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願活動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發展,精神和心靈得到滿足。下文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我是一名大學生志願者,我時時刻刻為我是大學生志願團中的一員而自豪。

  這次志願者服務的經歷也對我的人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作為在學校裡的學生、作為在社會裡的個人,我們也應該學會服從、付出、充滿熱情。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繼續努力,以黨員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積極為人民服務。

  青年志願者活動是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社會風氣,是當代社會注意一項十分高尚的事業。體現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業。努力做好這項事業,有利於全社會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範。這是當代大學生的行動指南,是當代青年志願者的使命,也是我們學習“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願者,其實我參加志願者就是希望能給社會帶來多一點的愛。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總會覺得缺少了愛,缺少了被關懷。尤其是隨著人漸漸地長大,接觸到更多的人與事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就越來越複雜。同時我們會對這個社會越發不滿,覺得現代社會就是一個很虛偽的社會。但是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份愛,是一種對弱勢群體的一種無名的愛。我相信憑著這心中的一份愛的種子,從我做起,從我們年輕人做起,我們可以讓自己,讓別人看到這個社會始終還是溫暖的。所以從這方面看,我覺得我們更應該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我們其中。參加協會,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體驗。

  作為一個志願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願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且,支援者的活動,也為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

  青年志願者活動是微小的,因為它涉及的範圍太有限。它又是偉大的,因為他在有限的範圍中讓老人露出了笑容。讓老人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自身的價值。同時,它也提升了現代青年的精神道德,培養了現代青年的助人為樂、團結互助的高尚品德。彰顯了我們青年的時代風貌和精神風貌。讓我們為這一事業來奮鬥吧!

  讓我們這些新時代青年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奉獻出一點微弱的力量!

  篇二

  自參加幾次小學生輔導志願服務後,我產生了很多的看法與感想。在上大學之前,我一直想用自己的空餘時間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或者對身邊某些弱勢群體出一份力,盡一份心,為他們謀些幸福;剛上大學就得知有青少年志願者協會這個機構,正好給了我這樣一個實現理想的機會。

  上了大學,我覺得自己的自由時間多了,可以自由支配時間。也正因為加入了志願者的行列,每逢週五下午7、8節,我們都會以隊為單位步行去六十八中,為該學校的小學生進行輔導。儘管路程遠了點,來回差不多一個小時,但在路途中,我還有我的同伴們都可以感受出大家是多麼地急切想快點去學校。想到小朋友們渴望和歡喜的笑容,我們就會忘記步行帶給我們的疲憊。

  猶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第一次穿上志願者服裝,心中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感覺,有點興奮與期待,又有點膽怯,在幻想去到那裡該說什麼,該怎樣介紹自己,會有多少小朋友等等的疑惑。當我穿著志願服,我感覺自己任重而道遠,穿越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路上,我的眼睛不停地環視四周的路人,時不時目光對視,從他們的眼神,我可以看出他們在注視著我們,不覺身體有點飄飄然,同時覺得這件衣服很沉重。黃色給人一種可以親近,可以信任,可以傾訴,可以依靠的感覺,胸口上顯赫地印著“志願者協會”。

  有一次出外去培訓,我們一隊志願者在公車上,搶著讓座,扶老奶奶。我當時就想如果大家的表現在平常沒有穿這衣服時,也能同樣做的話,那該多好。但事實上,我的同伴,這幫熱血青年的確有著這種高尚的品質和行為。他們都有著樂於助人的一顆愛心。記得那車上的老婆婆和諧親切的笑容,還有她豎上大拇指那一刻,我心裡是多麼的甜,我是多麼的高傲。她說:“我們志願者是大好人,乖孩子,老是幫人。”其實這話我是聽了不少,但正因為這些人這些話,當我在服務時遇到很不如意順利的事時,想要放棄了,一想到這,他們就是我堅持,永不放棄的動力。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也許外界有部分人不理解我們志願者,總覺得我們也打亂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甚至覺得我們亂來,也有人覺得我們的任何付出是理所當然,不容有失的。也許還會責備呢。但我不會就因為這樣而退縮,我還要用我的言行慢慢讓他們瞭解我們理解我們。還有,每次去到小學,小孩子都好活躍好開心。雖然有的時候比較調皮,有的時候難以控制課室的安靜,但和他們相處,一方面可以輔導他們作業和減輕老師的負擔;另一方面,我從他們身上找到了童年的樂趣,並覺得他們的純真,天真和無邪讓我從緊張的生活節奏變慢,變輕鬆與舒服了。他們讓我覺得這世界上友誼是多麼美好的事,也鍛鍊了我的能力,為我提前適應了教育事業奠定基礎,打開了門檻。正所謂“利己為人,助人自助”,這是我們的宗旨。

  每當離開,總有些不捨,怎麼一個小時這麼快就過去了。轉身回顧他們,他們純真的眼神是多麼地渴望我們下次再來。每次服務回來,總忍不住在qq空間寫下當天自己的感受,還記得散文家林曉風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名字會被幾多久,很多時候來來往往行走匆匆,人與人之間總是擦肩而過,來是偶然走也是必然的。我不在乎自己的名字會被人記多久。倘若一個人被記住了十幾年,應該感到欣慰,而我只有一個名字叫志願者,我希望盡我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我並沒有那麼偉大,但我會貢獻更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覺得我渴望用我的微小舉動去影響我身邊的人。當我讓座時,我開始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只管做好自己讓自己快樂,無愧於心。我希望我家的老人在車上也能受到同樣的對待,這就是我要的回報。在這,我又要引用畢淑敏的話:也許我很重要,因為在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也許我一點也不重要,因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青年志願者協會,體現我們大學生立足社會融入社會,提高我們大學生自身道德修養。

  篇三

  最近參加了一次志願服務,說實話這好像是自己第一次參加類似這樣的志願服務,不免有些激動,和期盼。在活動中 我學會了很多很多,不僅僅是技藝上的,更多的是 作為一名志願者的自豪,頂著炎炎夏日 雖然很熱 但是心裡卻有一絲清涼 那是志願者精神在支援著我

  這次活動之後 ,我才漸漸的開始懂 ,志願活動到底是什麼,以前隨經常聽別人提起,但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對那種定義很模糊很陌生 上網翻閱了一下資料才枉然大悟 。 其實, 志願工作是指任何人志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提供的服務。志願工作具有志願性、無償性、公益性、組織性四大特徵。其實,每個人都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權利和促進社會進步的能力,同樣,每個人都有促進社會繁榮進步的義務及責任,參與志願工作是表達這種“權利”及“義務”的積極和有效的形式。

  相比那些援助西部地區奉獻大愛的或者是盡其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那些孤寡老弱的

  志願者來說 ,我的這次志願服務行動 根本是微不足道的。由於各種外部因素,我沒辦法像他們那樣完成什麼驚天之舉,但是我一樣為我是一個志願者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因為我知道志願活動沒有大小,關鍵在於那種樂於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才是我們每一個志願者應該去重視和學習的 。正是由於千千萬萬個志願者不斷的奉獻和努力才完成的那一幕幕感人的畫面。每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當我們每個人都朝著一個方向去用力的話那種力量會是驚人的。

  夏天的早晨,天亮的很早,揮著掃帚,我在馬路邊的道路上不斷地回掃著。沒錯 ,這就是我的志願服務。我在幫環衛工人打掃街道,雖然這是件很辛苦的事,但是我有志願精神的支援。所以能夠堅持下來。環衛工人,一個看似普通的職業,但是他們卻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他們時刻出現在我們身邊但卻很少有人關注過他們 如果沒有了他們,我們整潔的城市將不復存在 我們的生活也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他們默默的付出著,每天總是很早的起來,給大家一個整潔的城市。在這幾天的志願活動中,我感觸頗多。對保護環境,有了更高的認識。因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自覺地保護環境的話,那麼環衛工人,就可以輕鬆一點了。雖然短短的幾天,但是我是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懂得了很多道理,也真正的理解了志願者的精神。

  從二十世紀以來,志願服務以星火燎原之勢在各各國家蓬勃的發展。現在,不管從數量規模上還是從服務質量上,在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志願者變得越來越重要志願者的服務形式也變成了多樣化的。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一技之長,利用自己的空餘時間向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務。也許你會說我們學生可能沒有什麼一技之長,但是隻要你願意,你依然可以通過你的勞動來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比如獻愛心活動、環境保護活動,家庭探訪活動等。總而言之,志願者的活動是無所不包的,只要你有一顆為別人做貢獻的心,就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志願者。雖然我的志願活動很普通,但是我很自豪,因為我曾經奉獻過,努力過,幫助過,這也就足夠了。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大事需要我們去奉獻,相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努力的幫助別人的話。那將是一股很強的力量。

  在我們參加志願活動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發展,精神和心靈得到滿足,因此,參與志願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樂人”,同時也“樂己”。參與志願工作,既是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同時也是在傳遞愛心和傳播文明。志願服務個人化、人性化的特徵,可以有效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減少疏遠感,對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這便是我的感受,一次普通的志願活動,得到的深刻感受。

  的讀者還: