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生交通安全知識

  農民學生由於交通安全知識、自我保護意識相對不強等原因,通常在交通事故中受到的傷害很大,因此,農民學生一定要關注自身生命安全,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農村小學生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供大家參考。

  農村上下學交通安全小常識

  一、等車時的注意事項

  1、早晨上學,在指定的地方等候上車,不要站在車道包括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上等車。

  2、上下車時應注意等車停穩以後,因為在車子還沒停穩,如果大家都去攔車的話,反而會讓司機措手不及。如果上車都爭先恐後的上,不巧被其他人擠倒,都可能發生事故,這樣很危險,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有序上車,不要爭搶。

  3、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易燃易爆物品容易在擠壓、碰撞、或車輛震動過程中引起燃燒和爆炸,嚴重危及大家的生命安全。也不要把銳利的用品,特別是管制刀具等帶到車上,因為容易誤傷到其人。

  二、乘車過程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1、上車後往車廂裡面走,站在車門口容易被人擠下車,拉好扶手。

  2、車輛行駛的過程中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發生意外;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在車上要服從校車駕駛員和老師的管理,不要打鬧,不要起鬨。

  3、乘車時要坐穩,沒有座位要把雙腳自然分開,手緊握扶手,不要在車上打鬧,也不要隨意走動,更不能在車上寫作業。

  4、最好不坐在司機旁邊的副駕駛座位上,其實這個位置是最危險的地方,一旦發生意外很容易受到傷害。乘車時不要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車外,因為這樣容易被過往的車輛碰到。

  5、乘坐校車時不要離開自己的座位,否則遇到急剎車時有可能會摔倒甚至被甩出去。校車行駛過程中嚴禁打鬧,校車在拐彎、剎車的情況下,慣性的作用非常大,要注意發生意外傷害。

  6、切記要繫好安全帶。剎車的時候,由於慣性的作用人更容易向前傾倒碰撞。因此,乘車時一定要記得繫好安全帶。

  7、不要在校車行駛過程中吃東西或喝飲料。避免行車中的顛簸和急剎車造成食物或飲料誤入呼吸道,小朋友可能因為氣管異物造成窒息甚至是死亡。

  8、在乘車時千萬不要隨意按動車上的任何按鈕或者開啟車窗。

  9、上下車一定要等司機把車停放在安全的地方,然後有序地上下車,不要擁堵。

  10、避免任何高聲的或破壞性行為,防止分散校車司機的注意力。要有禮貌,尊重你的司機。因為對於司機來說,安全的接你上下學是一個巨大的責任。

  三、下車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 等車停穩後再下。開門前,先看一下車周圍有沒有自行車或摩托車經過,要在沒有車輛駛近的情況下再開啟門,防止車門突然開啟使後面跟上的自行車或摩托車撞上車門而發生意外。

  2、下車時不要擁擠,不要爭先恐後,要有序下車。

  3、當車停穩下車後,不要從車前或車後橫穿道路,應走離車前或車後20米以上,選擇有紅路燈的地方過馬路。

  農村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1、為什麼農民朋友需要關注交通安全?

  答:歷年來,在全國各地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農民朋友受到的傷害最大。在道路交通中,廣大農民是弱者,很容易受到強者――機動車的“攻擊”而致死、致傷。所以,農民朋友要關注自身生命安全,要有自我保護意識,要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規定,認真學習交通安全常識,養成參與道路交通活動的良好習慣。

  2、什麼是道路交通?它由哪些基本元素組成?

  答:衣食住行是人類生活的四大要素,其中行就是交通。通常,人們所說的交通僅指道路交通。道路交通是指人或物利用道路作為溝通渠道而進行的兩地間往來移動的全過程。它是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人類對道路交通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自 1886 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的第一輛汽車問世以來,世界上的汽車保有量已達 6 億多輛,並以每年 6000 萬輛的速度遞增。機動車一方面在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積極的貢獻,另一方面又在不停地殘害人類自身。全世界自 1899 年在美國紐約發生第一起交通死亡事故至今,已有 4000 多萬人死於車禍, 1 億多人受傷,而且每年還以死亡 100 多萬人、傷 1000 多萬人的速度遞增。  道路交通由人、車、路、環境等基本元素組成。其中人指機動車駕駛員和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廣大交通參與者;車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路指道路,即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範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於公眾通行的場所;環境指道路上的通行空間及其周圍建築、設施、林木等景觀與氣候、廢氣、噪音以及各種交通現象所構成的靜態和動態的交通環境。

  3、“道路”是如何劃分的?車輛、行人為什麼要各行其道?

  答:道路的劃分是依法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將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由於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上的通行方式尤其是行駛的速度差別很大,如果它他們都在同一車道內行駛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最先受到傷害的就是非機動車和行人。其次,都在同一車道內行駛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機動車也就發揮不了它們的優越性。因此,車輛、行人各行其道無論對是對機動車,還是對非機動車和人行都是有益的。另外,各行其道還是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保護自己生命安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