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二歷史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及答案

  對於即將迎來重要的考試,作為考生的你,做好了複習的準備工作了嗎?讓我們來做一張試卷測試一下你的學習水平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川教版初二歷史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川教版初二歷史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60分,每小題2分

   1.“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先佔火藥庫,後佔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凶!中國的軍隊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瀋陽城!”這首民間小調所直接反映的事件是

  A.南京大屠殺 B.九一八事變 C.八一三事變 D.甲午中日戰爭

   2.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目的是

  A.掠奪中國東三省的資源 B.緩和國內矛盾

  C.佔領亞洲,稱霸全球 D.把中國東北變成其獨佔的殖民地

   3.九一八事變後不到半年,東北三省全部淪於日寇之手。其主要原因是

  A.日軍的攻勢太猛 B.東北軍防守不力

  C.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 D.中國的武器落後

   4.如果以“勿忘國恥,以史為鑑”為主題出板報,應選擇下列哪一素材為好?

  A.南昌起義 B.九一八事變 C.西安事變 D.東北易幟

   5.“兵諫仰西安,真誠促抗聯。張楊伸大義,國共繪新天。敵愾同仇切,城巍統戰堅。” 這首詩讚頌的是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了

  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國共第一次合作 D.國共兩黨共同執政

   6.對西安事變及和平解決事變的正確評價是

  ① 是一次具有愛國意義的兵變 ② 標誌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

  ③ 預示了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 ④ 標誌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張學 良、楊虎城扣押蔣介石,發動西安事變的主要目的是

  A.爭奪國民黨的領導權 B.打回東北去C.逼蔣抗日 D.投靠紅軍

   8.西安事變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推動 B.抗日救亡運動的影響

  C.國民黨內部矛盾的加劇 D.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9.張學良將軍去世後,中共中央在唁電中稱他“是中華民族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的真摯朋友。”可以證明這一觀點的事件是

  A.盧溝橋抗戰 B.九一八事變 C.西安事變 D.重慶談判

   10.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被迫接受的條件是

  A. 立即抗戰 B.停止內戰,聯共抗戰C.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D.先剿共後抗戰

   11.臺兒莊戰役和百團大戰勝利的相同意義是

  ① 沉重的打擊了日寇 ② 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

  ③ 提高了共產黨 和八路軍的威望 ④ 是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一次重大勝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20世紀30年代,盧溝橋畔的隆隆炮聲震驚了世界,佟麟閣激勵將士:“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屍,以死報國”。此情景發生於

  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

   13.2005年4月,中國共產黨胡錦濤與國民黨主席連戰舉行了會談。歷史上國共兩黨曾兩度合作。請問第二次國共正式合作是在什麼事件之後?

  A.七七事變   B.西安事變   C.臺兒莊戰役   D.中共七大

   14.他是二十九軍師長,因率領中國軍隊英勇抗日而為國捐軀,今天的北京還留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這個人物是誰?

  A.楊靖宇   B.張自忠   C.佟麟閣   D.趙登禹

   15.“八路軍”這個名稱出現的時間是

  A.1921年 B.1926年 C.1935年 D.1937年

   16.下列有關中共七大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 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召開的會議 ② 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③ 它為爭取抗戰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④ 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後排序,正確的是

  ① 九一八事變 ② 南京大屠殺 ③ 七七事變 ④ 西安事變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18、全面內戰爆發的標誌是:

  A、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

  B、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解放區

  C、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

  D、 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解放區

   19、“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戰爭形勢起了一個根本的變化,即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國民黨軍隊則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這一轉變,是以解放軍渡過黃河向南進攻,把戰爭推進到國 民黨統治區為標誌的。”這段話所指的歷史事件是:

  A、重慶談判開始 B、《雙十協定》簽訂

  C、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D、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

   20、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展開的三次主力大決戰不包括: A、遼瀋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

   21、有人形象地稱遼瀋戰役為“關門打狗。”認為這裡的“門”是指:

  A、遼寧 B、瀋陽 C、長春 D、錦州

   22、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的人民解放軍主力是:

  A、東北人民解放軍 B、 中原人民解放軍 C、西北人民解放軍 D、華東人民解放軍

   23、三大戰役中,鄧小平曾親自參與指揮了:

  A、遼瀋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24、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基礎的戰役是:

  A、遼瀋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25、三大 戰役中,殲滅國民黨軍隊人數最多的戰役是:

  A、遼瀋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26、平津戰役的戰場在:

  A、東北地區 B、華北地區 C、華東地區 D、西北地區

   27、平津戰役後北京的文物古蹟得到了完好的保護,對此作出了重要貢獻的人是:

  A、張學良 B、李宗仁 C、傅作義 D、楊虎城

   28、三大戰役勝利的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於:

  A、粉碎了國民黨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B、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C、粉碎國民黨對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D、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線和大城市

   29、既 參加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又參加重慶談判的中國共產黨人是

  A、周恩來 B、毛澤東 C、王若飛 D、朱德

   30、標誌統治人民22年之久的國民黨政權垮臺的事件是

  A、三大戰役 B、渡江戰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

  二、材料解析題: 40分

  31、閱讀下列材料:“瀋陽日軍行動,可作為地方事件,望力避衝突,以免事態擴大。一切對日交涉,聽候中央處理可也。” ——蔣中正

  請回答:

  ①材料中說的“瀋陽日軍行動”指的是什麼?2

  ②蔣介石和南京國民政府採取了什麼對策?2

  ③這份電令造成了什麼後果?2

  32、目前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有兩個前途。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要使中回到不獨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統一、不富強的老狀態裡。這是個黑暗的前途。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要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國家。這是個光明的前途。我們要努力爭取實現光明的前途。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

  請回答:

  ①這是毛澤東在哪次會議上的報告?2

  ②這次大會的主要內容?4

  ③大會制定的政治路線是什麼?4

  ④這次會議有何意義?2

  33、材料一:抗戰勝利後,國民黨陰謀發動內戰,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對這種形勢,蔣介石的謀士陶希聖說:“利用談判拖一拖也好。共產黨拒絕談判,我們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蔣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內一連三次電邀毛澤東“共同商討國家大計”。

  材料二: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棄和平的談判。即使被逼得進行全面自衛抗戰,也仍然是為爭取獨立、 和平、民主、統一。

  ──周恩來《在上海魯迅逝世十週年紀念會上的演說》

  請回答:1上述材料與哪一歷史事件相關? 2

  2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共同商討國家大計”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2

  3當時進行的和平談判有希望嗎?為什麼?4

  4 對此,中共做出了什麼決定?為什麼? 4

  川教版初二歷史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B B A C D C B A C A D D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C D D A C B C B C B A C

  二、非選擇題

  31、1九一八事 變;

  2不抵抗政策;

  3不到半年,東北三省淪陷,東北變成日本的殖民地

  32、1中共七大;

  2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

  3放手發動群眾,狀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上,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4大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33、1重慶談判

  2為了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欺騙人民

  3沒有。因為蔣介石發動內戰是真,和平談判是為了欺騙國內外輿論,為了有充分的時間準備內戰

  4同國民黨談判。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國民黨假和平的陰謀。

""的人

1.2016中考歷史同步試題及答案3套

2.2015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3.2015-2016學年初三上冊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

4.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和答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