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文明禮貌手抄報

  中國是禮儀之邦,炎黃子孫更有責任有義務將其發揚光大。可現實學生的禮儀狀況不容樂觀。現在很多學生可能讀書成績很好,可是對於接人待物方面一竅不通。做文明禮儀手抄報可以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的資料

  文明禮貌小故事

  一、孔融讓梨

  孔融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

  有一天,家裡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二、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亞期間,有一次在一家商場內與一位老人就養老金問題發生爭執。霍克一時衝動,罵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傢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自己不文明的語言,公開向這位老者道歉。他說:“那天我非常煩惱,但這不能成為我使用那種措辭的理由。如果我確實傷害了他的話,我願意就此向這位先生道歉,誠請寬容我的不遜。”

  學生文明禮貌常識

  一、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後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後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看書、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誌給他看後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像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並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二、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準時,儀表整潔,儘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裡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徵得主人同意後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文明禮貌名言

  1 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漢·王符

  2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3 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4 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5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

  6 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約翰·洛克

  7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泰戈爾

  8 謙恭有禮,人人歡迎。——托馬斯。福特

  9 讓,德之主也,讓之謂懿德。——左傳

  10 讓者,禮之實也。——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