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最常見的坑有哪些

  最近幾年汽車現在正以一種驚人的速度進入尋常人家,而車也確實在改變我們生活。可是各位打算買車的人知道買車有什麼坑需要注意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買車最常見的坑:過分迷信合資品牌

  我國的汽車工業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經過近20年的高速追趕,現階段部分國產品牌的產品無論工業設計、製造工藝以及技術水平都達到了一個不錯的高度,特別是在10萬元左右區間的產品,國產品牌產品與合資品牌產品在品質差不多的情況下有著更高的價效比,而很多小白車主聽信一些所謂“老司機”的說法過分妖魔化合資品牌,最後花了十萬塊買了個合資淘汰拉皮車型最後只能是苦了自己。

  買車最常見的坑:買車切忌從眾心理

  很多人第一次買車,不知道哪個品牌哪款車好,又為了自己買了不後悔,就往往採取從眾的心理來購車,路上什麼車多我就買,這樣的結果就為經銷商變相加價或是直接加價提供了溫床。實際上同級別同價位的車型真正的差異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所以合理選擇一些非熱門又非冷門的車型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買車最常見的坑:別被外觀所左右

  選車的時一般情況都是外觀、內飾、配置、動力等,而動力是汽車最基本的指標,而配置關係到車輛的使用感受,內飾是你自己看得最多且每天面對的,而外觀是給別人看得最多的一面,所以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外觀在購車中的比重實際不會太高。

  買車最常見的坑:不要太在意後排空間

  有些人買車的時候會著重考慮後排空間的表現,為了更寬大的空間,往往會選擇加長版車型或者向上選擇更高階的車型。但實際的使用中一年也沒有多少次會用到後排,對於一個一般的三口之家,後排空間的使用率都不會太高。

  買車最常見的坑:安全是個相對論

  地球上沒有絕對安全的車,也沒有絕對不安全的車,安全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你不能指望自己開一臺小轎車在100公里/小時與大貨車碰撞的時候還能生還。汽車安全性是建立在安全駕駛的前提下的概念,而更優秀的車身設計和更豐富的安全配置所帶來的都是輔助。所以不要糾結日系車的安全係數低或德系車安全係數高的問題,看看各國的安全碰撞規程,日系車的得分其實往往都很高,那是因為歐系車和日系車所採用的安全策略的差異造成的,其實,看似更厚的車皮在關鍵時候並不能給你帶來更加優越的安全保護。

  買車最常見的坑:動力不差就最好

  買車的時候很多人會考慮動力怎麼怎麼樣,實際汽車的動力性就是個無底洞,而跑得再快的車,他也只能遵紀守法跑個120KM/h。如果再快那就是違法行為了,所以你買個超跑80%的動力都是逗你玩兒的。但也不能購買一些小馬拉大車的車型,讓自己在開車的時候感覺力不從心,超車時也會陡增危險係數。因此買車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自己的使用情況,合理的追求一定的動力表現即可,沒必要家用車買個小鋼炮來讓家人受罪。

  買車最常見的坑:渦輪增壓非神器

  現在很多人把渦輪增壓吹得神乎其神,殊不知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只是兩種不同的進氣方式,帶來的是不同的使用體驗。但真正的日常使用並不會帶來太大差異。但如果你一味的追求渦輪增壓車型只會給後續實用帶來更高的成本,因為渦輪增壓發動機工況惡劣需要更好的機油,而渦輪本身是有使用壽命的,超過一定期限就必須更換。

  買車最常見的坑:自動變速箱油耗並不高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很多女車主在買車的時候往往會首選自動擋車型,但卻被很多朋友告知,自動擋油耗高什麼的最後只能被迫選擇手動擋車型,但實際的情況是以前老式的4AT\5AT自動擋車型的油耗確實比較高。但現在技術的革新之後現在主流的6AT\CVT或者雙離合等自動變速箱的油耗與手動擋車型已經相差無幾了,幾乎是達到了一個水準。

  買車最常見的坑:多連桿有利也有弊

  多連桿後懸掛是現在很多消費者購車時比較注重的一個環節,不可否認多連桿後懸掛多餘操控和舒適的平衡更加完美,而可控性可調性都更強,但調教同樣優秀的非獨立懸掛和獨立懸掛在常規形式的情況下難以察覺兩者的實際差距,但多連桿結構複雜往往容易導致車內空間侵佔更多,維護更麻煩,花費更高等,所以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非獨立懸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