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雞的本命佛

  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它也是十二生肖中屬雞人的本命佛,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

  屬雞人的本命佛不動尊菩薩

  生日:未知。可任選一天。

  特點:理性

  道場:日本高野山

  真言:南無-三曼多-伐折羅-赧-含

  常念可祈福事業順遂,

  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免受邪魔所害。

  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有位菩薩或佛在守護著,所生之日與之結緣的佛或菩薩被稱為“本命佛”,即生肖守護神。守護十二生肖的有八位佛和菩薩,由佛教密宗通過天干地支、十二因緣、“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相生來推出。

  屬雞人的本命佛是不動尊菩薩。不動尊菩薩是理性的象徵,能夠默默保護您,能使您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錯知過,把握人生的每一次機遇,屬雞人與不動尊菩薩感應力最強,若能虔誠供奉或佩戴屬雞人本命佛不動尊菩薩,能夠默默地保佑屬雞人的命運度過各種難關、消除各種障礙,化解各種災難,達到一生幸福、平安吉祥。

  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威力甚大,不論漢地佛教或藏傳佛教,都重視修習本尊法門,又被稱作大威力不動明王或常住金剛。

  不動明王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具有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均能掃除障難,並不為動搖之意。不動明王顯現憤怒像,使侵擾眾生之邪魔畏懼而遠離,使眾生於修行路上不致動搖善念菩提心。

  不動尊菩薩佛教地位

  不動明王,即優旺不動尊菩薩,其名號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意為誓願,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

  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則大日如來為一切諸尊之總體,為自性輪身,而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盧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的梵音是摩訶毗如遮那佛,摩訶譯為大,毗如遮那譯為光明遍照,故中文別稱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被視為大日如來的化身或使者。不動明王降魔時示現的忿怒身,也是諸佛意的化身,他的身相是對那些頑固不化、執迷不誤、受魔障遮蔽的眾生而變化的,以喝醒眾生和嚇退魔障。

  表面看來,大日如來,金剛般若蜜多菩薩,不動明王,是三尊不同的個體。而實際上,卻是諸佛總體的身、口、意三密,次等顯現,即身密是大日如來,語密是金剛般若蜜多菩薩,意密是不動明王。即使是大日如來與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祇不過是法身佛與應身佛之不同示現罷了。

  不動明王是明王之中最重要的尊格,居於五大明王中心位置,亦即居於首位,另四尊明王圍繞在他身邊。且不動明王與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並列,成為民間佛像的三大主尊。

  不動明王久以證得大光明遍照,已登大日華臺,因其三昧耶本誓願,而示現初發心時諸相不備之形,為如來之童僕,而執行諸務。且給使於真言行者,故稱使者。使者即使役於人之義也。不動使者,不動即使者而非不動者,不動之使者如二童子,八大童子等是約於胎藏界。

  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威力甚大,不動明王法像不論漢地佛教或藏傳佛教,都重視修習本尊法門,又被稱作大威力不動明王或常住金剛。

  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盧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優旺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他的身相是對那些頑固不化、執迷不誤、受魔障遮蔽的眾生而變化的,以喝醒眾生和嚇退魔障。 不動明王其誓願為“見我身者發菩提心,聞我名者斷惡修善,聞我法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威力甚大,不動明王法像不論漢地佛教或藏傳佛教,都重視修習本尊法門,又被稱作大威力不動明王或常住金剛。

  不動明王形象

  不動明王的形象頗多,根據儀軌所載的不同,形象亦有所區別。

  從面、臂、足相看,分為一面二臂相、一面四臂相、三面二臂相、四面四臂相、四面四臂四足相、一面六臂六足相、四面六臂相等等。

  從身色看,分為青色、黑色、青黑色、赤黃色等多種身色。

  從姿勢看,分為站姿、坐姿。

  其它更為細節的分別則不一而足。

  從手執之法器看,二臂相除通常看到的左手執索、右手舉劍,另還有右手金剛杵、左手持寶棒,二臂持五鈷杵、二臂持法輪;而多臂相中,更有利劍、金剛箭、金輪、索、寶弓、金剛杵、鉞斧、寶棒等等不同法器的形象。

  關於不動明王的形象,較為常見的為通身帶青黑色,一臉二臂相,發垂披肩,愁眉瞠目,兩眼張開或一張一閉,眼睛直嗔或一眼仰視一眼俯視,咬緊牙根,嘴角兩側露出兩虎牙,牙尖一上一下,現大忿怒相,上衣斜帔,下著擺裙,右手持劍,左手提索,盤坐於石座上或以童子相站姿安立周身智慧烈焰中,造型特殊,顯示此不動明王更具積極性與行動力。

  其勇猛魁偉的相貎,可使惡鬼妖魔等見而生畏。右手之利劍,表示能夠抑制忿怒,嗔意,愚痴三毒害的智慧,左手之索能繫縛一切頑強者,其背後的大火焰,能燒盡一切煩惱,由此以表現其所有之大威德。此尊密號為常住金剛,在胎藏界曼茶羅內,位於持明院左端。

  藏密形象

  藏密崇奉的不動明王形象多為二臂像,童子形;

  全身青藍色或白色,表法性不變;

  頭戴五個花瓣冠,表示五佛或五菩薩,或以五骷髏及不動佛為飾,表消除一切惡障;

  腦後有熊熊火焰,是憤怒的象徵;

  三目圓睜,右眼仰視,表示能捆住天子魔;左眼俯視,表示燒燬龍魔和非天;額眼平視,表示降伏夜叉和羅剎;

  張著大嘴,眉毛鬍鬚都是紅色,狀極凶惡。脖子上掛著一條蛇, 表示除根本煩惱之"瞋心”;

  全身以八大龍王為飾,除腰間圍虎皮裙,其餘都袒露在外。右手高舉龍劍,左手持金剛長索,索子一頭繫著鉤,一頭繫著杵,表示用勾索先將魔鬼勾縛後,再用寶劍將其制伏;

  右腿弓,左屈膝著地,跪於蓮花月輪寶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