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不同地域的差異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那麼關於情人節不同地方有不一樣的過節習俗。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情人節在各國地區的差異吧。

  情人節之中國

  中國在習俗上,還有七夕節、元宵節、上巳節等三個節日可以稱為“情人節”,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慶祝這些節日。

  有一些人把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或七夕稱作“中國的情人節”,在漢代,七夕的慶祝已經很普遍了,但傳統上慶祝七夕的內容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無關,只是乞巧、許願的節日。後來由於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賦予了七夕節以情人節的含義。近年中國年輕人又以慶祝西洋情人節的方式慶祝七夕,內容上與傳統習俗並無關係。

  元宵亦稱“上元節”,是一年中第一個圓月高掛的夜晚,還是一個快被遺忘的“中國情人節”。豫園、古猗園、上海植物園今年不約而同地重啟情人節主題。豫園的凝輝路南側便以“愛情街”為主題命名,完美地契合了“中國情人節”的主題。於是這裡成雙成對親密接吻的天鵝燈、金魚燈和鴛鴦燈密佈於道路上空,將甜蜜的味道灑向遊客 古猗園元宵燈會,為有情人提供了一個韻味十足的傳情方式,在燈影綽約的古典園林裡,攜手共提一盞花燈,相互探討猜幾條燈謎,握著暖暖的手品嚐暖暖的元宵,讓永不凋謝的玫瑰見證永不落幕的愛情,各式各樣的活動為情侶、夫妻相會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在一些少數民族依然流行的節日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更符合情人節的內容。上巳節本來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結交異性的節日,漢之前更有野合的習俗,後來禮教興起,野合的習俗消失,但當時男女交往還是比後世自由,年輕男女依然會在當天到郊外踏青遊玩。到南宋時理學興起,禮教變得森嚴,上巳節就在漢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改革開放後,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慶祝這個節日,年輕人對該節日的重視程度已經可以與春節、中秋節相比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禮物比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動內容是到比較浪漫的地點共進晚餐 互相在網路愛牆傳送祝福也成為新的時尚,表示愛情的承諾與永恆。對於正在追求女孩的男生來說,如果這一天女孩接受了他的情人節禮物或者表示接受邀請,就意味著戀愛關係的確定。 由於對“情人”一詞的不同理解在大陸用語中,“情人”有時包含“情婦”、“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關係的意味,遭到一些非議。另一方面,由於擔心西方節日不斷湧入中國,沖淡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慶祝,這一節日經常遭到部分人士的反對。

  中國臺灣

  也慶祝這個節日,未有交往物件年輕男女常在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侶亦會在這天約會。

  中國香港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長期影響下,慶祝情人節已有多年曆史。男女會互贈禮物,男送女的標準禮物通常是鮮花、巧克力、首飾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錶、領帶等男士服飾用品,並且常會到餐廳享用燭光晚餐。

  中國澳門

  在情人節日,男女情侶都非常重視這天的節日。男送女鮮花,女則會送給男朱古力巧克力。

  情人節之美國

  男性在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說“情人節快樂”已經沒有特別的感情關係,而逐漸演變為有如公開場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較少在公開場合對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情人節之英國

  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普遍。義大利情侶會在朱麗葉愛牆上傳送表達愛意的小紙條。

  情人節之日本

  女性送巧克力給她喜歡的男性,而男性則在一個月後的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即白色情人節回禮表衷腸,這是日本商人於1965年炒作的結果。

  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隨著商業炒作的發展,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慶祝這個節日。由於對“情人”一詞的不同理解在漢語中,“情人”有時包含“情婦”、“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關係的意味,遭到很多非議,另一方面,由於擔心西方傳統節日不斷湧入中國文化,沖淡了對傳統節日的慶祝,這一節日經常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對和抵制。直到現在,每年的這一時候,仍在媒體上有著類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