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蠟石怎麼樣鑑別

  黃蠟石又名黃龍玉,因石表層內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一說此石原產真臘國,故稱臘石。屬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硬度6.5~7.5。現如今黃蠟石已成為了廣大收藏者爭相求購的新寵,但市面上黃蠟石層出不窮、品質不一,那麼,我們該如何鑑別黃蠟石呢,下面就請跟隨小編走進黃蠟石的世界,來學習一下具體的黃蠟石鑑別。

  黃蠟石鑑別主要看質、色、形三個方面。

  黃蠟石的質:黃蠟石的質地細膩程度、透光性及折射光線的柔和度,都是考慮其品級的重要指標。高品質的黃蠟石質地細膩,通體蠟質感很強,用強光手電筒照射時,透光性好,對光線的折射柔和,肉眼看不到晶體顆粒。另外,黃蠟石用為收藏,當然石質玉化度越高越好,一般來說膠蠟、凍蠟的玉化程度最好,晶蠟次之,粗蠟則基本和石頭沒有多大差別。

  黃蠟石的色:黃蠟石按顏色分的話,可以分為紅色、黃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以色重純黃為貴,以色彩鮮豔者為佳,比如黃紅這樣的顏色是不錯的選擇。可以說,黃蠟石的顏色愈鮮豔、愈純正、愈稀有,愈為上品。
 

  黃蠟石的形:黃蠟石的形狀奇特多樣,可用於雕刻,也可直接用作風景石,因此選擇一個形狀別緻,且紋路細而具有獨特風韻的黃蠟石,價值肯定不菲。此外還要看石上有無髒點、石筋、蘿蔔絲,有無裂紋缺口、有無死蠟等。

  黃蠟石冒黃翡大可亂真

  黃蠟石的色彩、質地和硬度特徵與天然翡翠中的黃色翡翠黃翡有著驚人的相似,以至當黃蠟石剛剛進入市場時,很多消費者和珠寶商將其誤當作黃翡,一些粗心的檢測部門甚至也出現將黃蠟石鑑定為黃翡的錯誤。關於二者的無損鑑別方法,主要可以根據它們在礦物顆粒度、密度、折光率、拋光面紋理和高倍放大鏡下褐鐵礦分佈特徵等方面的明顯差異來區分。

  眼看顆粒度和拋光面紋理:優質黃蠟石的成分為蛋白石或者玉髓,礦物顆粒度一般小於0.01毫米,肉眼一般看不到顆粒;而黃翡的成分為鈉鋁輝石,礦物顆粒度一般大於0.01毫米,肉眼一般可以看到結晶顆粒以及顆粒解理面所顯示的光性翠性,或稱翡性。就是說,高品質的黃龍玉因為顆粒非常細,肉眼看不見組成顆粒,所以拋光面上的光性特徵沒有翠性或稱翡性,沒有微波紋,而黃翡則有翠性或稱翡性,有微波紋;

  黃蠟石的辨別技巧:

  手掂重量:黃蠟石和黃翡的密度有差異,前者的密度為2.60,後者的密度則為3.33,這就導致手掂同樣大小的物件,黃蠟石明顯輕於黃翡;

  測折光率:黃蠟石的折光率為1.54,而黃翡的折光率為1.66。這點差異讓黃蠟石的折光率、光澤等光性特徵明顯弱於黃翡;

  高倍放大鏡下觀察褐鐵礦分佈特徵:黃蠟石的黃褐色膠體狀褐鐵礦均勻分散在非晶質的蛋白石或者隱晶質的玉髓內,不顯示網狀分佈的特點;黃翡的黃褐色膠體狀褐鐵礦充填在細粒的鈉鋁輝石的晶體間隙內,顯示網狀分佈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