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螃蟹

  螃蟹不論用清蒸、蔥姜炒、辣炒、做粥,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但是在成就它們的美味之前,選材的新鮮、肥美則是重中之重。那麼,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挑選螃蟹的技巧

  第一招:相相面

  一隻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的螃蟹,背殼和腹部如同人的頭髮一樣,是有光澤的。在挑選螃蟹時,要注意檢查一下其腹部有沒有變色的印記,因為那可能是被注水或螃蟹染病的標誌。其次,蟹臍和蟹蓋連線處的厚度與膏的肥瘦是有聯絡的,厚一些的更好。

  第二招:對對眼

  一隻新鮮的螃蟹,是不會目光呆滯的,當你看它的時候,它也在看著你。如果你用手指去輕觸一下它的眼睛,它的眼睛會敏感地縮一下,同時口噴泡沫表達它對你“調戲”行為的“抗議”。

  第三招:拉拉手

  買蟹一定要買腿腳完整無缺的,因為蟹腿是否牢固,和螃蟹的新鮮與否是掛鉤的。輕拉新鮮螃蟹的蟹腿,會感覺到微弱的彈力,若不新鮮的蟹,不僅沒有這種微弱的彈力,而且蟹腿還容易斷落。要是螃蟹沒有被捆住手腳,一隻健康新鮮的蟹,你可以拉著一條腿把它提起來。如果螃蟹的大腿被皮筋綁好的話,就用手按他肚子上的三角尖處,感覺越硬越好。

  第四招:走兩步

  選蟹時,讓螃蟹走兩步也是個好辦法,步履整齊有力的自然是首選。而且螃蟹在地上走的時候,身上的水會被吸附掉不少,過秤的時候你可以得到相對的淨蟹的分量。不過要記得找塊乾淨的地方,別讓螃蟹走完以後穿上半兩的泥鞋子,那你可就虧大發了。

  第五招:細掂量

  對於螃蟹,將選出來符合要求的逐個用手掂一掂它的分量,手感重的或稱較沉的為肥狀的蟹,這個步驟可以讓你買的蟹達到最高的價效比。

  螃蟹的食用價值

  自古以來蟹即是非常美味之食物,東漢鄭玄注《周禮·天官·庖人》:“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許慎《說文解字》曰:“胥,蟹醢也醢,肉醬。”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卷三有:“善苑國嘗貢一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殼勝於黃膠,亦謂之螯膠,勝鳳喙之膠也。”《太平御覽》引《嶺南異物志》雲:“嘗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維舟登崖,繫於水旁,半炊而林沒於水,其纜忽斷,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

  隋煬帝以蟹為食品第一。《清異錄》記載:“煬帝幸江都,吳中貢糟蟹、糖蟹。每進御,則上旋潔拭殼面,以金鏤龍鳳花雲貼其上。”宋元時期流行吃“洗手蟹”,系以鹽、酒、橙皮、花椒等調料醃漬而成。朱彝尊《食憲鴻祕》記載“蟹丸”食譜。劉若愚《明宮史》記載宮廷內的螃蟹宴說:“凡宮眷內臣吃蟹,活洗淨,用蒲包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細細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李漁嗜食螃蟹,人稱“蟹仙”,曾言:“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體蒸而食之……入於口中實屬鮮嫩細膩”“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致,更無一物可以上之……獨於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袁枚的《隨園食單》記載“蟹宜獨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鹽湯煮熟,自剝自食為妙。蒸者味雖全,而失之太淡。”乾嘉年間顧錄的《清嘉錄》介紹了蘇州螃蟹,有太湖的湖蟹,吳江汾湖紫須蟹,常熟金爪蟹。部分廚師用Crustastun電死蟹減少其痛苦。

  螃蟹富含蛋白質,有高膽固醇、高嘌呤,痛風患者食用時應自我節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中國有中秋前後食用河蟹的傳統,由於傳統上中醫認為蟹性寒,故常用姜茸、紫蘇等配置食蟹使用的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