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如何脫險

  在乾裂的河床上,或者在建於狹窄的水道上或屏障後的建築物附近,暴雨很快會引發洪水。洶湧的水流將沖垮這些屏障,吞沒所經之處的一切。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洪災脫險方法,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洪災脫險方法

  1.警惕水災

  如果在一段時間乾旱之後出現持續不斷的大雨和大風暴,就要警覺起來,遠離水道和低窪地區。但洪水能影響很大的範圍。在高地駐紮總是更加安全的,如果水位上升,就轉移到更高的地域。在多山地區要遠離峽谷低地,這些地方特別容易被洪水光顧。

  食物來源不成問題,至少最初是這樣。因為動物也會躲向高處,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弱小的動物都會集中到安全地帶——但是小心不要被在水中驚慌失措的動物傷害。

  飲用水或許不易得到,大水雖在四周肆虐,但可能已受汙染。接聚雨水飲用,並且在使用前把它煮一煮。

  2.被淹沒的建築

  如果水面上漲的時候在一座堅固的建築物裡,呆在裡面別跑,即使水位迅速漲高,危險也比赤腳逃出要小些。關閉煤氣和電路,準備應急的食物、保暖衣服和飲用水。飲用水要儲存在可擰緊瓶蓋的塑料瓶和其他密閉性好的容器中。所有的盛水容器都要密封,避免漏水或被汙染,這很重要。如果可能的話,收集手電、口哨、鏡子、色彩豔麗的衣服或旗子,它們可以作訊號之用,將其放進工具箱。一個野營爐很有價值,可以用來加熱食物、飲水和取暖。蠟燭也有用——也不要忘記火柴。

  3.向上轉移

  轉移到上層房間,如是平房就上屋頂。如果你被迫上了屋頂,可架起一個防護棚。如果屋頂是傾斜的,將自己系在煙囪或別的堅固的物體上。如水位看起來持續上升,準備小木筏,如果沒有繩子捆紮物體,就用床單。除非大水可能沖垮建築物,或水面沒過屋頂迫使你撤離,否則呆著別動,等水停止上漲。

  4.預防洪水

  如果你住在容易發生水災的河谷或海濱地區,算一算你的家比正常水平面高出多少,要了解通向高地的最容易的路線——不一定非要是公路線,因為大多數公路與谷底的水道平行,在雨季要多收聽洪水警報,它將經常預告水面可能上漲到的高度和可能影響的區域。

  即使洪水只再漲高几釐米,也能引起巨大損失,沿門檻和窗底放好裝滿泥土的沙袋或塑料購物袋,儘可能將水拒之門外。如果你擁有一個真正密閉的建築物和門、窗,別的可能進水的縫隙也已被堵塞,水就不會進來。

  5.突發水災

  在下雨時或雨後、突發的暴雨水流將衝向山谷和河床。記住,不要呆在山腳下,否則會被衝下來的洪水淹沒——洪水常常攜帶著泥沙和能置人於死地的樹木及岩石的殘渣碎塊。

  6.海灣洪水

  常與大潮和大風連在一塊,大潮和大風會使洪水水位更高。通常可以接到洪水警報,最好的方法就是撤離。

  7.水災之後

  洪水退後,留下一幅殘亂的景象:滿眼都是破敗的廢墟和被淹死的動物屍體。

  由於腐爛和水汙染會引發疾病,格外小心是必要的。把所有的動物屍體燒掉——不能冒險吃它們。所有的水飲用前要徹底煮沸。洪水過後仍可找到某些莊稼和作物,逃離洪水的鳥類可安全食用。

  洪災後不要吃的“七類食品”

  1、不要吃餿飯菜。

  不要以為被汙染或腐敗的食物再經過煮熟即可完全消毒殺菌,因為有一些細菌或黴菌所產生的毒素並不會因為加熱而失效,雖然加熱已經將細菌殺死,但牠所分泌的毒素仍會造成危害。所以任何被懷疑已經被汙染或有腐敗現象的食物還是以丟棄為宜。

  2、不要吃毒死、病死和死因不明的家禽和魚蝦。

  死因不明的禽畜、魚蝦可能受毒物或病菌汙染,吃了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等疾病。

  3、不吃過期食品。

  方便麵、罐頭等盒裝、瓶裝、袋裝的定型包裝食品在食用前前,要注意檢視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4.不要吃無證人員出售的食品。

  製售食品,包括出售自己製作的饅頭、熟肉等,都需要領取衛生許可證,無證人員不許出售食品。

  5、不要吃被洪水淹過的食品。

  生鮮的食品遭到水淹,為確保安全,最好丟棄,不要食用。家中若有一些罐頭、利樂包鋁箔包等食品,要注意是否有破損、鏽蝕、膨罐等現象,若有這些現象,必需將其丟棄,不要食用。

  要注意冰箱內的食物,若冰箱已遭水侵入,或曾經停電,則生鮮食品最好丟棄不用;未拆封的包裝食品則要小心檢視,若有破損,則立刻丟棄,不要存有僥倖的心理,以免得不償失。

  6、不要吃未洗淨的瓜果蔬菜。

  未洗淨的瓜菜,如西瓜、西紅柿等,或用河水洗過,皮上可能沾有病菌病毒,吃了很容易得病。皮可以吃的瓜果,生吃前一定要用清潔的水洗淨,再用開水燙一下,或者削皮後再吃。

  7、不要吃涼拌菜、沙拉等未經煮熟的食品。

  災區條件差,冷盤特別是滷菜在製作銷售過程中容易汙染,吃了容易誘發疾病。不要誤以為新鮮大蒜、蒜頭、姜、辣椒、芥末這些東西可以消毒殺菌,在水淹過後,徹底地煮熟食物才是正確的消毒殺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