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老蜜蠟的鑑別方法與技巧

  古董老蜜蠟乃蜜蠟佼佼者,在經過千萬年磨礪之後,又得數十上百年的佩戴把玩方才能稱古董老蜜蠟。那麼如果想要收藏的話應該怎麼去鑑別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古董老蜜蠟的鑑別,希望能幫到你。

  古董老蜜蠟的鑑別

  1、顏色與包漿 古董老蜜蠟的表面顏色為深棕色,新蜜蠟的顏色一般為淺黃色,即使部分皮色經過高溫烤色使其接近深棕色,但是整體顏色不夠生動厚重,略顯呆板,而且沒有風化紋理。老蜜蠟的包漿比高溫烤色的蜜蠟要柔潤,色澤有光感,且溫潤,不啞色,不呆板,並且隨著老蜜蠟與身體的不斷摩挲會日漸散發出一種柔和光澤,自然醇厚且沉靜。

  2、風化紋 蜜蠟的風化紋形成原因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在加工鑽孔過程因溫度及壓力變化,容易產生平行於孔道的細微裂紋; 第二種是在後期由於環境的變化,熱脹冷縮,也會在蜜蠟表面出現密集的紋路; 第三種是由這些紋理因風化形成的細密網紋。 古董老蜜蠟的風化紋根據大小和形態又可以可:冰裂紋、網紋、聚合紋等。這些風化紋常常疊加在一粒老蜜蠟身上,使蜜蠟顯得莊重濃厚,氣質古樸。冰裂紋:有較粗大而疏簡的開片裂紋線,但一般鈍而不銳。網紋:是由短而細密的裂線紋組成。粗觀似網,細視之則多不交織。 聚合紋:用高倍放大鏡觀察,可見其深色部分形成非常細膩的聚合狀紋網。因為被表面一層光滑潤澤的包漿物質包裹住了,看上去有裂紋,摸起來卻倍感潤滑。

  3、孔道鑰匙孔 有些老蜜蠟珠會有特別的時間印記,即孔道部分。老珠的孔口因穿佩緊繩長久磨損,逐漸形成喇叭口狀或輪齒孔狀,俗稱鑰匙孔,這是鑑別老蜜蠟的一個重要標誌。 三種情況可能造成老蜜蠟小孔道: 一是蜜蠟從古至今都算奢侈品,所以一部分老蜜蠟被珍藏保管,使用率不高,比如一直掛在室內裝飾,或者存貯在箱櫃中,不使用自然不磨損,但自然氧化沒有停止,仍然會形成包漿;二是珠子小磨損就小。一些老蜜蠟珠子很小,如老蜜蠟圓珠子,質量很輕,與繩子的摩擦自然不夠力度,孔道磨損不明顯;三是串繩子的方式。歐洲的老蜜蠟經常在蜜蠟珠子之間打一個節,將蜜蠟珠子固定住,這樣也會導致蜜蠟孔道磨損不明顯。

  4、新老蜜蠟的工藝差別 因為地殼的變化,蜜蠟從歐洲分佈在全世界各個地方,也受到不同的文化洗禮,所以承載的文化和藝術各有不同。並非百年前的雕刻技術不好,只是在蜜蠟這種特殊材質上進行雕刻的工藝差。在歐洲,貴族有佩戴項鍊的習慣,蜜蠟主要作貴族的佩戴而存在;在中亞,則作為貨幣等價物流通使用;在日韓,則主要採用雕刻形式,作為陪嫁之物。所以造成歐洲、中亞老蜜蠟雕件少珠子多;當代蜜蠟則形制精巧奇特。 蜜蠟需長期佩戴把玩,人氣的呵護會喚醒蜜蠟,它將變得潤澤通透,富於變化,肌理細膩,觸手溫潤,否則便暗淡無光。

  做舊老蜜蠟與老蜜蠟的區別

  1、顏色與包漿

  天然老蜜蠟的表面顏色為深棕色,新蜜蠟的顏色一般為淺黃色,即使部分皮色經過高溫烤色使其接近深棕色,但是整體顏色不夠生動厚重,略顯呆板。老蜜蠟的包漿比烤色的蜜蠟要柔潤,色澤溫潤,並且隨著老蜜蠟與身體的不斷摩挲會日漸散發出一種柔和的光澤。

  2、風化紋

  蜜蠟的風化紋根據形成原因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在加工鑽孔過程因溫度及壓力變化,容易產生平行於孔道的細微裂紋;第二種是在後期由於環境的變 化,熱脹冷縮,也會在蜜蠟表面出現密集的紋路;而由這些紋理會因風化形成的細密網紋,為第三種風化紋。老蜜蠟的風化紋根據大小和形態又可以可:冰裂紋、網 紋、聚合紋等。

  冰裂紋:有較粗大而疏簡的開片裂紋線,但一般鈍而不銳。

  網紋:是由短而細密的裂線紋組成。粗觀似網,細視之則多不交織。

  聚合紋:用高倍放大鏡觀察,可見其深色部分形成非常細膩的聚合狀紋網。因為被表面一層光滑潤澤的包漿物質包裹住了,看上去有裂紋,摸起來卻倍感潤滑。

  這些風化紋常常疊加在一粒老蜜蠟身上,使蜜蠟顯得莊重濃厚,氣質古樸。

  而目前也有不少仿舊的珠子也有所謂的裂紋冒充風化紋,但仔細對比全然不同,仿老蜜蠟的風化紋型別常常十分單一,蜜蠟珠為做舊,表面“風 化紋”可以感覺到比較深,基本用手可以直接摸出來,肉眼清晰可見,看似明顯,但極做作;琥珀為典型熱處理的表面,風化紋均勻,深度均一,為人工 熱處理而成;收縮紋也十分單一而乾澀,沒有老蜜蠟該有的溫潤。

  風化紋是檢驗老蜜蠟的標準之一,但不是唯一標準。現在有些買家一提到老蜜蠟就認為是表面坑坑窪窪,風化紋嚴重的才是,也非要有風化紋才買,這個 觀念不太正確。實際上,由於本身的成份不同,儲存環境不同,周圍的溫度溼度不同,氧化程度不同,擁有者的盤玩程度不同等各種因素都會導致老件顏色或表皮產生不同變化,並 不能以偏概全。

  3、孔道鑰匙孔

  有些老蜜蠟珠會有十分特徵的時間印記,即孔道部分。老珠的孔口因穿佩緊繩長久磨損,以致逐漸形成喇叭口狀或輪齒孔狀,俗稱鑰匙孔,這是鑑別老蜜 蠟的另一個重要標誌。在圖4b可見因透明度較高,可以清楚看見孔道內的風化痕跡,在近洞口部分則因佩線磨蝕較少紋理,並呈喇叭口狀。

  一些新蜜蠟中也有通過後期加工仿老蜜蠟的,但是其鑰匙孔的線條通常不夠圓潤自然,人工刻意的痕跡較為明顯。而從孔口處往內部看,孔道內平順工正,看不到老化紋理,近洞口的位置也較尖銳,不像老蜜蠟遭受較多磨蝕。

  4、偶見表面染色處理

  這些都是我們在檢測過程中常見到的做舊老蜜蠟的形態,最近我們在檢測中發現一批琥珀樣品,顏色深濃並且沿著裂隙處顏色濃集,表面的風化紋也十分 溫潤,與老蜜蠟的外形相似,但是利用酒精擦拭樣品裂隙及顏色濃集處,卻發現掉色現象。該種老蜜蠟值得給予高度的注意,之前也有送檢客戶曾提到,自己所佩戴 的蜜蠟越帶顏色越淺。筆者認為其顏色很有可能經過了染料染色處理,不通過加熱處理改色的原因是不想破壞蜜蠟本身已有的結構,因此僅通過淺表染色,使其本身 體色加深。

  老蜜蠟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孔口

  孔口是鑑別老蜜蠟的一個重要因素,這裡所說的孔就是通常所說的鑰匙孔,由於早期的打孔技術沒有現在先進,所以鑽出來的孔要就比現在的大一些,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天然老蜜蠟都有孔口,但小孔的老蜜蠟一定不是真的。再加之長時間的佩戴盤玩,孔道只會越來越大,所以老蜜蠟的孔道多為鑰匙孔或者喇叭孔。

  第二個特徵:包漿

  和玉石一樣,由於長期的摩挲盤玩和風化作用,天然老蜜蠟的表面通常有一層類似於膜狀的光澤,這種包漿讓天然老蜜蠟別具韻味,從而形成令人心動的寶光。所以說,老蜜蠟表面的包漿越濃厚,說明它存世的時間越久。

  第三個特徵:風化紋

  風化紋是由於長期放置,陽光、空氣等對蜜蠟皮殼摧殘一種滄桑的表現,風化紋又稱橘皮紋,這個名字非常確切,就形象的和橘子皮差不多,仔細觀察之下都是大小不一的點聚合成一個面。

  第四個特徵:冰裂紋

  冰裂紋在很多老蜜蠟上很常見,由於老蜜蠟長期處於乾燥環境導致脫水並形成的裂紋,這種裂紋被稱之為冰裂紋,裂紋有大有小,有密有疏,較大且疏的又稱為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