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的天氣農諺有哪些

  節氣和農業有著緊密的聯絡,有時農民通過節氣當天的天氣情況可以準確地預見作物的豐收情況。那麼關於“大寒”有哪些農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大寒節氣天氣農諺有哪些,希望能幫到大家!

  大寒節氣天氣農諺有哪些

  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大寒這一天如果天氣不冷,那麼寒冷的天氣就會向後展延,來年的春分時節天氣就會十分寒冷。

  2.“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在大寒時節裡,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蟲的幼蟲凍死,這樣來年的農作物就不會遭到蟲災,農作物才會豐收,農人們就可以豐衣足食了。

  3.“大寒豬屯溼,三月谷芽爛”、“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

  從民間流傳的說法來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則對農業生產不利,這方面的諺語有很多,諺語表明:大寒節氣天氣暖溼,預示陽曆2-4月份的低溫陰雨嚴重,對春耕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4.“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

  “大寒”當天的天氣曾經是農業的重要指標。只要這一天吹起北風,並且讓天氣變得寒冷,就表示來年會豐收,相反,如果這一天是吹南風而且天氣暖和,則代表來年作物會歉收;如果遇到當天下起雨來,來年的天氣就可能會不太正常,進而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小寒VS大寒,哪個更寒

  每年冬天,好事者們都會就“北方和南方誰更冷”爭論一番,而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冬季的寒冷擔當“大寒”和“小寒”來說,對於這兩者誰更冷的爭執,在氣象界也是一個發酵多年的話題。

  雖然寒分大小,但實際上,小寒與大寒往往沒大沒小的。古諺說,“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著名氣象節目主持人宋英傑就曾說過,對全國120個城市地區有氣象記錄以來小寒與大寒的氣溫進行統計對比,61%的地區小寒更冷,32%的地區大寒更冷的,另有7%為基本持平。

  即使在二十四節氣起源的黃河中下游地區,也是小寒不亞於大寒。

  其中對南方和北方進行分類統計,南方:小寒更冷的佔77%,大寒更冷的佔13%。在南方,小寒完勝。北方:小寒更冷的佔45%,大寒更冷的佔50%。在北方,大寒略優。

  極端最低氣溫紀錄更容易發生在哪個節氣期間?小寒位居第一,其次是冬至、大寒和立春。

  既然小寒完勝大寒,為何不索性叫大寒呢?

  這是因為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位於小寒節氣之後的大寒,處於“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並且冬季的大寒恰好與夏季的大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