲涼的地方。

  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最大的惡,一定是不以此為惡,甚至以此為善。他們懷著美好的初衷,最終幹下了破壞深遠的事情,人世間的愚蠢與悲涼,莫過於此。

  他們是誰,我們叫他小清新、聖母婊、女權主義者------

  一個人的觀念有多重要,涼山少年事件,給了我們最好的反面詮釋。也許,你根本無法拯救一隻聖母婊,因為他們那信仰般的心態,已經很難被拯救。但起碼,你可以遠離。

  為了社會變得更美好,為了涼山少年事件不再重演,傳播正確觀念,遠離聖母小清新,變得必要而必須。

  作者: 皮特

  公眾號:Peter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