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怎麼過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你知道臺灣過春節習俗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臺灣過春節習俗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臺灣過春節習俗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每到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日這天,臺灣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豬、羊、雞、鴨、魚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從這天起,“過年”也就開始了。

  除夕之前,臺灣同胞也都要進行全面大掃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紛紛備辦年貨,忙得不亦樂乎。

  到了除夕這天每家每戶往往先將象徵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窗、糧囤、豬圈、井臺等處,爾後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並迎接他們“回家過年”。從這時開始,燃放煙花、爆竹之聲此伏彼起,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島內全家人都要歡聚在一起“圍爐”,即一家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或叫“團圓飯”。這一餐當然要格外豐盛。

  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徵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年壽長久”的韭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湯圓、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一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模壓制而成、內包豆沙餡子的年糕,則有益壽延年之意。此外,還有一種鹹味蘿蔔年糕,食用時需經火烤熱後再用紫菜包起來吃。它除了具有解葷腥、調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來年“好彩頭”之祝願臺灣地區稱蘿蔔為菜頭,與“彩頭”諧音。

  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裡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一個小套環,套在他們頸項上的。

  正月初一這天,人們都會早早起床,梳妝打扮和洗漱停當之後,便開始了極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請安、祝福,以及走親訪友或遊覽公園等等,迎來送往,熱鬧而愜意。人們普遍沉浸在歡樂、慶賀、幸福、美滿的節日氛圍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帶著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門,女兒回到孃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這天,被臺灣同胞視為不吉利之日。人們多不出門,晚上也早吃早睡,這也是鬧中取靜的休息良機。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熱鬧一場。

  從大年初五日開始,許多人便開業的開業,上班的上班了。

  春節臺灣人少好玩的景點推薦

  1.綠島

  綠島舊稱“雞心嶼”、“青仔嶼”、“火燒島”,是個山丘縱橫的火山島,最高點為火燒山。高280公尺。綠島有著全臺灣最好的潛水資源,即使在冬天也能看到滿滿的珊瑚、不錯的魚群和豐富的物種,而且天天都是超過20米能見度的玻璃水。在綠島泡溫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有著臺灣四大溫泉之一的朝日溫泉,也是臺灣很罕見的鹹水溫泉,獨特的環境會讓你一個全新的體驗。

  2.大安溪峽谷

  大安溪峽谷位於臺中縣與苗栗縣的交界處,由於曾經的地震和近年來的暴雨沖刷,這裡形成了壯觀的峽谷和瀑布,雖然不像美國大峽谷公園那麼遼闊,但這裡水流氣勢磅礴又清澈見底,沿途還有沙洲和,最重要的是,這裡沒有旅遊團,是一個能讓你拍出風光大片的好地方。

  春節臺灣最值得去的景點

  1.清境農場

  清境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全部面積廣達800多公頃,而其中的清境農場面積約有760公頃,坐擁在群山之間,視野廣闊,可欣賞奇萊山日出的奇景,遠眺合歡山積雪,山嵐雲霧飄渺,夕陽晚霞的繽紛萬變,夜晚仰望燦爛的銀河星空,年平均溫度約16℃,早晚溫差2 ~ 5度,所以清境農場因此有“霧上桃源”的美稱。

  2.日月潭

  日月潭位於臺灣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2009年,日月潭入選世界紀錄協會“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