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

  我國自然災害頻發、分佈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那麼,你知道怎麼防禦自然災害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有哪些

  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1:制訂預案,常備不懈

  通過在國家、省、市、區以及企事業單位、社群、學校等制訂與演練應急預案,形成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有條不紊、有備無患的局面。應急預案應包括對自然災害的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預測預警、資訊報告、應急響應、應急處置、應急保障、調查評估等機制,形成包含事前、事發、事中、事後等各環節的一整套工作執行機制。

  不能將預案束之高閣,要通過培訓和預案演練使廣大群眾、災害管理人員熟練掌握預案,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預案。

  居安思危,預防為主。要增強憂患意識,常抓不懈,防患於未然。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政府應鼓勵社群制定緊急防災預案、開展救災演練、裝備專門的通訊裝置在緊急條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訊方式,並保證必要的緊急儲備物資和設施。積極做好裝備、技術、人員等方面的應急準備。

  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2:以人為本,避災減災

  以人為本,把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防災減災的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

  面對自然災害,科學防禦,從早期盲目的抗災到近年來主動地避災,體現了在防災減災中的科學發展觀。

  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3:監測預警,依靠科技

  在防災減災中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並高度重視和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資訊釋出。

  氣象災害是可以有較長預警時效、較高預測預報準確率的一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訊號製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資訊釋出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採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並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臺風防禦工作實踐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氣象科技在防颱抗臺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氣雷達和自動氣象站、移動氣象臺,以及氣象衛星等現代化探測手段,提高了對臺風的最新動態進行實時監測的能力;數值預報產品,為準確預報臺風未來的路徑提供了參考依據,使預報員對臺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更有信心、更有把握,為準確超前的預報提供了科學依據;骨幹預報員在臺風預報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4:防災意識,全民普及

  社會公眾是防災的主體。增強憂患意識,防患於未然,防災減災需要廣大社會公眾廣泛增強防災意識、瞭解與掌握避災知識。在自然災害發生時,普通群眾能夠知道如何處置災害情況,如何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政府與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路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進社群、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莊”行動,使最基層的社群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避災、自救、互救技能,達到減災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把災害、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禦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社會公眾要充分認識災害預警資訊的重要作用,瞭解各類預警資訊含義,在收到災害預警資訊時,根據不同預警資訊、不同的預警級別,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需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資訊釋出渠道。利用廣播、電話、手機簡訊、街區顯示屏和網際網路等多種形式釋出預警資訊,重要預警資訊在電視節目中能即時插播和滾動播出。有關部門能確保災害預警資訊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使用者手中,使他們有機會採取有效防禦措施,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近年來,氣象部門在重大氣象預警資訊服務中,向政府相關部門呈送供決策的氣象資訊的同時,在電視上滾動播出氣象警報,並用手機簡訊將氣象預警資訊釋出至使用者,使基層幹部和群眾對預警情況心中有數,從而解決氣象產品從氣象局到普通使用者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5:應急機制,快速響應

  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快速響應、協同應對”是應急機制的核心。

  防災減災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組織領導,各個部門積極響應。在氣象災害應急管理中,氣象部門在內部上下聯動的同時,加強了與新聞、水利、民政、安全監督、海洋、農業、林業、環境等部門的橫向聯動和緊密協作,建立應急聯動機制,把氣象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體系。

  需要加強以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製度,充分動員和發揮鄉鎮、社群、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志願者隊伍的作用,依靠公眾力量,形成規範、高效的災害管理工作流程。

  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6:分類防災,針對行動

  不同災種對人類生活、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差異很大,防災減災的重點、措施也不同,如對臺風災害,重點是防禦強風、暴雨、高潮位對沿海船隻、沿海居民的影響,強霧、雪災則對航空、交通運輸形成很大影響,沙塵暴災害主要影響空氣質量。根據不同災種特點以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特徵,採取針對性應對措施。

  預防和減輕颱風災害,應根據颱風預警級別,及時疏散沿海地區居民,人員應儘可能呆在防風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隻走錨、擱淺和碰撞,拆除高層建築廣告牌,預防強暴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災害。

  對暴雨洪澇災害,根據雨情發展,及時轉移滯洪區、洩洪區人員、財產,及時轉移城市低窪危險地帶以及危房居民,切斷低窪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濃霧發生時,大氣能見度與空氣質量明顯下降,機場、高速公路、航運採取停運、封閉措施,交通駕駛人員控制速度,確保安全,居民減少外出、外出時戴口罩。

  雪災發生時,相關部門做好交通疏導,必要時關閉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駕駛人員小心駕駛,防範道路結冰影響。

  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7:人工影響,力助減災

  人工影響天氣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減災科技手段。在合適的天氣形勢下,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霧等作業,可以有效抵禦和減輕乾旱、洪澇、雹災、霧災等氣象災害的影響和損失。

  自然災害的防禦措施8:風險評估,未雨綢繆

  自然災害風險指未來若干年內可能達到的災害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開展災害風險調查、分析與評估,瞭解特定地區、不同災種的發生規律,瞭解各種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對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短期和長期變化方式,並在此基礎上採取行動,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包括災情監測與識別、確定自然災害分級和評定標準、建立災害資訊系統和評估模式、災害風險評價與對策等。

  不同發展水平的地區對自然災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不同,其防災救災能力也各不相同。災區的經濟實力與發展水平、社會制度、災區自組織能力都是影響區域自救能力和恢復能力的重要因素。經濟發達地區,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災後恢復能力強,速度快,但其損失也就越大;不發達地區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弱。當致災因子與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的脆弱性相結合,災害風險也隨著增加。

  通過自然災害的綜合風險評估,並應用評估結果,可以進一步探討自然災害風險管理模式和預防措施,可以有針對性地控制災害,規範對易災地區的利用,提高對災害的認識。

  美國等發達國家在災害風險評估方面的經驗與做法值得我國學習、借鑑。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建立了對內陸和周邊水域、森林和其他自然資源進行製圖、調查的政府機構,收集了大量有關洪水、火災、風暴和相關災害的資料,為有關地區後來的災害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美國地質調查局、海岸和地質調查局、美國林業局在內的機構,記錄了大量洪水、航運災難、極端氣候事件、森林火災,以及相關的原因和措施方面的資料。依據風險評估資料,建造大規模的防災工程,如堤壩、水庫、海堤等,突發事件“避難”場所;從法律上控制對易災土地的利用;制定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防災標準和法規;通過教育和宣傳,提高多災地區居民的防災意識;開展農作物、洪水和地震保險;開展改善氣候的實驗,如人工增雨、消霧、減弱風暴,及降低地層縫隙的壓力避免地震等實驗。在上世紀中葉,聯邦政府還制定了全國性的第一部災害救助法律,啟動永久性的災害救助專案。美國陸軍工程兵在修建災害工程 防洪堤、水壩和防洪牆的同時,還為大型人工養灘專案提供資金資助、為沿海地區建立風浪侵襲模型,監督跨洲颶風疏散計劃的實施,受洪水影響溼地使用許可管理等。保險公司如聯邦保險管理局,與當地政府共同監督洪區和高風險沿海地區的製圖和管理,通過各種政策增強公眾對洪水的認識,幫助受災人員恢復工作生活,推動在有嚴重洪水威脅地區的長期居民搬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