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毛豆種植技術

  早春毛豆保護地栽培上市早,價格高,效益顯著,深受種植戶歡迎,那早春毛豆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品種選擇。早春毛豆保護地促早栽培,應選擇耐寒性強、株型緊湊、生育期短的毛豆品種為主,目前寧波市主要栽培品種有292、青酥2號和青酥1號等早熟品種。

  2播種育苗。早春毛豆保護地栽培以採用育苗移栽為好,一般大棚+小拱棚+地膜覆蓋栽培的,可在1月中下旬開始播種,小拱棚+地膜覆蓋栽培則於2月上中旬播種。

  3整地做畦。為降低棚內地下水位,整地作畦要採用小高畦,即畦面寬100~110釐

  米,溝深20~25釐米,溝寬20釐米左右,畦面呈龜背形。

  4適度密植。保護地栽培品種多為緊湊型的早熟品種,植株較矮,因此要適當密植,一般每穴3株、每畝定植7000~8000穴,基本苗20000~24000株,行距35釐米,株距24~27釐米。

  5溫溼度管理。定植後3~5天不通風,以利保溫保溼,促使緩苗。緩苗後,晴天適當降溫煉苗,棚溫控制在白天23~25℃,夜間17~23℃,相對溼度75%左右。隨著秧苗的生長髮育,大棚拱棚要逐漸延長通風時間,加大通風量。3月中旬前,大棚+小拱棚+地膜覆蓋栽培的,大棚內小拱棚日揭夜蓋,晴天中午可搖開邊膜通風;小拱棚+地膜覆蓋栽培的,以小拱棚棚頭通風為主。3月下旬氣溫上升,可酌情拆去大棚內的小拱棚,如小拱棚+地膜覆蓋栽培的,除兩頭通風外,每隔10米左右開一個通風口,若無強冷空氣,夜間可不關閉通風口。4月中旬後,大棚兩邊邊膜搖開,小拱棚可揭掉棚膜。

  6加強肥水管理。早春保護地栽培的毛豆品種株型較矮,不易徒長,應在初花期,每畝追施10千克速效氮肥+5千克複合肥,在結莢鼓粒期再在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0.5%尿素2次,可有效地提高結莢數,促進子粒膨大。前期一般不需澆水,並要注意田間排澇,開花結莢期需水量增加,根據天氣和土壤墒情灌水,以保持土壤潮溼。

  早春毛豆栽培技術

  一、品種選擇

  我省各地海拔、氣候差異較大,由於毛豆品種地域性極強,選種一定要選經過當地農科部門引種試驗,證明適合當地栽培,表現優良的品種。實踐證明,臺灣292、鐵豐29、鐵豐30、8157大豆王這幾個品種適應性廣、抗病性強,我省各地可重點選用。

  二、選地整墒

  注意合理輪作,一般適宜選擇前茬是大蒜、油菜、蘿蔔或青菜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挖地、追肥、開墒、耙碎。挖地25~30釐米,施足基肥,每畝施有機肥2000千克、複合肥25千克,隨挖地翻入土中。開墒宜南北走向,寬度120~150釐米,長度根據田塊而定。土面細碎平整,做到土壤上虛下實,促進毛豆根系發育,利於形成壯苗。

  三、播種時期

  根據各地氣候條件,我省早春毛豆在3月下旬~4月上、中旬播種。一般採用穴播、條播,播深3~5釐米,過深影響子葉出土,過淺影響發芽出苗。

  四、合理密植

  播種時要因種、因地制宜,寧稀勿稠,充分發揮個體優勢。我省早春氣溫高、光照強,播種密度應大些,一般株行距控制在30釐米50釐米,每穴下2~3粒種子。播後如果土壤乾旱,可灌一次透水,待墒面浸溼後立即撤出,利於種子發芽,土壤過溼,種子會因缺氧而不能發芽,甚至於爛種。因此,要採取大田開溝排水。

  五、田間管理

  出苗期:早春氣溫雖回升快,但地溫相對較低,如有條件,可覆蓋地膜,提高地溫,對出全苗、出壯苗有利。

  苗期:種子發芽出苗後,及時補種或移栽。進入三葉期,結合中耕鋤草,及時間苗、定苗,去弱留強,每穴留1~2株,促使幼苗發育均衡健壯。

  花莢期:在初花期根據苗情可追肥一次,一般每畝施尿素10千克,追肥結合中耕培土一起進行。

  此外,在毛豆生長的苗期、初花期、鼓莢期各進行一次葉面噴肥,選用磷酸二氫鉀、綠芬威、鉬肥等,在初花期噴施700~100010-6多效唑1~2次,如長勢旺,15天后噴第二次,可壯杆促枝,增強抗逆性,防止落花落莢。鼓莢期需水量大,遇旱及時灌水,可使籽粒飽滿。

  六、病蟲防治

  病害以花葉病、白粉病較易發生,根據病害種類選擇殺菌劑。蟲害有蚜蟲、豆莢螟、食心蟲等,初花期開始噴藥,隔15天噴一次,連噴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