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課程網路平臺建設的新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論文關鍵詞:課程網路平臺 問題 對策
  論文摘要:課程網路平臺在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現有的網路平臺存在著兩大主要問題:一是沒有處理好展示功能與教學實踐的關係;二是忽視了課程建設的管理功能。解決的對策是:一方面要通過解決展示模組與教學模組之間資料鏈接的技術問題,將II類網路平臺連結到I類網路平臺中去;另一方面是要解決不同層次平臺的建設許可權及其在Web網頁上的生成模式。  
   
  教育部精品課程建設工程,極大地推進了課程建設的資訊化程序。課程建設資訊化就是以現代資訊科技為基礎的新課程建設體系,包括課程觀念、課程管理、教育內容、教育模式、課程評價、課程環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它主要包括兩個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路教學支撐環境。其中,網路教學支撐環境特指支援網路教學的軟體工具、教學資源以及在網路教學平臺上實施的教學活動。可以說,課程建設的資訊化最終是要通過網路平臺的建設來實施。因此,網路平臺的建設質量,直接關係到學校精品課程的建設質量,尤其加強網路平臺的建設,不斷完善其功能就成為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一、課程網路平臺的特點與功能 
   
  課程建設是專業教學的基本元素,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核心因子,傳統的文字、封閉的、靜態的課程建設模式,即將被超文字、開放的、動態的課程建設模式所替代,支撐這一改革的基石就是網路平臺的建設。 
  網路平臺可以通過文字、影象、圖形、動畫、音訊、視訊、模擬軟體等多種媒體,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進行教學內容的呈現;最大限度地突破時間與空間的侷限,通過多種表現手法化解課程的難點,具有開放化、立體化、多元化、方便性等特點。 
  1.對管理者而言,可以通過分配不同的建設與管理許可權,對不同角色的建設現狀隨時進行監控、指導、協調、評價,增強管理的規範性、課程評價的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 
  2.對教師而言,可以利用校園寬頻網,構建一個現代資訊科技電腦化、數字化、網路化環境框架和平臺,利用資訊加工工具讓學生的知識得以構建,利用文書處理、影象處理、資訊整合的數字化工具,對課程知識內容進行重組、創作,使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能夠使學生進行知識重構和創造。 
  3.對學生而言,可以在以多媒體和網路為基礎的資訊化環境中實施課程學習活動,如在網上實施自主學習、討論學習、協商學習、虛擬實驗、創作實踐等學習環節。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特點和喜好,自由靈活地選擇教學內容。另一方面,網路平臺具有協作學習的功能,學習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不僅能進行交流研討,還可以利用適當的軟體工具支援協同創作,使分佈在不同地區的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資訊交流。 
   
  二、課程網路平臺的建設目標 
   
  建設目標是建設者預想要達到的建設質量的構架,它對建設任務的完成起著規範、指導與調控的作用。一定的建設任務必定要有相應的建設目標來引導。根據學校總體課程建設要求與網路平臺現有的建設水平,課程網路平臺的建設目標應該定位為三個層次:優質建設目標、重點建設目標、普及建設目標。 
  1.優質建設目標 
  通過不斷的建設與優化,能夠培育出一定數量的優質網路平臺,為申報校級及以上的精品課程奠定紮實的基礎。 
  優質網路平臺的定義及建設標準:優質網路平臺是指以教師團隊為單位建設的同名大類課程平臺,它必須符合如下建設標準:符合校級精品課程或省級精品課程立項標準,板塊完整,內容充實,多媒體課件質量高、效果好;導航清晰、明確;連結準確、無死鏈;大多數文件能夠直接點選檢視;能開展網上教學互動;可以實施網上考試;能夠體現教師團隊的網上教學情況;各課程教師的網上教學資源、網路教學現狀都能夠通過恰當、流暢、直接的方式予以連結。 
  2.重點建設目標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得每一個具有獨立課程程式碼的課程,建成I類網路平臺。這類平臺能夠在Web網頁上直接顯示,並且可以通過學院、課程性質、專業、建設層次等任何一種不同的途徑進行點選查詢。 
  I類網路平臺的定義及建設標準:I類網路平臺是指以教師團隊為單位建設的具有獨立課程程式碼的網路教學平臺,它必須符合如下建設標準:板塊完整,網上資源豐富、規範,觀點正確,多媒體課件質量高、效果好,能開展網上教學互動,可以實施網上考試,能夠體現教師團隊的網上教學情況,各課程教師的網上教學資源、網路教學現狀都能夠通過恰當、流暢的方式予以連結。 
  3.普及建設目標 
  通過每一學期的努力,使得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期、每一個教學班級的課程,都建設II類網路平臺。 
  II類網路平臺標準:II類網路平臺是指以教師個人為單位建設的適應不同學期、不同授課物件的網路教學平臺,它必須符合如下建設標準: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課件)、習題集、參考文獻等主要教學資源能夠上網,能開展網上教學互動。 
  4.三個層次建設目標之間的關係 
  II類網路平臺是I類網路平臺、優質網路平臺的基礎,優質網路平臺、I類網路平臺是II類網路平臺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