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駕車肇事逃逸的刑事處罰規定

  酒駕肇事逃逸是一個很嚴重的違法行為,很多情況下司機喝酒肇事經常會出現慌亂中逃逸的情況。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一、酒後駕車肇事逃逸的刑事處罰

  肇事逃逸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原來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條例規定;

  1、肇事後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2、吊銷駕駛證,兩年內不準申領駕駛證;

  3、因逃逸緻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據刑法規定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況下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處罰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關於酒後駕車的最新解釋是: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重大交通事故是前提,構成犯罪是統稱。這是刑法修訂後給予執法者自由裁量的重要改變。這裡沒有講“肇事”,就是將酒後、醉駕從交通肇事罪中否認出來,排除了“交通肇事過失犯罪”。所謂構成犯罪是以行為人主觀構成和客觀結果論的詮釋

  二、肇事逃逸情況分類

  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發生後,當事人明知自己發生了交通事故,為逃避事故責任,故意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一種違法行為。有兩種情況:

  1、人和車都在事故發生後逃離事故現場;

  2、棄車逃逸,即當事人將車留在現場,人逃離事故現場。

  交通肇事後逃逸是一種性質十分惡劣、情節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為此當事人要承擔對自己不利的嚴重後果。

  酒駕肇事後逃逸將處更重刑罰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緻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酒後駕車一般是酌定從重處罰情節,要依法從重處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且系酒後駕車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在此情形下,酒後駕車就成了決定是否構成犯罪的定罪情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醉酒駕車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的規定,行為人明知酒後駕車違法、醉酒駕車會危害公共安全,卻無視法律醉酒駕車,特別是在肇事後繼續駕車衝撞,造成重大傷亡的,應依法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法定刑幅度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對於酒駕肇事逃逸來說,量刑時既要考慮逃逸情節,又要考慮酒後駕車情節,對肇事人自然會判處更重的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