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洪水災害

  發生洪水是不可避免,因此知道要如何應對洪水的發生就是我們所需知道,這樣我們才能得以自救。那麼,你知道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洪水災害應對措施,歡迎大家閱讀!

  洪水來臨的應對措施

  1.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臺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等高的地方暫避。

  2.如洪水繼續上漲,暫避的地方已難自保,則要充分利用準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紮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儘快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絡,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注意:千萬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杆、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4.如已被捲入洪水中,一定要儘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5.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

  6.洪水過後,要做好各項衛生防疫工作,預防疫病的流行。

  都市遭遇洪水必備的四招自救法

  1、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及衛生條件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築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等。

  2、將衣被等禦寒物放至高處儲存;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紮後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票款、首飾等物品可縫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並蒐集木盆、木塊等漂浮材料加工為救生裝置以備急需;洪水到來時難以找到適合的飲用水,所以在洪水來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貯備乾淨的飲用水。

  4、準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儲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可與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絡。

  洪水災害的危害

  洪水災害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洪水往往分佈在人口稠密、農業墾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溫帶、亞熱帶。中國、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洪水災害發生最頻繁的地區,美國、日本、印度和歐洲的洪水災害也較嚴重。

  中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季風氣候顯著,是世界上水災頻發且影響範圍較廣泛的國家之一。全國約有35%的耕地、40%的人口和70%的工農業生產經常受到江河洪水的威脅,並且因洪水災害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居各種災害之首。

  根據史料統計,從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當中,全國各地發生較大的洪澇災害1092次,平均約每兩年發生1次。1954年是1949年以來長江全流域洪澇災害最嚴重的一年,全國受災農作物面積達2?4億畝,約3?3萬人死亡。

  如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受災面積3?34億畝,受災1?8億人次,死亡4150人。

  從洪澇災害的發生機制來看,洪水災害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和可重複性。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洪水災害易發生在下半年,我國的洪水災害主要發生在4—9月。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水幾乎全部都發生在夏季。洪水災害與降水時空分佈及地形有關。世界上洪水災害較重的地區多在大河兩岸及沿海地區。對於我國來說,洪澇一般是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區多,內陸地區少;平原地區多,高原和山地少。洪水災害同氣候變化一樣,有其自身的變化規律,這種變化由各種長短週期組成,使洪水災害迴圈往復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