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擇校熱

  現在擇校是個很熱門的話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下面小編就同大家聊聊關於,希望有所幫助!

  全會報告把“深化教育改革,著力民辦初中‘擇校熱’、中小學生校外培訓亂象”作為全面推進“改革攻堅行動”的一項任務,以此迴應老百姓對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的關切。

  為何會“熱”?

  杭州小升初“擇校熱”的焦點主要在“國有民辦”初中學校。2000年前後,杭州實施初高中分離,重點高中的初中部逐步分離出去,採取了“國有民辦”的體制,通過收費機制抵制各種各樣的“關係擇校”,在當時,這為擴大義務教育優質資源,為杭州義務教育質量的提升,為滿足老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作出了貢獻。隨著時間的推移,沿襲下來的“國有民辦初中”,實際上成了變相的“公辦學校”,但又可以參照民辦收費、允許擇校的“重點初中”。這樣下來,“國有民辦教育”實際上是遊離在“法規”之外的特殊教育形態。

  《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法律規定了孩子“就近入學”的原則,雖然其中的“近”沒有明確規定,具體計算也非常困難,但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允許擇校則是明確的。“國有民辦”的名稱不僅自相矛盾,所謂“民辦”名不副實,學校的硬體設施大部分是政府性投資,大部分老師也是佔用公辦事業編制,但他卻享受著“民辦”的優惠政策,可以不執行“就近入學”,具有一定的自主招生權,可以通過原有“重點初中”的先天優勢,跨區域選擇優秀生源。這種傾向性地擇優自主招生,市區小學的優秀生源幾乎被幾家“國有民辦初中”瓜分殆盡,進而擁有較高的中考升學率,形成廣告效應,造成“擇校熱”。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這些學校在管理、教學方面的嚴謹與負責,老師們為之付出的心血與汗水也是與眾不同的。

  小升初優質生源的過度集聚,直接導致多數公辦初中教學質量“公信力”的消解,直接導致小升初“擇校熱”的加劇,讀民辦小學升民辦初中,讀了民辦初中才能考一流高中,讀一流高中才能考入一流大學,杭州讀“名校”的競爭已經延伸到了小學階段。又因為小升初不允許考試,這類學校為了達到自主招生“擇優”的目的,只能憑藉社會上五花八門的培訓機構提供優秀生源名單及各種競賽成績,又直接導致校外培訓的火熱與混亂。上述疊加的“競爭”,導致家有小升初學生的廣大家長的“焦慮”,也帶來人們對義務教育不均衡的不滿。

  公辦初中為何“熱”不起來?

  十多年以來,杭州市通過制度性規定,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公建配套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交付的原則,加快義務教育配套學校建設,為戶籍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提供了基礎性的保障。杭州通過名校集團化的發展模式,努力“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把名校辦到百姓家門口,滿足老百姓對教育的新需求。特別是近年來,實施新名校集團化戰略,學校建設與發展已從單向幫扶走到共建共享,大大縮短了新學校走向成熟需要的時間,大大緩解了優質教育資源供需矛盾,使更多的人能就近享受更好的教育。但是,為什麼老百姓的教育焦慮依然難以緩解呢?

  有人做過測算統計,杭州主城區每年大約有25000名左右的初中畢業生,原前八所省一級重高大約能招收4500多人,也就是升入一級重高的比例大約是20%上下。城區小升初時,通過自主招生或參加電腦派位能夠讀“國有民辦初中”為主體的民辦學校的學生也約為4500多人。從生源結構分析,小升初時段大部分優秀生源都已被“擇校”錄取。儘管學生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三年初中的學習成績會重新“洗牌”,但是,從理論上推斷,省一級重高的招生名額已經做了事實上的“第一次配置”,三年後其他公辦初中可以考取一級重高的學生,“機會”已大大減少。當然,這裡絕不是為中考質量不佳的公辦學校與老師尋找藉口,推脫責任。

  當下,社會對公辦和國有民辦初中的評價,以最後能升入省一級重點高中的人數為參照系,人們只認結果,不問緣由,這就更進一步增強了大家選擇“國有民辦初中”的焦慮。這樣一種狀況,對公辦初中是不公平、不客觀的,對“國有民辦初中”學校老師形成的“升學壓力”也是巨大的。

  誰帶動了校外培訓的“熱”?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教育需求的增長和市場力量的推動,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曾經對家庭教育支出做過調查。調查顯示,一個學年全國學前和基礎教育階段家庭教育的支出約為19042.6億元,總量相當於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的60%。調查還顯示,中小學學生校外培訓參與率為47.2%,人均費用約為5616元,一個家庭大部分校外支出都投到了校外培訓上面。

  坦誠地講,有益地校外特長性、興趣性培訓,是有助於孩子個性發展的,適度地補差性培訓有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當教育關注學生個性特長、全面發展的時候,人們對校外培訓的需求,也會從為了應賽擇校轉變為展示個性特長,這才應該是校外培訓機構的“初心”所在。而當下因為有為讀“名校”的龐大“市場需求”,便出現良莠不齊的校外培訓,加之監管體系的不完善、不到位,整頓的呼聲也就越來越強烈了。

  儘管教育行政部門對一些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測試、考級不斷“叫停”,但“應賽教育”總是花樣翻新,死灰復燃。人們為什麼要追逐各種各樣的“盃賽”?因為優秀的“盃賽”成績是“擇校”的“通行證”,讓那些“國有民辦”的學校藉助不用組織的考試可以招到優秀的生源。毋庸置疑,民辦的擇校熱,帶動了培訓市場的火熱,家長出於無奈,從小學低年級段就開始,為初中“擇校”助跑。因此,要想減少“校外培訓”對教育秩序的干擾,緩解家長的焦慮,就要降低熱門學校自主招生“掐尖”的比例,更多地給公民辦學校創造公平競爭的基礎條件。

  如何為“擇校熱”求解?

  緩解“擇校熱”,首先要釐清法理關係,實施依法治教。《義務教育法》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而《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學校有自主招生權。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矛盾,確實給教育主管部門帶來決策的難題。依照《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學校有自主招生的權利,如果硬性限定民辦學校的自主招生比例,會有涉嫌侵犯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問題。“公辦”與“民辦”本應有明晰性的界定,“公辦”歸公辦,“民辦”歸民辦,考慮到杭州“國有民辦”學校的特殊性,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動態性地調控“國有民辦”學校自主招生的比例、動態性地調控公辦初中報送省一級重高人數的比例,為公民辦學校創造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就目前而言,當國有民辦初中招生“熱”、公辦初中招生“冷”的時候,應當採取降低“國有民辦”自主招生比例、提高公辦初中報送省一級重高人數比例的辦法。

  其次要有效治理校外培訓,切斷“培訓成績”與“擇校”之間的利益鏈條。法律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平等入學權利作出要求,規定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以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學生入學或升學的依據;不得提前招生、提前錄取;不分重點班與非重點班。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擇校的生源競爭,是導致家長焦慮、學生辛苦的主要原因,源源不斷的“減負令”背後,總是各種校外培訓的繁盛與紅火。政府應當嚴格培訓機構的准入門檻,切斷培訓機構與熱門學校之間的生源輸送關係,嚴禁將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入學依據,規範公民辦學校的招生規則,促進公民辦學校之間生源的公平競爭,持續不斷地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第三要規範學校的辦學行為,真正做到依法辦學。如果一所熱門的學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5%以內,是可以達到選拔個別特長生的目的,但擴大到了40%以上那就不是招“特長生”了,而是以招特長生的名義變相的去“掐尖”,就會擾亂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公平競爭,加劇校外培訓的競爭,強化家長對擇校的焦慮。解決了招生的相對公平問題,還要穩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改變學校“唯分數”評價學生、政府“唯升學率”評價學校的片面做法。強化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提高課堂教學質效,注重學生興趣培養,真正減少簡單重複、低水平的作業強化,為學生“減負”,給教師“增負”,讓學生的作業少而精、精而準、準而管用,優化課堂教學、優化作業佈置、優化課後服務,每一所學校都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教育公平發展的主陣地的職能。

  第四要營造良好的教育發展環境,助推教育的健康良性發展。我們今天的教育已經被簡化成了一條升學的直線,所有的過程只為那個最後的結果而存在。教育發展的理想狀態應該是構建一種低競爭、低控制、低評價的教育形態,按照“整體裁軍”的思路,把考試競爭的強度和烈度降下來,減緩全社會的教育焦慮,營造有利於減負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大環境。新聞輿論再不要跟風炒作所謂的“狀元”,還學校、校長、老師一個寧靜的校園,讓學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校長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讓老師一心一意投入教育教學,喚醒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構築每一個學生的自我激勵系統,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地、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天賦。

  總之,為“擇校熱”降溫,不是公民辦學校的“你死我活”,不是對公民辦學校的厚此薄彼、顧此失彼,我們必須處理好兩個問題。一是一定要摒棄“零和思維”。擇校競爭很複雜,可能是歷史形成的原因,也會是發展過程中階段性問題,不是簡單的一個藥方可以“治癒”,公民辦之間不是“彼之所得必為我之所失、得失相加只能得零”的關係,我們要有多元解決機制,追求並達成公民辦學校的協調發展。二是一定要有“辦好每一所學校”的決心與行動。我們推進杭州世界名城的建設,需要一流的國際學校,也需要為出類拔萃者設定的“高品質學校”,更要經常性地反思我們的每一所學校是不是能讓家長們滿意,真正辦好每一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