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人物事蹟範文

   先進人物事蹟材料是一種應用文體。撰寫這類材料,除了需要素材的真實豐富,文辭的準確精煉等基本條件外,在寫作上還應注意突出重點,表現個性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

  大愛無疆 小愛無悔

  ——記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楊輝

  在醫院、藥品、患者特有的氛圍中,她走過了清純的少女時代;

  在血染的傷口邊,她走過金色的青春年華;

  在白色的世界裡,她用一顆真誠的心來丈量無數個夜晚的漫長;

  在親人的期待和怨聲中,她把自己的青春和時光奉獻給了一個個身患疾苦的病人„„

  一次又一次,縱然面對生命的危險和不可抗拒的死亡,她也毅然選擇鼓起勇氣迎難而上;

  “穿梭在病房之間,奔波在搶救現場/所有的患者,/都是我的鄉親,都是我的爹孃„„”27年前,她寫下這首自己最喜歡的小詩,也寫下自己一生的信念和夢想。

  幸福不在擁有多少,而在於用自己的愛心為別人帶去了多少健康和快樂!就在於對病人的每一個親切的觸撫、每一個溫暖的關懷、每一個真誠的微笑„„

  她就是楊輝——

  一所擁有1200多張床位、1000多名護士的大型綜合性醫院的護理部主任,山西省唯一的護理學科帶頭人、第一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中青年護理專家。

  27年風雨路,27年護理情,從病房到搶救現場,從城市到農村,她用愛心、勤勞、智慧和對事業的追求踐行著“人道、博愛、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

  愛,沒有邊界;愛,沒有大小;愛,其實就在身邊,就在工作中的每一天„„

  愛在平凡

  1976年,16歲的楊輝到農村插隊,被村裡選為“赤腳醫生”。她邊學邊幹,上山崖、下溝渠採集草藥,為鄉親治病,老鄉們滿意的笑容就是對她最好的回報。1978年楊輝考入護校,1980年分配到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五官科工作,從此與護理結緣。

  楊輝是個愛崗敬業的人,工作中髒活、累活她總是搶著幹。除了完成護理工作,她會為衣衫襤褸的農民工換洗泥汙的衣服,陪孤獨的老人聊天,為失明的姑娘讀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更希望自己能像海倫的家庭教師一樣,為痛苦中的人們照亮世界。

  1988年的一天,一位男子抱著一個小孩跑進山醫大一院急診科,焦急地喊著“大夫,我的孩子被棗核卡住了,快救救他„„”。下班正好路過急診科的楊輝恰巧看到這一幕,她接過孩子就往手術室跑。路上,孩子的呼吸突然停止,她立即為孩子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正是因為她在幾十秒鐘內採取了及時、正確的搶救措施而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一個幼小的生命獲救了!

  楊輝先後參加了大同陽高縣6.1級地震、1991年太原燈展踩踏事件和1996年古交礦難等重大搶險救災工作。尤其那場礦難讓她至今記憶猶新。1996年1月,古交某礦突發瓦斯爆炸,已是護理部副主任的楊輝接到通知後,迅速帶隊趕赴第一線。為了爭取搶救時間,她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到井下抬傷員。隨著升降梯的下降,楊輝覺得自己的心也在下沉。順著漆黑的巷道,她不知摔了多少回,終於找到一個被困的礦工,聽聲音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半邊身子還埋在煤堆裡。當時,如果用工具挖,可能會傷到他,於是她帶頭用手扒起了煤塊。她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救人!可是她似乎感到小夥子的呼吸越來越弱, 她一邊不停地和他說話,一邊用盡全部的力氣抬起了擔架,她多麼希望能早一些到達地面,上面有更多的急救藥品和器械,但她實在抬不動了,不知為何,她想到了自己的兒子。焦急的楊輝汗水、淚水和著煤渣沾在一起,腿上、胳膊上已被煤塊刮傷了多處,她對自己說,就是爬,也要把孩子抬上去,哪怕是讓他的親人見他最後一面。事後,她在工作筆記下寫下八個字:“熱愛生命、熱愛光明!”

  愛是一種熱情,愛是一種勇氣,愛是一種奉獻。大愛不僅僅是熱情,更是恆久的激情;大愛不僅僅是勇氣,更是無畏的果敢;大愛不僅僅是奉獻,更是無私的付出„„

  愛的奉獻

  一直以來,山西省是中國經濟欠發達的內陸省份,有三分之一的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的基層醫療機構處於缺醫少藥狀態。1992年以來,楊輝一直投身於“光明扶貧行動”,弘揚紅十字會人道救助的宗旨,使許多邊遠山區失明的老人和兒童重見光明。她先後下鄉60餘次,義診、義務講學上百次,全身心致力於改變農村落後的健康觀念。

  壺關縣是山西缺水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滴水貴如油。1995年6月,楊輝來到這裡義診,她挨家挨戶進行衛生知識宣傳,為衛生院的護士講課。時值夏季,連日的奔波講課使她滿嘴潰瘍。一天中午,她到一位胃癌手術後的老鄉家中看望,樸實的主人端來一碗水想感謝她。那粗瓷大碗中盛著渾黃的少半碗水,隱約還可見有蠕動的蛆蟲。隨行的同志不忍讓省城的這位專家喝,但她帶著微笑飲下了這純樸的謝意。

  2001年,楊輝被任命為護理部主任。在一如既往的查房中,她得知幾位護士姐妹因重病而導致經濟拮据,多次掏出自己的工資為她們買藥,但那些只是杯水車薪。於是,在她的倡導下,山醫大一院成立了 “護士愛心慈善基金會”。幾年來,基金會共籌集物款達9萬多元,資助50餘人次。有一次,楊輝查病房時發現一位患喉癌的病人帶了一袋饅頭作為口糧來醫院接受手術,每天吃著已風乾裂縫的饅頭,這對於一個接受喉癌手術的病人怎麼能保證營養呢?第二天,她把基金會募捐的500元錢送到了患者手中。

  正是由於在下鄉和社群工作中的優越表現,楊輝在1999年至2005年被太原衛生局、山西省衛生廳和山西醫科大學分別授予“三級預防保健工作先進個人”、巡迴扶貧優秀工作者和“三下鄉先進個人”、並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何為大愛?如何去詮釋大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楊輝認為,“大”是博大,“大”是一種氣魄,“大”是一種包容„„

  愛要勇氣

  2003年3月初,面對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身為“SARS”戰地的護理指揮官,楊輝深感責任重大。那個非常時期,人們不瞭解疫情,一些衛生員和護工都離開了崗位,為了穩定軍心,她不但親自護理病人,還承擔起了衛生員、護工的工作,為了同志們的安全,她親手為7名死者做屍體料理,為他們送行。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使她的心理和生理達到了極限,但只要在病區,她就沒有疲倦的表情,沒有畏懼的神色,因為,她是大家的精神支柱,是護理一線的指揮官!

  一位患者由於極度恐慌,多次自殺未遂。得知這個情況後,楊輝立即來到病房,與他面對面溝通,直到將其說服。通過觀察,她知道患者的恐懼感來自不能對疾病全面、科學、客觀的認識。於是,護理心理學碩士畢業的她重新調整工作重心,加大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力度,及時疏導患者的心理障礙。她所主持完成的 “SARS病人心理應激與護理心理干預的效果評估” 課題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楊輝等人編寫的《關注SARS——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治》一書為各地的防護工作起到關鍵作用。

  由於她的超前防護意識,創下全院護士無人感染“SARS”病毒的佳績。在驚心動魄的87個日日夜夜,楊輝沒有一天離開疫區,她無暇顧及上高中的兒子和年邁的父母,但家人對她的理解和無畏的支援正是她帶領全院護理人員勇敢抗擊SARS的強大動力。由於楊輝在SARS期間的突出貢獻,2003年山西省授予她“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抗擊SARS二等功”、“山西省抗擊SARS三八紅旗手”。

  愛心是雨,滋潤乾涸心田;愛心是光,照亮黯淡臉龐;愛心是火,點燃熄滅的燈;愛心是燈,照亮夜行的路;愛心是路,引領前進方向„„

  愛心傳遞

  楊輝是山西省第一位護理專業的碩士生導師,也是山西護理高等教育的創始人之一。目前,她已培養了碩士生9名,正在指導碩士生14名。由於她在教學方面的突出成績,2005年3月被任命為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兼職副院長。

  楊輝十分重視護理的國內、國際間交流,她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拓展山西護理事

  業。1995年至今,在楊輝的積極推動下,山醫大一院已有50名護士先後赴日本、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地參加短期或長期學習,30餘名護士赴國內各大醫院進修學習。1996年起至今,每年派15名護士脫產學習外語,至今已有150名護士脫產學習,其中有1/5已考上了研究生。

  1998年之前山西的護理科研是空白,楊輝邁出了前人沒有跨越的第一步。“上縱隔膿腫頸側徑路手術”,因體位的因素,術後引流很困難,護理複雜。結合實際,楊輝開展了“持續負壓引流定時沖洗術的護理”的研究,在歷經兩年的刻苦鑽研後獲得成功。這是我省護理專業獲得的首例科技進步二等獎,可以為每位患者省去3000餘元費用。當對於貧困落後的山西來說,相當於一個人一年的生活費,也激發了楊輝開展科研的信心和決心。

  在短短的幾年中,她已有4項科研成果在臨床中應用並獲獎。其中達國內領先水平科研成果3項,達國內先進水平科研成果1項。被山西省科協授予“山西省十佳先進科技工作者”。

  2002年以來,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護理與健康學院的終身教授——吳袁劍雲博士每年暑期都會作為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的客座教授回校講學。她說:“山西護理近年來的發展是與楊輝主任所作出的貢獻是分不開的,每次來山西我都會被她的熱情所感動。”

  2005年受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邀請,楊輝赴美研修半年。在美期間,她先後在8所醫院參觀和學習。她為發達國家先進的護理模式和更加人性化的護理服務震撼,於是,她毅然決然地放棄在美國獲取學位的機會回到家鄉。

  “愛”字繁體則上面一個“手”字,中間一個“心”字,底下一個“友”字,好比把心掏出來捧在手裡送給“友”,愛就是無怨無悔幫助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愛亦無悔

  教學、科研、義診下鄉和光明扶貧充滿著楊輝的業餘時間。而每年的春節,楊輝又幾乎都是在病房度過的。然而哪位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哪個女人願意拋下自己的家庭,但為了心中崇高的夢想,楊輝只能捨棄這些。

  跟所有的父母一樣,楊輝同樣望子成龍,可是當她看到兒子中考、高考兩次落榜,悄悄地揹著書包去補習的時候,她的心中充滿了酸楚和愧疚:如果自己能多一點時間照顧兒子,孩子可能就不會掉隊,而且一掉就是兩年啊!但是永遠丟不下工作的她相信長大的孩子肯定能理解深愛護理事業的母親,更從母親身上看到了一種無怨無悔、執著追夢的精神,直到兒子考上了大學的時候,楊輝的心中才有了些許安慰„„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獲得了什麼,而在於選擇了什麼繼而付出了什麼。楊輝就是這樣,腳踏實地,執著追夢,讓自己的人生在奉獻中充實,更在奉獻中閃光!人類需要博愛才能日進無疆,愛無邊界,愛心永恆!

  二

  個人事蹟

  我在思想上,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覺悟水平。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要指導理論和思想,踐行於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八榮八恥”榮辱觀,並且認真學習,領會其精神,緊跟時代的步伐,關注時勢變化、社會發展和黨的方針政策,及時掌握社會動態,在實踐中貫徹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2010年11月被髮展為預備黨員,並在此後不斷學習鍛鍊,提高、完善自我。

  在學習上,從入校以來對待學習從未鬆懈,合理的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平時做到了認真、努力學習,課堂表現活躍,積極同任課老師互動,爭取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學習成績一直優秀,曾在2009—2010學年獲得我院二等獎學金,到目前為止。從未出現掛科現象,先後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校級優秀學生幹部,在班級內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為班級內部學風建設提供了基礎。

  在工作上,本著“奉獻自己,服務同學”的原則,踏踏實實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擔任組織部長這一職務期間,以竭誠為同學服務的態度獲得同學的認可,工作中大膽創新,銳意進取,虛心向別人學習,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做到有錯就改;熱愛集體,對待同學熱情誠懇,能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克服困難;積極開展系內部建設,定期召開我係團支書會,共同商討系內事務,集合眾智解決系內問題。在擔任我係學生會副主席期間,認真負責的對待自己的工作,堅持“為同學服務,為老師分憂”的理念,積極組織協調好一起系內同學,為我係的內部建設獻出了微薄的力量。

  在實踐上,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學校活動,在大一時積極爭取加入學生會的組織部,認真踏實對待工作,抓住實踐的機會積極鍛鍊,在開展的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工作過程中細心仔細,並且得到了領導與老師的廣泛認可。曾獲得“團組織生活先進個人”和“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並在學校組織的“騎慢車”和“演講比賽中”獲獎。同時,在校外,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參與社會活動,積極同社會多接觸、多交流,曾參加過我院2011年暑期“三下鄉”活動。並在大一和大二假期做兼職工作,累積了一定得社會實踐經驗,提高了個人工作水平,以適應社會的要求。

  在生活上,一直勤儉節約,反對浪費、奢侈,做到自覺遵守學習和班級的各種規章制度,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文明行為,不斷進步虛心向她人請教,接受同學監督。為自己設立清晰地目標,並不斷向心中的自己靠近。一直保持著樂觀積極的心態,謙虛謹慎,作風優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待順境與逆境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努力用自己積極心態去影響周圍同學;平時善於跟同學交流和接觸,保持良好關係,樂於幫助同學,對同學的具體情況有較細緻的瞭解,進一步關心家庭困難和學習落後的同學,因此在生活中建立了很好的人際關係,以爭取獲得了大家的尊重與支援。

  以上是我通過大學這兩年多的學習,在思想、學習、工作、生活、實踐上等個各個方面的表現。敬請各位領導加以評判稽核!如果我當選成功。我會時刻以一名優秀學生幹部的行為為準則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堅信我個人的努力將得到廣泛的肯定。同時,我明白要成為一名能夠得到全部同學認可的學生幹部,這還遠遠不夠,我還需要繼續努力,全面學習政治思想和科學文化知識,並不斷累積

  實踐經驗,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努力開創工作的新境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大家服務,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能力繼續提高,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將來的就業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實踐中,一定加倍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做一名合格優秀的大學生。

  三

  奉獻最美

  金鄉縣人民醫院 李金輝

  從2005年7月到金鄉縣人民醫院工作至今,我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視患者利益高於一切。以嫻熟的護理技能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優質的服務和敢於吃苦,忘我工作的精神贏得了同事的尊重,患者的信賴。我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工作作風嚴謹紮實,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與同事們一起克服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並將自己多年積累的臨床經驗傳授給年輕護士,不斷學習,刻苦鑽研新的護理知識,並有效的運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從而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我從踏上護理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從心裡懷著對護理工作無比的熱愛,傾心投入到了護理工作中。在護理工作的每個日日夜夜,我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認真對待每一天。”我深知要成為一名稱職的護士,不僅要具備紮實的護理操作技術,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在護理工作中同樣重要。

  我作為心內三科的一名普通護士,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積極推行人性化護理,牢固樹立救死扶傷、病人至上、勤勉敬業、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受到患者及家屬的一致讚譽。由於我所在科室收的病人老年人多,家庭困難的多,危重病人多,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我對待患者無論貧富貴賤,都一視同仁,盡其所能的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當遇到連伙食費都無力支付的貧困患者,我就自己出錢,一聲不響地為他們打來可口的飯菜送到床旁,並將病房佈置得溫馨親切,以使他們消除恐懼感,儘快適應環境,配合治療,早日康復。有一次婆婆生病了,需要照顧,但是當我看到病房裡那些病人,就什麼也顧不得了,只有一個念頭: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

  我面對患者家屬的期盼,看著患者將生命相托的眼神,一次又一次被震撼,不斷超越自我,尋求更高的護理技術操作水平,憑著對護理工作的執著,做著常人不敢想象的事。病人的評價與看法是對醫護人員的一杆最公正的稱,它能稱出你在工作中拋灑的汗水,付出的心血和奉獻的愛的分量。從事護理工作以來,我不知受到了多少患者的表揚,接到了多少患者的感謝信,每一封信就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他們親切地稱我為“最受歡迎的護士”。 2012年科裡收治了一名心肌梗死患者,這是位老年女性,意識不清。時值酷夏,患者身上散發著刺鼻的惡臭,讓人無法呼吸。我和科內護士立即打來熱水,一邊給他擦洗身子,

  一邊安慰他,很快老人的眼中不再是恐懼,而是配合的接受護士操作。為老人更換衣服、理髮,給老人喂水餵飯,準備手術,這本應是老人兒女做的事,以至於意識不清的老人,一見我就咧開嘴開心的笑。病房的患者被這樣的好護士感動,聯名寫了一封感謝信送到院領導手裡,希望醫院對我進行表揚。

  我心裡明白,選擇了護理工作,就註定是選擇了奉獻。國慶節、元宵節、春節、等等,無數個節日,我依然奮鬥在工作的崗位,放棄與親人團聚。護理這份職業是普通、瑣碎與辛勞的,在工作中,什麼髒活累活都得幹。那是在2010年1月14日,一名身患重病的心梗患者在搶救過程中,出現突發性昏迷,急需實施人工吸痰術。由於情況緊急,參與搶救的我沒有一絲猶豫,直接蜷縮下身子,沒有帶手套,一隻手扒開嘴,一隻手馬上吸痰,剛吸了兩次,病人突然上痰那黃白相間的粘狀物吐了我一手並濺到口罩上,經過將近半個小時的搶救,患者脫離了危險。我已幾乎不能站立,汗從她我的額頭上滲出,看到轉危為安的患者,我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我在十多年的護理工作中,始終以“奉獻親情,關愛生命”為服務宗旨,牢固樹立“滿懷愛心盡職責,永葆親情為病人”的服務理念,發揮專科特色,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從小事入手,從細微之處入手,為患者送溫暖,加強護患溝通。時時處處以楷模為榜樣,奉獻濃濃親情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使護理服務得以提升。

  通過十多年的臨床護理工作,我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深知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對患者的重要性。在院領導及科主任護士長的帶領下,通過不斷的改進服務意識,優質的服務,喚起患者對生活的美好希望,為患者照亮了生命的旅途,用火一樣的熱情托起了患者的生命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