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考語文一模試卷及答案

  南京市的同學們,中考一模的語文試卷真題已經整理好了,需要的來看看。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南京市中考語文一模試卷題目

  一28分

  1.請在田字格內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寫下面的句子。4分

  志足而言文 情信而辭巧

  南北朝•劉勰

  2.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1翩 ▲ 然 2惟妙惟肖 ▲ 3斑lán ▲ 4一fù ▲ 對聯

  3.用詩文原句填空。10分

  1關關雎鳩, ▲ 。 《詩經•關雎》

  2學而不思則罔, ▲ 。 《論語•為政》

  3長風破浪會有時, ▲ 。 李白《行路難》

  4忽如一夜春風來, ▲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隨風潛入夜, ▲ 。 杜甫《春夜喜雨》

  6 ▲ ,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7 ▲ ,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8而現在, ▲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

  9隨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播,有些導演將網路文學的改編轉向了經典文學的改編。他們表示,改編一定要加入現代的流行元素,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文學價值。其實,他們真正的用意是迎合大眾胃口,提高收視率,這真是“ ▲ , ▲ ”。

  用歐陽修《醉翁亭記》裡的句子回答

  班級開展“小說欣賞”的語文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歷史與英雄】

  4.子豪同學在稿紙上寫了幾句話:

  ①《三國演義》可以說是歷史演義的開山之作,《水滸傳》應該是英雄傳奇的經典之作。

  ②歷史與英雄是兩個永恆的話題,它們在歷代文人的妙筆之下,流淌出許多燦爛的篇章。

  ③其後的《隋唐演義》又加入新意,既有線索、形象,又能看到才子佳人的小說蹤影。

  ④因為中國文人對歷史有特殊的嗜好,以史為題材的小說都能將英雄表現得極為個性。

  下列對上述幾句話中的相關內容分析與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第②句中的“燦爛的篇章”是偏正短語。 B.第③句中“其”是代詞,“才子”是副詞。

  C.第○4句中的“嗜好”“個性”為貶詞褒用。D.四句話銜接最緊密的排序應為④①②③。

  5.夢妍同學讀完《水滸傳》中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後,將其中一小段改成了下面劇

  本。袁博同學想出演劇本中的“鎮關西”,但他不知道“鎮關西”當時是怎麼樣的心理

  活動,於是,你走上前對他說:“ ▲ 。”2分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劇本片段

  魯提轄 鄭屠!

  鎮關西 提轄恕罪!提轄請坐。

  魯提轄 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作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面。

  鎮關西 使得,——你們快選好的切十斤去。

  魯提轄 不要那等腌臢廝們動手,你自與我切。

  鎮關西 說得是,小人自切便了。

  【人情與世態】

  6.“人情與世態”多反映在凡人的故事裡,即所謂的“人情小說”。下列對“人情小說”的相關文學常識搭配不當的一項是 ▲ 2分

  A.《紅樓夢》—曹雪芹—清代小說家 B.《儒林外史》—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

  C.《家》《春》《秋》—短篇小說—魯迅 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國作家

  7.老舍的《駱駝祥子》可謂是“描摹世態,見其炎涼”。露承同學蒐集了下面兩則材料,請閱讀後完成題目。4分

  【 材料一】

  2017年1月22日,由北京市曲劇團有限責任公司推出的北京曲劇經典《駱駝祥子》在天橋劇場隆重上演。作為北京2017第三屆天橋小年文化廟會暨老舍京味文化節的重頭劇目,北京曲劇經典《駱駝祥子》再現舞臺,受到京城觀眾的熱烈歡迎。

  據悉,本次演出是北京曲劇《駱駝祥子》首次在小年廟會期間亮相,北京市曲劇團團長孫東興接受採訪時表示,之所以上演《駱駝祥子》,一是為了紀念老舍先生原著創作發表80週年,二是 ▲ 。

  【材料二】

  某地區初中生閱讀的調查表

  類別 特別喜歡

  《駱駝祥子》等經典名著 28%

  《玄界之門》等網路小說 88%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資訊。不超過25字,2分

  ▲

  2結合材料二內容,為材料一中“《駱駝祥子》上演的原因”補充一條理由。2分

  ▲

  二38分

  一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8—12題。14分

  【古詩閱讀】

  輞川①六言其五

  〔唐〕王維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註釋]①輞川:地名。

  8.作者為什麼要寫“顏回”和“五柳先生”?請結合前兩句詩作簡要分析。3分

  ▲

  【古文閱讀】

  登掃葉樓記①

  〔清〕管同②

  四望③有掃葉樓,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壇王中子訪予於家,語及,因相攜以往。是樓起於岑山之巔,土石秀潔,而旁多大樹,山風西來,落木齊下,堆黃疊青,豔若綺繡。及其上登,則近接城市,遠挹④江島,煙村雲舍,沙鳥風帆,幽曠瑰奇,畢呈於几席。雖鄉之所謂奇勝,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騖遠而遺近。蓋遠則其至必難,視之先重,雖無得而不暇知矣;近則其至必易,視之先輕,雖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見,每自謂差遠流俗⑤,顧⑥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厭倦思欲遠遊,則其生平行事之類乎是者,可勝計哉!雖然,得王君而予不終誤矣,此古人之所以貴益友與。

  選自《因寄軒文集》

  [註釋] ①掃葉樓:南京市清涼山名勝之一。②管同: 江蘇上元今南京市人,桐城派後期重要作家。 ③四望:山名。④挹:牽孔,這裡指接連。⑤差遠流俗:尚能遠離流俗。⑥顧:卻,反而。

  9.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 乃未始一/至焉 B. 金壇王中子/訪予於家

  C. 落木/齊下 D. 蓋/遠則其至必難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是樓起於岑山之巔 ▲ 2豔若綺繡 ▲

  3雖鄉之所謂奇勝 ▲ 4此古人之所以貴益友與 ▲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語及,因相攜以往。

  ▲

  12.登上掃葉樓後,作者寫景的順序由 ▲ 到 ▲ 。而後,作者獲得了怎樣的感悟?用自己的話或文中的話回答3分

  ▲

  二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3—16題。12分

  幸福的醒客

  周國平

  中國的屈原,希臘的赫拉克利特,都早已把思想者喻為醒著的人,也有人將其喻為醒客,而把不思想的人喻為昏睡或爛醉之徒。眾人皆醉,惟我獨醒,這誠然是痛苦的。但是,做一個醒客,自有其清醒中的幸福。而幸福與滿足是兩回事,不滿足的人是醒著的人,他比滿足的人幸福,在這不滿足之中,醒客展開了對意義的尋求,創造了豐富的精神世界,且不滿足的人更追求快樂的品質。

  人為萬物之靈,靈就靈在人能思想。思想是人之為人的高階屬性,思想的快樂是享受人的高階屬性的快樂。一個人一旦深嚐到這種快樂,再也改不掉思想的習慣,他就成了一個醒客,從此以後,他在自己身上就有了一個永不枯竭的快樂源泉,這又是一種幸福。

  在醒客的快樂中,一項莫大的快樂是閱讀人文經典。人類精神始終在追求某些永恆的價值,這種追求已經形成為一個偉大的傳統○1,而人文經典則是這個傳統的主要載體。這個載體裡有豐富的內容,能帶給人們巨大的影響。人文經典像一座聖殿,它就在我們身邊,一切時代的思想者正在那裡聚會,我們只要走進去,就能聆聽到他們的嘉言雋語。就最深層的精神生活而言,時代的區別並不重要,無論是兩千年前的先賢,還是近百年來的今賢,都同樣古老,也都同樣年輕。每一部經典作品都紮根在人類精神生活的至深土壤之中,正因為如此,所以能夠在不同時代的個人的心靈中抽出新芽。卡爾維諾列舉經典作品的特徵,有兩點最為精闢: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的書。閱讀經典之妙趣,正在於發現和重溫的雙重喜悅。

  思想離不開傳統。置身於傳統之外,沒有人能夠成為思想者。數學家陳景潤,為了學習“歌德巴赫猜想”,堅持每天清晨三點起床學習,每天去圖書室,沉浸在數學符號的海洋中;馬克思寫《資本論》,研讀過一千五百多種著作。他們之所以成為醒客,是因為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別人的精神傳統中去,成為其中積極的一員。所以,閱讀經典是成為真正醒客的必由之路。

  不過,走在這條路上,未必總是艱難跋涉,也完全可以輕鬆漫步。林語堂曾經戲言:大師帶學生往往不是在課堂上,而是在沙龍裡,抽著大煙鬥閒聊,煙霧繚繞中就把學生薰陶出來了。一本本書正像是一個個沙龍,讓你聽大師們聊天,並且逐漸加入他們的聊天,在快樂閱讀中成為一個幸福的醒客。

  閱讀經典,就是在今天成為一個醒客,就是今天的醒客與歷史上那些偉大的醒客對話。這時候你會發現,存在著一個醒客的世界,這個世界超越於歷史的變遷和人間的喧譁而長存,把一切時代的思想者聯結成一個整體。走進經典的世界,與偉大的醒客們為伍,盡興品嚐思想的快樂吧。

  選自周國平《生命的品質》,有刪改

  [註釋] ①傳統:世代相傳、從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等。

  13.作者圍繞“幸福的醒客”,表達了自己什麼主張?2分

  ▲

  14.從論證方法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2分

  人文經典像一座聖殿,它就在我們身邊,一切時代的思想者正在那裡聚會,我們

  只要走進去,就能聆聽到他們的嘉言雋語。

  ▲

  15.閱讀第四段,按要求答題。6分

  1請簡要分析第四段的論證思路。3分

  ▲

  2結合下列某一本名著內容,談談你對“閱讀經典是成為真正醒客的必由之路”的理解。3分

  《童年》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名人傳》

  ▲

  16.閱讀全文,說說作者為什麼說醒客是幸福的。2分

  ▲

  三閱讀下面幾則材料,完成17—20題。12分

  【材料一】

  生機

  豐子愷

  去年除夕夜買的一球水仙花,養了兩個多月,直到今天方才開花。

  今春天氣酷寒,別的花木萌芽都遲,我的水仙尤遲。因為它到我家來,遭了好幾次災難,生機被阻抑了。

  第一次遭的是旱災。它於去年除夕到我家,當時因為我的別寓裡沒有水仙花盆,我特為跑到磁器店去買一隻純白的磁碟來供養它,可是不到一個月,盆與花就要別離。為的是我要到石門灣去過陰曆年,預期在緣緣堂住一個多月,希望把這水仙花帶回去。如何帶法?頗費躊躇。工人阿毛提議:“盤兒不要它,水仙花拔起來裝在餅乾箱裡,攜了上車,到家不過三四個鐘頭,不會旱殺的。”我通過了。水仙就與盤暫別,坐在餅乾箱裡旅行。回到家裡,大家紛忙得很,我也忘記了水仙花。三天之後,阿毛突然說起,我猛然覺悟,找尋它的下落,原來被人當作餅乾,擱在石灰甏上。連忙取出一看,綠葉憔悴,根鬚焦黃。阿毛說:“不要緊。”立刻把它供養在家裡舊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裡。幸而果然不要緊,過了幾天它又欣欣向榮了。

  第二次遭的是水災。家裡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許多色澤很美麗的雨花臺石子。有一天早晨,孩子們說石子裡統是灰塵,他們把水仙花拔起,暫時養在臉盆裡,把石子倒在另一臉盆裡,掇到牆角的太陽光中,給它們一一洗刷。

  看的人越聚越多,女孩子最熱心。她們把石子照形狀分類,照色彩分類,照花紋分類;然後品評其好壞……直到晚上,阿毛在牆角發見了石子的圖案,叫道:“咦,水仙花哪裡去了?”東尋西找,發見它橫臥在花臺邊上的臉盆中,渾身浸在水裡。自晨至晚,浸了十來小時,綠葉已浸得發腫,發黑了!阿毛說:“不要緊。”再用小石子給它扶持,坐在水仙花盆中,過了幾天,竟然又開始發綠了。

  第三次遭的是凍災。水仙花在緣緣堂裡住了一個多月。其間春寒太甚,患難迭起,始終不能開花。直到我要離開緣緣堂的前一天,它還是含苞未放。我此去預定暮春回來,不見它開花又不甘心,以問阿毛。阿毛說:“用繩子穿好,提了去。”我贊成。於是水仙花倒懸在阿毛的手裡旅行了。它到了我的寓中,仍舊坐在原配的盆裡。雨水過了,不開花。驚蟄過了,又不開花。阿毛說:“不晒太陽的原故。”就掇到陽臺上,請它晒太陽。今年春寒殊甚,陽臺上雖有太陽光,同時也有料峭的東風,使人立腳不住。所以人都閉居在室內,從不走到陽臺上去看水仙花。

  直到次日清晨,阿毛叫了:“啊喲!昨晚水仙花沒有拿進來,凍殺了!”A一看,水仙花的鱗莖凍得像一塊圓圓、白白的石頭,葉子凍得像許多綠綠的翡翠條。惋惜,趕快拿進來,放在火爐邊。久之久之,盆裡的水溶了,花裡的水也溶了;但是葉子很軟,一條一條彎下來,葉尖兒垂在水面。阿毛說:“糟了。”但是看它的花蕊還是筆挺地立著。阿毛隨後說:“索性拿到灶間裡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顧到。”我贊成。垂死的水仙花就被從房中移到灶間。

  誰說水仙花清?它也像普通人一樣,需要煙火氣的。自從移入灶間之後,葉子漸漸抬起頭來,花苞漸漸展開。今天花兒開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來,我見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僅為水仙花。人間的事,只要生機不滅,即使重遭天災人禍,暫被阻抑,終有抬頭的日子。個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國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選自豐子愷《白鵝》,有刪改

  【材料二】

  豐子愷畫作《生機》

  【材料三】

  抗日戰爭讓中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難之中。1936年豐子愷寫下《生機》一文,1938年創作了畫作《生機》。

  【材料四】

  水仙,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葉是從鱗莖頂端抽出來的。B鱗莖,呈盤狀,上有肥厚多肉的鱗葉,內貯藏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葉狹長帶狀。一般每個鱗莖可抽花莖1-2枝,多者可達8-11枝,傘狀花序。

  17.材料一中的水仙花每一次遭受災難後依然“生機”,何以見得?請分別概括。3分

  ▲

  18.材料一中的畫橫線句有什麼作用?2分

  ▲

  19.分析材料中兩處畫波浪線的句子,分別說說它們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及其效果。3分

  A一看,水仙花的鱗莖凍得像一塊圓圓、白白的石頭,葉子凍得像許多綠綠的翡翠條。

  B鱗莖,呈盤狀,上有肥厚多肉的鱗葉,內貯藏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葉狹長帶狀。

  ▲

  20.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從“畫面內容”與“畫面含義”兩方面,為材料二配寫一段解說詞。4分

  ▲

  三54分

  21.按要求修改下面習作。4分

  院子口的梧桐樹

  奶奶不曾沒有上過一天學,斗大的字不識一個。但在我看來,她卻滿腹經綸,尤其是奶奶自編自創的那些童謠,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記憶的長河裡。

  夏日的燥熱剛剛退去,月上中天,皎潔溫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靜與祥和。每晚睡覺前,院子口的那棵梧桐樹下,年幼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懷抱中,奶奶一邊用手拍著我,一邊唸叨著:

  “娃娃乖,穿花鞋,花鞋哪?貓拉了,貓哪?上樹啦。”

  月光越來越淡,薄得幾乎透明。奶奶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唸叨著,奶奶的童謠猶如一支催眠曲,伴我入眠,直到我酣然入睡……。

  1文中畫線句用詞重複,應改為 ▲ 1分

  2最後一段有一處標點錯誤,修改意見: ▲ 1分

  3此標題不太恰當,請結合文意改寫一個標題,並說說這樣改寫的理由。2分

  標題:《 ▲ 》理由: ▲

  22.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有句經典的臺詞:“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

  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是的,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

  閱讀上面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50分

  要求:1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

  2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南京市中考語文一模試卷答案

  一 28分

  1.4分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書寫,1分;書寫正確,1分;端正,1分;美觀,1分。

  2.4分1piān2xiào3斕4副每空1分

  3. 10分1在河之洲2思而不學則殆3直掛雲帆濟滄海4千樹萬樹梨花開5潤物細無聲6沉舟側畔千帆過7會挽雕弓如滿月8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9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每空1分,有錯、漏、添、倒一處,該空不得分

  4.2分 A

  5. 2分你好!在這個劇本里,鎮關西的心理是很緊張、害怕的。禮貌用語1分,心理1分

  6.2分 C

  7.4分12分曲劇《駱駝祥子》隆重上演受到京城觀眾的熱烈歡迎。22分示例:希望初中生們多閱讀《駱駝祥子》這一類的經典文學作品。

  二 38分

  一14分

  8.3分 第一、二句描繪了恬靜遠處小村莊,嫋嫋的炊煙、雲霧繚繞的高山,挺立的青松,表達

  詩人對恬靜安閒的田園生活的嚮往,也表明了詩人安於顏回、陶淵明那樣清貧的寧靜生活。

  9.2分A

  10.4分1這 2好像 3通“向”,從前 4……的原因每空1分

  11.2分說起掃葉樓,於是兩人便一同去那裡。每句1分

  12.3分近 遠每空1分;行事不應該好高騖遠,在眼前得之容易的事物中,也有著使人賞心悅目的內在價值。或“凡人之情,騖遠而遺近”; 或“不能有輕‘易’重‘難’的心理;或“不能只追求遠離自己的東西,而遺棄眼前的事物”。意對即可

  參考譯文:

  在四望磯上有掃葉樓,離我家不到一里之地,竟然從未去過。辛酉年秋天,金壇的王中子到我家探訪我,說起掃葉樓,於是兩人便一同去那裡。這座樓建在四望磯的小山之頂,山上土淨石秀,小樓傍大樹茂密,山風西面吹來,落葉紛紛,滿地的青黃兩色的葉子堆疊交雜,絢爛得像一幅織綿。等到我們向上登上掃葉樓,放眼看去這裡近接城區市井,遠連江心小島;雲煙繚繞的村舍,沙灘邊的水鳥,江中的風帆,這些幽深而曠遠、瑰麗而奇特的景色,全都呈現在案頭席邊。即使是以前所認為的奇異美景,又怎能超過這裡呢?

  大凡人的感情,喜歡追求遠離自己的東西,而遺棄眼前的事物。這大概是遠離的東西,獲得它一定很艱難,則把它看得很重,即便是沒有什麼可獲得的,也不在意;在身邊的東西,得到它一定很容易,則把它看得很輕,即便會有所獲得,也不當回事。我的見識,自認為還能遠離世俗高於一般人,卻也不能知道奇麗景觀就在半里之外,竟到了厭倦近處的美景而想遠遊的地步,由此而看那麼我平生的行事中與此相類似的情況,哪裡能計算得盡啊!雖然如此,但這一次因王君來訪而使我沒有最終失去近處的美景,這就是古人把對自己有教益的朋友,看得很重的原因吧。

  二12分

  13.2分走進經典的世界,與偉大的醒客們為伍,盡興品嚐思想的快樂。

  14.2分運用比喻論證,把“人文經典”比作“聖殿”,通俗易懂地論證了人文經典的豐富以及帶給人們的影響。

  15.6分13分先提出論點“思想離不開傳統”,再舉“陳景潤”“馬克思”的例子進行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最後得出結論“閱讀經典是成為真正醒客的必由之路”。23分示例:《童年》中,童年的阿廖沙生活在黑暗汙濁的環境裡,外祖母給予他無私的愛,閱讀這本書,讓苦難中的人增強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16.2分醒客在不滿足中,展開了對意義的尋求,創造了豐富的精神世界;醒客更追求快樂的

  品質;醒客能享受思想的快樂。回答兩點即可,每點1分

  三12分

  17.3分第一次遭受旱災後,過幾天又欣欣向榮了;第二次遭受水災後,葉子由黑變綠第三次凍災後,花蕊還是筆挺地立著。

  18.2分渲染了寒冷的氣氛,為自己閉居在室內交代了原因,為水仙花受凍埋下了伏筆,還從側面襯托了水仙花的生機活力。

  19.3分A句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鱗莖和水仙花葉子受凍後的形狀,表達了作者對受凍水仙花的惋惜之情。如果從疊詞的角度賞析也可B句運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準確且生動地說明了鱗莖和水仙花的形狀。

  20.4分一隻蜻蜓飛向一株從磚縫裡鑽出來的新苗,新苗和蜻蜓勾畫出一種靜態與動態的生命,相互輝映,象徵著困境中也孕育著希望,告訴人們即便在困境中也要頑強。畫面內容2分,畫面寓意2分

  三 54分

  214分11分奶奶不曾上過一天學或“奶奶沒有上過一天學”21分刪除句號或“刪除省略號”32分示例:流淌在記憶裡的童謠 此篇文章主要寫我對奶奶童謠的懷念,而梧桐樹只是文中的一個景物,原標題偏離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22.50分參照南京市中考作文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