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文明禮儀之校園禮儀

  青少年時期是最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的時候,但是遵守校園規則,學會基本的校園禮儀不以任何情況而改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青少年文明禮儀中校園禮儀的常識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學生的著裝有哪些基本要求?

  衣著得體。上學時,校服穿著規範,乾淨平整,無破損、缺扣現象。少先隊員、共青團員應依照規定佩戴紅領巾或團徽。休閒時間,服裝適合學生身份,整潔大方。夏日著裝不得露肩、背,不得過短、過透。不穿拖鞋進入校園,女生不宜穿高跟皮鞋,不佩帶任何首飾,如耳釘、項鍊、手鍊、腳鏈、戒指、護身符等。

  2.學生的儀容、舉止有哪些基本要求?

  1髮型注意保持自然、簡便、整齊,不披頭散髮,不燙髮、染髮,不剪怪異髮型,不剃光頭,平視時頭髮不遮住五官。男生頭髮前不蓋眉、旁不遮耳、後不過頸。女生髮型自然大方整齊,發不遮臉,髮飾不耀眼,梳理得當。

  2面部整潔。男生不留鬍鬚、鬢角。女生一般不化妝;女大學生在社交娛樂活動中,可以化淡妝,不宜濃妝。

  3手部清潔。定期修剪指甲並保持手部乾淨,不塗抹指甲油。

  4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路上行走,不要多人並排、嬉戲打鬧。上課時不要東倒西歪。

  5言語文明,不說粗話髒話,不吸菸、喝酒、打架鬥毆。少出入娛樂場所,更不能酗酒鬧事。

  3.上課時應注意哪些禮儀?

  1上課鈴響時,學生應在教室裡保持良好的儀態,端正坐、立、行、讀書及寫字的姿勢,恭候老師上課。

  2當老師宣佈上課時,學生應迅速起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

  3課堂上不使用手機、音樂播放器等任何與課堂學習無關的物品。

  4不遲到。如果遲到,應該輕敲教室前門,立正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後進入教室。

  5上課時姿態端正,集中注意力聽課,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認真做好筆記,不得交頭接耳。別人發言時,要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做無關的動作,不發出各種聲響,更不能取笑他人,要通過真誠的眼神和表情給發言者以鼓勵。

  6上課時,如遇到同學身體不適等突發事情,不要圍觀或表現出厭惡情緒,要關心同學,聽從老師安排,協助老師妥善處理。

  7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沒宣佈下課,學生仍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老師宣佈下課時,應端正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4.同學之間交往應遵守哪些禮儀?

  1團結同學。遇見同學要主動打招呼,禮貌待人;對待同學的缺點或錯誤,要多體諒,多包容,要樂於助人。

  2尊重他人人格及權益。未經允許不要進入他人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拆看他人信件、日記,不打聽同學的隱私;借用物品,應徵得對方同意,用後及時歸還,並應致謝,若有損壞,照價賠償;不給他人起帶有侮辱性的綽號,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正確對待同學的弱點、缺點和殘疾。

  3尊重同學,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巨集大量。不挖苦諷刺他人,不在同學背後說三道四,不捕風捉影,不說讓他人難堪的話。

  4有求於同學時,需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使用同學的手機和電腦時,不能隨便翻同學的個人資訊。出國留學網提醒您,即便同學不在也應該恪守這一點,這是起碼的道德。

  5男女同學正常交往,大方得體;男同學要尊重和照顧女同學。

  6同學之間相處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兩個同學關係再好,不該問的也不要問。

  7言而有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萬一不能做到,應及時說明並真誠致歉。

  5.學生尊敬師長應注意哪些禮儀?

  1遇見師長,應主動行禮問好。

  2遞交作業本時,應將作業本正面朝上,雙手遞上。接作業本時,要用雙手,並對老師說“謝謝”。

  3老師家訪時,要出門迎送,熱情接待。

  4要尊重老師的人格,不對老師的相貌、衣著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5要誠懇接受老師的教育和指導。向老師提意見或建議時,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不賭氣,不吵鬧。課堂上如果老師出現筆誤或口誤,不宜生硬糾正,更不能當堂譏笑、鬨鬧,可以寫紙條呈遞提醒,或下課後婉轉提醒老師,不能因為老師的失誤或不是,而在言語中表現出不屑,更不能當眾給老師難堪。

  6出入老師辦公室,先輕敲門,允許後方可進入;與老師交談,躬身站立一側,說話音量適中。若老師正在辦事或與別人交談時,不隨意打擾;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開啟老師電腦。如果要找的老師不在,但確實有急事,可給老師寫個留言。如果是與老師事先約好,則要按時到達約定的地點。

  7不要在背後呼叫老師的姓名,更不能給老師起綽號。

  8一些重要的節日,應主動問候老師。老師生病時,更要關心,如果要去探望,拜訪老師,需要事先和老師約定時間,在老師方便的時間去拜訪和探望,但不要停留太久,以免耽誤老師休息。

  青少年文明禮儀的校園基本禮儀

  1.參加升國旗儀式有哪些禮儀?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要衣著整潔,繫好衣釦、褲釦,脫帽,少先隊員應戴好紅領巾,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當奏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面對國旗行隊禮或注目禮,直到國旗升至杆頂。

  2.學生在校內公共場所要注意哪些禮儀?

  1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

  2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放學時清理自己座位的垃圾;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3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

  4在圖書館和閱覽室須保持安靜和衛生,不要高談闊論或來回走動。愛護書刊,不得偷撕資料,不在所閱讀的書刊上做記號或隨意塗畫,閱讀完報刊應按原序放回。離開時帶走垃圾。

  3.學生就餐應注意哪些禮儀?

  1進入餐廳要安靜有序,相互禮讓,不急跑,不插隊,不爭搶,不擁擠。

  2進餐時遵守食堂秩序,保持安靜,愛惜糧食。

  3進餐後要自己收拾自己的殘湯餘羹、骨頭蛋殼等,把餐具輕放到指定地點,擺放整齊,不亂扔餐具與垃圾,保持餐廳衛生。

  4.學生參加活動應注意哪些禮儀?

  1課間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不大聲喧譁,不追逐打鬧,不妨礙他人休息,注意禮讓。

  2積極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文藝演出、體育競賽、科技製作、團隊活動、文化節活動以及各種興趣的小組活動。活動中,注重合作,富有團隊精神;表現自我才藝時,要謙虛禮貌,尊重並欣賞他人的長處。

  3積極參加新課程中的綜合實踐、社群志願服務與社會調查等活動。在活動中,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場合秩序,舉止大方,彬彬有禮,說話、提問有禮貌,注意語言文明。

  4出入教室、功能室、會場等活動場所時要輕聲慢步,按指定線路有序行走,不擁擠,不搶道。

  5參加比賽時,要遵守比賽規則,不弄虛作假,不騙取榮譽。要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他人的冒犯或過失要寬巨集大量。遇到有爭議的問題,要按照程式向有關人員提出,並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

  6觀看比賽時,要做文明觀眾,要給比賽雙方隊員加油鼓勁。

  7在活動中,要愛護校園花草樹木,親近、愛護大自然,不亂扔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