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襲前如何自救

  颱風給廣大地區帶來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生產生活關係密切的降雨系統。但颱風也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災害。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颱風來襲前的自救方法,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颱風襲來前如何自救

  1、瞭解天氣預報,儘早掌握颱風的行動方向颱風到來前,氣象部門將對臺風中心的移動路徑、登陸地點、登陸時間和風雨強度作出準確預報。所以,及時瞭解天氣預報,儘早掌握颱風的行動方向是躲避颱風災害最有效的方式。

  2、颱風來臨,提前轉移對於颱風災害來說,最好的救援方式就是提前轉移。颱風到來之前,在沿海作業或打漁的船隻,一定要及時收聽收看當地氣象臺站的颱風預報和警報,提前返回港口或港灣避險。在收不到天氣預報的地方也可以通過一些颱風的常識來預測颱風的到來,及時採取措施。對於海上航行的船隻來說,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躲避颱風帶來的危險。

  氣象學家和航海學家根據颱風移動的方向,將颱風區分為危險半圓和可航半圓。當船隻不幸駛入危險半圓時,應儘快改變航向,脫離颱風。颱風區分為危險半圓和可航半圓逃生寶典在民間流傳著“跑馬雲,颱風臨”、“無風起長浪,不久狂風降”等颱風諺語。跑馬雲的學名叫“碎積雲”,會發生在臺風的外圍,勢如跑馬。見到這種“碎積雲”時,就是本地將受到颱風侵襲的預兆。“無風起長浪,不久狂風降”的科學根據是颱風中心的極低氣壓和雲牆區的大風,常使海面產生巨大的風浪,並向四周傳播,由於風力減小和能量消耗,浪高逐漸減小,週期變長,形成湧浪。湧浪傳播的速度比颱風的移動速度快2~3倍。因此,有些颱風在影響我國前的2~3天即可在東部沿海觀測到湧浪。海上的船隻可根據湧浪的傳播變化,預測颱風的到來,及時回港避讓颱風。

  3、選擇避險場所,科學掌握逃生方法如果在臺風經過時,已經沒有撤離時間了,應該及時尋找一些相對結實的建築物作為掩體,如高架橋的橋洞、堅實的房子等。但是絕對不能把高壓線的鐵塔作為躲避的掩體。因為在臺風經過的地方,多會出現閃電,同時高壓線也可能被大風吹落到地上,要防止雷電和高壓電的傷害。逃生寶典如果在野外遭遇龍捲風,千萬不要慌張,應該及時辨認龍捲風的行進路線並選擇逃離路線,龍捲風的行進路線都比較狹窄,可以利用汽車等交通工具朝著與龍捲風行進路線垂直的方向撤離。

  在臺風經過的時候,如果我們已經在室內躲避了,應該封死窗戶並遠離窗戶,防止被玻璃或窗外飛來的物體傷害。正確的位置應該是躲藏在沒有窗戶的房間裡,如浴室、儲藏室、地下室等地方,並且要切斷電源,關好煤氣。等待颱風過後再採取其他的自救措施或等待救援。及時辨認龍捲風的行進路線,朝著與龍捲風行進路線垂直的方向撤離。

  防颱風十大實用方法

  1、提前作好相應準備,如固定門窗或其它室內外懸掛物,準備食物、手電筒等;

  2、根據各種媒體及時瞭解颱風動態;

  3、檢查自己的準備措施是否完善,居住區域是否安全;

  4、要聽從當地部門的安排,不要在危險範圍內活動;

  5、如果被通知撤離,要立即執行,以確保安全;

  6、應把門窗捆緊栓牢,特別應對鋁合金門窗採取防護;

  7、危房住戶應迅速轉移;

  8、要切斷霓虹燈廣告牌的室外電源;

  9、居民切勿隨意外出,並遠離迎風門窗;

  10、停止高空及戶外危險作業,停止各種露天集體活動和室內大型集會。

  颱風帶來的危害及對環境的影響

  颱風災害主要是在臺風登陸前和登陸之後引起的。颱風引起的直接災害通常由三方面造成:

  一是狂風。颱風風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於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因此颱風大風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萬噸巨輪拋向半空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颶風級的風力足以損壞甚至摧毀陸地上的建築、橋樑、車輛等。特別是在建築物沒有被加固的地區,造成破壞更大。大風亦可以把雜物吹到半空,使戶外環境變得非常危險。

  二是暴雨。一次颱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毫米-300毫米,甚至500毫米-800毫米的大暴雨。颱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來勢凶猛,破壞性極大,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

  三是風暴潮。當颱風移向陸地時,由於颱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颱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6米。如果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築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颱風帶來的災難

  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像颱風這樣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以後,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常常誘發出一連串的其他災害。這些次生災害和衍生災害常常容易被人們忽視,從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颱風的次生災害包括暴雨引起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另外,房屋、橋樑、山體等在臺風中受到洪水長時間的沖刷、浸泡,即便當時沒有發生坍塌,待颱風、洪水退去後,由於上述原因容易出現房屋、橋樑坍塌等,也要引起高度的警惕。

  我國是颱風引發的地質災害較嚴重的國家,颱風暴雨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十分頻繁,最易造成人員傷亡。例如前幾年的颱風“雲娜”重創浙江時造成樂清市發生重大泥石流地質災害,颱風“龍王”暴雨引發山洪災害,颱風“莫拉克”影響臺灣島時造成的泥石流淹沒了一整個村子。在一些大中城市,颱風造成的暴雨和海水倒灌很可能造成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引發交通癱瘓、地鐵停運等,影響城市正常執行甚至造成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