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的措施有哪些

  地震自救一定要遵循快速救助的原則,而地震逃生的措施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

  地震逃生的措施

  一、發生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

  三、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四、被埋要儲存體力.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儲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五、手機和充足點的電池放在身邊備用.

  大多數破壞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動只是一瞬間,只有強烈的地震才能有長達一分鐘的感覺,而絕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只延續幾秒鐘.為此,只有保持鎮定,採取果斷措施來保護自己,才能夠減少你所遭遇災害的損失.

  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1.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地震時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地震時,關火、滅火是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關火的機會有三次,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第二次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第三次在著火之後,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地震發生後,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製板牆、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將門開啟,確保出口。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於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所以,要將門開啟,確保出口。

  5.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當地震時,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物件。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築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6.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鎮靜地採取行動。

  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7.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8.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9.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地震發生後,宜採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10.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資訊,冷靜地採取行動。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資訊。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資訊,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地震後的自救方法

  儘量找一些毛巾、衣物或者其他布料,將它們弄溼,掩住自己的口鼻處,包住頭部,防止吸入灰塵引發窒息,也防止東西砸傷頭部。

  儘量保持自己的手腳活動,清理壓到身上的物件和塵土。

  觀察周圍是否有物件能夠藏身躲避,或者挪動身邊的東西支撐起上方的物件,以免它倒塌,同時擴大身邊的活動空間,多一些空氣。

  如果是與其他人一起被壓埋在一個地方,那麼要互相鼓勵,互相說話吸引注意力,千萬不可都放鬆。

  努力尋找和開啟通道,設法朝著有光的方向和寬敞的方向移動。

  一時之間找不到辦法脫離困境的,一定要儲存體力,不能隨意浪費力氣,儘量尋找水和一些生活代用品,為自己爭取延長生存的時間,等待救援。

  因為被掩埋或者被困在某一個密閉環境中,所以光是喊救命有可能無法讓外面的人注意到,所在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利用其他的方式來向外界傳達呼救資訊,比如用硬物敲打牆壁,敲打水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